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一章: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老子开篇就讲:道可道,非常道。这“非常”有点警告的意思,多少有点郑重其事的感觉,老子是为了引起人们的注意,老子同时也是在说:“我只是把这个道说出来,但是大家也不要过度执迷于这个道。” 当然,这个“道”,经过历代名家的解释,我们现在也很清楚,这个“道”代表宇宙万象,同时也包含了人生百态万象在里面。 “常道”就是恒常的道理,既有固定的部分,也有变化的部分。 名可名非常名。“名”是名称。老子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任何名称一旦说出来,就会有点局限性,所以,还是希望后人不要受这个名字所影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始”是开端,是本原,是根本。而“母”,是能够使万物化生的一种动力。一切一切的总根源叫作“无”,但是“无”里面要想产生万物,就要靠“有”。如果没有“有”,就产生不了东西。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我们要想更好地理解一个事物,必须要从常无的境界中体悟它的本源,如果想要更加透彻精辟,则需要在常有之中领悟它的无边无际。 “观”,不是只说用眼睛看。用眼睛看,叫作“见”,而“观”不单单只是看见,而是体会得很深,一直看到最深处,它是要透过精神来体验的。 佛教里面为什么说是观世音菩萨,因为她的观是最高明的,她是透过精神来观世间万物,比用肉眼去观,明白得多。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这里要改变一个标点符号的位置,即“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如果这样标点的话,整个意思就完全凸显出来了。 “此两者同”,告诉我们“有”跟“无”是相同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有和无都在道里面,只是人为的给它们取了两个不同的名字而已,有和无不是对立的,我们不要总是用一种对立的思维去看待万物,其实这个世界上本没有互相对立的东西的,它们只是站在不同的位置,互相对待,他们彼此会浮动、迁就、成就。 有和无只是一个名称,不要太执著,也不要以为有就是有,无就是无,有和无两个是相通的,随时可以互变。而且有和无也是互相包容在一起的。 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同谓之玄”,就是因为同,所以才叫作玄妙。 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这个“众妙之门”,就是我们平常所讲的天门。天门是似有似无,又有又无的,那个就是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