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面对“甲流”,我没有再推荐备药了?

 学齐宜荷 2023-03-05 发布于内蒙古
因为需要备的中成药,跟12月的时候差不多。
我估计那时候你们备的药,还没用完吧?

“感冒常用中药使用建议”,年初发布了第三版。
说实话,用药范围比较局限。
尤其是在中成药使用这块,举例不多。
但也没办法,感冒的中成药实在是太多了。

请注意,这里说的感冒,特指中医所说的外感病,包括:
羊羊羊、甲流、诺如病毒等等。
因为中医不做病毒的分型,只做证的分型。

病毒的分型,是集中在病毒本身,是单方向的。
而证的分型,则集中在病毒作用于人体之后,人体的反应,是双方向的。
证的意思是:疾病作用于人体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包括舌脉等)。

同样的病毒,作用于人体,其症状和体征可能是不同的,那么治法就应该不同。
不同的病毒,作用于人体,其症状和体征可能是相同的,那么治法就应该相同。
这就是中医说的: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即辨证论治。

虽然中医也有辨病论治的说法,但是辨证论治始终才是核心。
所以真正的中医,不应该害怕这些病毒。
尤其是有了现代科技的深入研究和信息共享的情况下,
让我们中医医生,面对病毒会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全面的考虑。

其实古代中医也面临过无数次大疫。
可惜那个时候科技落后、营养缺乏、公共卫生差、隔离条件差、信息传递差、消毒方式少等,导致古代纯中医抗疫的成绩差强人意。
在那样的社会条件下,也不能要求太多。

我前段时间看电影《大明劫》,主角是冯远征扮演的明代医家吴又可。
在对“疫毒”未知的情况下,敢于冲锋在第一线的医者,都是勇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