分享

【世相评谭】戳穿谣言的“三器” | 王绍和

 冰凌花文学 2023-03-03 发布于黑龙江

       








戳穿谣言的“三器”

文︳王绍和(河北秦皇岛)

燕凌所著的《打开思路的钥匙》,是一本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通俗读物。其第17—20节所叙及的辨别真伪的方略,有助于我们识别和抵制形形色色的谣言。

拉响“警报器”

某人偶见一座山头上闪出一道亮光,便高呼:“这山上有金子!”于是,听到的人就朝着山头上蜂拥。没听到喊声的人,也跟着往上爬。
有位老人咳出的痰中,有一丝白茸茸的东西。有人见到了后,就说那是一片羽毛。传来传去,就成了那老人吐出了一堆羽毛,最后竟说是吐出了一只白天鹅。
书中运用两则寓言,揭示了谣言的滋生的基本路径——捕风捉影,由风起浪,白的经数转变为黑的。
如今某些“大V”,造谣超越了此等“常规”——凭空杜撰,无风掀浪,但其实质并未改变:其“内瓤”都是虚假的。
书中还写道,蝉声悦耳,颇受人爱,并以蝉靠喝露水而生存,更产生了“一芥不取于人”的好感。其实,蝉喝的不是露水,而是把针一样的尖嘴刺进树皮汲取树的汁液,对树是很有危害的。
由物及人,不难悟出,现实中的造谣者,固然有以造谣取乐的,但更多的是为了泄私愤或谋私利而中伤他人。这就与蝉相似且更甚了,对他人对社会的危害很严重。
书中阐述的造谣的途径和目的,为读者敲响了警钟——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应该说是不被谣言所惑的重要前提。

把握“检测器”

“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无干(名剑)者。”
作者在引用此古语,勾勒出谣言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尽管“狗似狸,猴似人”,但“人之与狗则远矣”。于是便以“墨子见岐道而哭之”的典故,强调“得言不可以不察”“闻而审,则为福矣;闻而不审,不若无闻矣。”

如何察?怎样审?

书中首先给出的要领是,要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言的那样,牢记“眼睛是比耳朵更可靠的见证”——注重眼见为实。这固然是识破谣言最有效的方法,但因受条件限制,能为者毕竟寥寥。著者接下来提供的是《吕氏春秋·慎行论·察传篇》中的“缘物之情及人之情以为所闻。”也就是说,要用基本的常识、常理作分析,而不能当愚者——谨防“白石如玉而宝之,鱼目似珠而取之,栝蒌似瓜而食之。”
人们常说的“谣言止于智者”,说的就是此理。但并非人人足智多谋,于是书中又引用先哲的见解,亮出了又一途径:“入于泽而问牧童,入于水而问渔夫。”“孪子之相似者,其母常识之,知之审也。”其大意是,要向有经验的内行人咨询。
如今的某些“大V”,虽然是造谣的高手,其“产品”乱真的“水平”相当高,但未必天衣无缝,难免有“马脚”可识。综合运用上述办法,避免受谣言所骗还是有可能的。

甩掉“吸纳器”

拦路大盗普洛克拉斯提斯制作了一张铁床,强制路人躺在上面比试,身子比床长的要削短,比床短的要拉长。
书中例举的“铁床匪”的神话故事,其寓意就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言:“原则只有在适合于自然界和历史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而不是像杜林所言的“原则走在前面, 对象跟在后面”,不能把现象“塞进用预制板搭成的小房间里。”
所谓的“铁床”或“房间”,现实中有些人也有:本在“芝兰之室”却“不闻其香”,在心目中划上“洪洞县里无好人”等等的框框。由其主观的作用力所使然,往往与谣言对上“胃口”,成为谣言的“吸纳器”。
有些谣言之所以惑人,要因之一就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心理。痛定思痛,防谣入脑,还是按照书中的倡导,把主观设定的“铁床”“房间”拆除才是。别死抱“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定理不放,意识到“闲云生不雨,病叶落非秋”——树叶因病虫害侵蚀,夏天也有叶落的可能——别把“一叶”当“一切”,把“病叶”和“秋叶”区分开,头脑中的框框摒弃掉,有些谣言的蛊惑力显然会被削弱的。

作者档案

王绍和,笔名傅凝、艾佳、燕山红。河北秦皇岛市抚宁区人,初中一年半学历。种过4年地,当过19年兵,曾做过连队文书、团报道员,63集团军政治部宣传处干事、副处长。转业后在抚宁县委办当材料匠”15年。忙于公文写作之余,热衷于为报刊写豆腐块,离离啦啦见报3000余篇。撰有长篇报告文学《爱家英姿》《蓓蕾争妍绽芳菲》《身影直立竞风流》《略说细品咱仇(qiu)家》和20万字的公文写作实操《捅破那层窗户纸——一个老材料匠的心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