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沧州地名拾趣(4)沧州的诞生竟是源于和尚造反

 赵殿超 2023-03-05 发布于河北

   您将在本篇以及后面的文章中了解沧州市各地(县、村)名称的来历、历史变革或民间传说。您可以参与其中,说说您所知道的故事。

   沧州文化挖掘和传播是我们沧州人的责任和义务,真心希望您热心支持,不胜感激。

   在沧州这个地名出现以前,这片地方的老大是河间(瀛洲)。沧州部分地区一直受河间领导和管辖,还有部分地区属于冀州,南皮、东光等地大致属于山东。

    时间到了公元六世纪,中国处于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佛教兴盛,无论是南朝还是北朝,都出现了数量巨大的僧人。

    就北朝来说,当时还没有分裂,北方的朝廷史称北魏。

    北魏孝明帝在公元515年登基,当时只有六(虚)岁,这么一个儿童皇帝对国家事物难以做出决断。这就多造就了一个历史上垂帘听政的胡太后。

   这位胡太后跟汉朝的吕后或跟清朝的慈禧太后相比,狠毒程度并不逊色,但要说起治国那就显得能力不足了。

     由于当时的教派非常复杂,朝廷对各派的政策又极不公平,于是和尚们开始叛乱了。

   在今天河北沧州一带(当时属于冀州)有个僧人叫法庆,他虽然不是第一个聚众造反的,却是力量最强,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

   他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要推翻朝廷,自己当皇帝,还取了年号叫大乘。

    对于这种旗帜鲜明的造反,胡太后不会心慈手软,由于法庆太过强悍,朝廷用了两年时间才剿灭了这股反叛势力。

今天的沧州市

    公元517年春,沧州当地的残余势力再次叛乱,但很快被当地的刺史宇文福镇压下去。

     为什么会有很多老百姓跟随和尚去造反呢?这个问题需要搞清楚!北魏朝廷也搞了一个调查,试图从中找到根本原因。于是派出了一些官员到各地考察民情。当时派到沧州地区的,是黄门侍郎元洪超。

北魏时代的文物

   当然,实质性的问题是永远的谜,只能想法找个理由来搪塞。元洪超给出的结论是:冀州太大了,跨度几百里,当然不好管理。不如多划分一个州,那样的话就不会有问题了。

     在公元517年,北魏朝廷根据元洪超的提议,从冀州和瀛州各划出一块区域,成立一个新的州来管理。因为这里濒临沧海的缘故,所以,这个新成立的州就被命名为了“沧州”。

   这也是“沧州”最早见于建制的历史。不过,当时的沧州治所在饶安县(盐山千童镇),管辖的区域也跟现在大不一样。

    沧州的出现并没有给北魏政权带来更多的安定因素。专权的胡太后毒杀了孝明帝引起动荡,为北魏分裂埋下了隐患。

   不管怎样,沧州的名称还是留了下来,到现在已经一千五百多年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