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为一本书爱上一个专业,这些宝藏好书你看过多少

 智汇百川 2023-03-04 发布于河北

知名经济史学家李埏曾在一篇文章中追忆大学期间,学校曾聘请时任北大历史系的钱穆先生前来兼课,课程之精彩,场场爆满,座无虚席,甚至吸引了别校学生闻风来旁听。而李埏也正是通过这门课,对所学专业产生了更浓厚和坚定的志趣,并下定决心未来一定考取北大,到钱老身边学史。

一位良师可带领无数学子欣欣然迈入一个专业,一本好书同样有此魅力。开学之际,小北为大家精选了曾多次加印、被数代学子奉为入门经典的18本好书,涉及哲学、文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学科,希望能成就诸位与一门学科的佳缘。

01

《经济学原理(第8版)》

文章图片2

作者: [美] N.格里高利·曼昆

译者: 梁小民 / 梁砾

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国内外市场上广受欢迎的经济学经典教材之一,分为“宏观经济学分册”和“微观经济学分册”。与同类书相比,本书的特点在于,更多地强调经济学原理的应用和思维方式的培养,而不是经济学模型。书中包含了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研究和政策讨论。第8版更新了全书中的数据、习题及案例,并新增了“专家看法”等专栏。

此外,第8版还配套了英文版的MindTap在线学习平台,内容包括互动电子书、视频导读、视频讲解、学习指南、在线测试题、拓展阅读等丰富的学习资源。

02

《社会学(第八版)》上下册

文章图片3

作者:[英]安东尼·吉登斯 / [英]菲利普·萨顿

译者:李康

当代社会学大师安东尼·吉登斯的社会学入门作品,行文流畅,布局清晰,努力做到既智识严谨,又深入浅出,尤其强调互动,带读者领略社会学之思的持久价值。如今出至第八版,对于理解我们塑造的世界、我们所过的生活,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导引。

03

《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文章图片4

作者:张帆

如何在一个学期的课程中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讲述完毕,《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作为教育部立项的重点教材,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的特点是:注重贯通理解,兼顾断代知识;提供新研究成果和个人史识,注重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并兼顾生动性;在以朝代顺序为主线的同时,突出历史发展的内在阶段性特征;关注中原王朝和少数民族政权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各自不同的地位。出版以来,受到大学文科师生的喜爱,十几年畅销不衰。

04

《唐宋词十七讲》

文章图片5

作者:叶嘉莹

《唐宋词十七讲》为叶嘉莹教授唐宋词系列讲座的讲演记录,内容是《唐宋词名家论稿》的补充和完善。书中共论析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李煜、晏殊、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王沂孙等词人十五家。结合他们的历史背景、生平经历、性格学养、写作艺术等方面追寻唐宋词的演变与发展轨迹,讲述中既兼顾他们纵横之间的影响及关联,又特别注意其虽相似而实不同的深微意境,清隽的言辞于含英咀华之中深探词人之用心,时时闪现的真知灼见足以启迪读者,浚发妙悟灵思。

05

《语言学的邀请》

文章图片6

作者:[美] 塞缪尔·早川 / [美] 艾伦·早川

译者:柳之元

语言是人类真正的遗传密码。我们生活在一个语言编织而成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会受到我们自己听到、看到和使用的语言的影响,并会被无意中对语言所下的臆断所支配。语言既能让人走到一起,也能让人走向对立;既能促成善行,也能粉饰恶政;既能促进沟通,也能引起争讼。洞悉语言的本质,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人性,避免让语言成为控制我们思想的工具,享受语言带给我们的愉悦,获得自由的心境,拥有美好的人生。

本书情趣盎然,可读性强,阅读过程如同和一位具有生活情趣的老人聊天,可以得到与读其学术著作天壤之别的感受。这部回忆录,让人得到生活的感悟,人生的喟叹,回归人类本性的呼唤。

06

《中国哲学简史》

文章图片7

作者:冯友兰

译者:涂又光

本书是20世纪中国一代哲人冯友兰毕生的经典代表作。20多万字里融入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会了史与思的智慧结晶,洋溢着人生的智慧与哲人的洞见,寄托着现实的人生关怀。它在世界各地有多种译本,拥有众多的读者,是许多大学中国哲学的通用教材;它也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古代文化、借鉴中国传统智慧、启迪现实人生的入门书。它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可以影响大众一生的文化经典。

07

《西方哲学简史(修订版)》

文章图片8

作者:赵敦华

本书是畅销十余年的哲学教材。书中系统而全面地讲述了从古希腊至黑格尔时期的西方哲学,框架成熟,体例完整,详略得当,知识点全面,观点客观,近十余年在广大读者与师生中口碑极好。

08

《政治学通识》

文章图片9

作者:包刚升

本书是作者在复旦大学政治学课程讲义的基础上修改润色而成的。本书力求成为一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政治学普及入门读物。这部书正是为那些对政治和公共事务感兴趣的读者朋友们而写的。通过本书,作者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加深对中国政治与世界政治的认知,帮助读者理解政治学领域的重大议题、主要理论与基本方法,帮助读者养成健全与系统的政治思考能力。

09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

文章图片10

作者:钱理群 / 温儒敏 / 吴福辉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这部近60万字的现代文学史著作,既注意吸收前人关于作家、作品和文体研究的成果,又克服了以往文学史的叙事模式与狭窄格局,拓宽了研究领域,在“文学现代化”这一命题下,形成了学术品味浓厚的独异的特色。

10

《舆论》

文章图片11

作者:[美] 沃尔特·李普曼

译者:常江 / 肖寒

传播学领域的经典必读书。本书自1922年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至今仍然保持着这个领域中的权威地位,影响始终不衰,成为不同学科的重要参考书。就传播研究而言,它奠定了大众媒介研究的基础,为宣传分析、舆论调查、把关人、议程设置、接受效果等研究开了先河。

11

《文化理论与大众文化导论》

文章图片12

作者: [英] 约翰·斯道雷

译者: 常江

本书是国际知名文化研究学者约翰·斯道雷所著之经典教材,在西方学界产生的影响经久不衰,是公认的媒介与文化研究领域最为权威的综述性著作之一。

本书对文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历史、传统及当下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广涉文化主义、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诸多的社会科学思潮,梳理了国际学界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是文化研究、媒介研究、大众传播学、文艺批评以及新闻学等领域的学者与研究生阅读、参考的重要文献。

12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文章图片13

作者: 韩茂莉

大地是人类生存的根基,也是人类活动的舞台,人类依托大地、利用大地、改造大地的行为,成为地理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历史地理是研究往昔的地理,《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涉及历史地理研究的主要领域——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对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是了解中国历史地理很好的入门书。

13

《解读中国经济》

文章图片14

作者: 林毅夫

《解读中国经济》是解读中国经济之作,总结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和改革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经济发展和转型的一般理论,并以此理论分析中国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取得的各项成就,面临的主要经济、社会问题,探讨其原因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书中用通俗的语言和生动的实例,系统地回顾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与改革经验,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

面对世界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新形势下的新变化,新版新增了在新常态下如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探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文化复兴的深刻内涵,并对贸易摩擦中美、“一带一路”与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热点问题进行了透彻的解读。

14

《科学的旅程(珍藏版)》

文章图片15

作者:[美]雷·斯潘根贝格 / [美]黛安娜·莫泽

译者:郭奕玲 / 陈蓉霞 / 沈慧君

本书写作角度新颖,在创作理念上区别于传统的科学史图书。它不是简单的书写“资料的历史”,即什么时候、什么人干了什么事情;而是将观念变革的过程和思想发展的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它揭开被科学辉煌成就遮蔽了的真实历史,它展现的科学史是一部由“正确”与“错误”、“成功”和“失败”共同编织的历史。本书是培养“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进行科学教育的前所未有的优秀图书。

珍藏版又增加了48页彩色插图和近百幅黑白图片,并配以有趣的说明文字。这些图片不但展现了科学发展的主要历程,而且展现了当时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探究过程,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15

《大众天文学》

文章图片16

作者:[法]弗拉马里翁

译者:李珩 / 李元

世界天文科普名著,法国国家图书镇馆之宝。作者弗拉马里翁以文学的笔触,将浩渺宇宙的绚烂与神奇展示给广大读者。全书共分七篇,前六篇全方位描述和介绍了地球,月亮,太阳,行星世界,彗星、流星、陨星,恒星宇宙;第七篇简单介绍了各种天文仪器,让读者了解天文工作者所使用的工具和他们如何依靠这些精密仪器获得惊人发现。全书图文并茂,引人入胜,配有大量的图片资料;译文流畅,通俗易懂,并保持了原有的文学风格。此外,译者又根据近年来天文学的新发展作了增补和修订,使全书内容翔实而新颖。

16

《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文章图片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