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37.《鬼谷子》之10 谋篇第十

 榕言榕语 2023-03-05 发布于广东

      凡谋有道,必得其所因,以求其情;审得其情,乃立三仪。三仪者,曰上、曰中、曰下,参以立焉,以生奇;奇不知其所壅;始于古之所从。 故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夫度材、量能、揣情者 ,亦事之司南也。

     译文: 凡是筹划计谋务必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一定要弄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一定要弄清楚具体的实际情况,了解全面影响整个事情的各种因素。只有掌握了全面的情况,才可以制定三种策略。就是上策、中策、下策,把这三种策略互相渗透,就能够定出良策奇谋。真正的好计策,是所向披靡的,从古到今都是如此。所以郑国人入山采玉时,都要带上指南针,是为了不迷失方向。那么在考量别人的才干能力,揣度他的真情实意时,也就好像是做事时使用指南针一样。

       原文: 故同情而相亲者,其俱成者也;同欲而相疏者,其偏害者也;同恶而相亲者,其俱害者也;同恶而相疏者,偏害者也。故相益则亲,相损则疏,其数行也;此所以察异同之分也。故墙坏于其隙,木毁于其节 ,斯盖其分也。

       译文: 所以,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谋事业,关系又亲密无间,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双方真正的志同道合,彼此又配合默契,共同实现目标,双赢,这才是最好的发展道路。

      但是如果想法一致的人共同做事,如果只有是一部分得到很大的利益,而另一部分人只出力,却没有任何利益,反而还受损,那两者的关系就会越来越疏远。

       双方心思不在一起,各怀心思,离心离德,虽说表面上看上去配合得还算合拍,但这种到最后双方也必将互相伤害。

     双方离心离德又不能彼此配合行动,多半也是一方受害,另一方得利。也就是既没有相同的目标,又不能互相体谅和包容。这种人根本就不能互相合作嘛,完全是互相拖后腿。

    利益相同,自然会相互亲近。只要一方利益受到损坏,自然会逐渐疏远。合作双方一定要在利益上互利互惠。如果是互损互害、互相拆台。那必定不能长久。上面这些关系的罗列,我们可以用它来观察同情同恶的区别,当成一种规律来使用。

       就是说,我们通过看谁是得利者,谁是失利者,再看具体的亲疏关系,最终判断出他们究竟是不是一心,是不是志同道合,是不是可以长久合作。墙壁坍塌是因为有缝隙。树木损坏是因为有节疤。这些都是事情将要发生变化之前的一些征兆。所以,事物的大变化,都是由其自身的一些并不明显的小变化造成的,是有迹可循的。

     原文: 故变生事,事生谋,谋生计,计生仪,仪生说,说生进,进生退,退生制;因以制于事,故百事一道,而百度一数也。

     译文:因此,发生了变化才会产生一些事情。产生事情之后,我们就必须要做相关的谋划来应对。做谋划就一定要制定具体的一些计划。商定计划免不了要争论和讨论相关细节。在讨论的最后就会产生的一个结论。有了结论之后就要按部实施了。那么在推进过程中还要想好如何退出的方法和策略。一定要有进退机制,也就是说任何事情必须要想好一个退路。进退机制才可以解决现实中的很多问题。具体在实施方案的过程中有时前进。有时后退。在进退之间。来来回回,螺旋演变,最终才会让制度和流程更加的完善。这样来看。万事万物的变化都遵循着一个同样的道理。如何思考做计划?其实也是相同的。

      原文:夫仁人轻货,不可诱以利,可使出费;勇士轻难,不可惧以患,可使据危;智者达于数,明于理,不可欺以不诚,可示以道理,可使立功;是三才也。故愚者易蔽也,不肖者易惧也,贪者易诱也,是因事而裁之。

     译文:一般来说,仁人君子淡泊名利,看轻财物,所以不要进行利益引诱,可以给适当的帮忙,如一味的给钱,发会让别人觉得你很庸俗,他们会更加疏远你,勇猛的人是轻视危难,不怕困难的。所以,不要用祸患去吓唬他们,可以让他们扼守险要军事重地。有大智慧的人,通情是理。不能对他们随意蒙骗。却可以讲清楚具体的道理,让他们建下丰功伟业。聪明人懂得很多道理。对于这种人千万不可假装诚信去欺骗他们的感情。一定要实话实说,澄清事理,让他们自己取得很高的成就。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仁人,勇士和智者三种人才。

     所以说,愚昧的人容易被蒙蔽,不肖之徒容易被吓倒,贪婪的人容易被利诱,要因事而裁之。凡事不能一概而论,不能生搬硬套。不可以教条主义,要学会随机应变,活学活用,举一反三。特殊情况特别对待。这样才能够精准识人。

    故为强者,积于弱也;为直者,积于曲也;有余者,积于不足也;此其道术也。

     所以强大的人,都是由一点点的弱小所累积起来的,刚直者也是由一个个委屈累积而成的,富有者也是由一个个不足而积累而成的。这就是因为“道数”得到了实行。

     故外亲而内疏者,说内;内亲而外疏者,说外;故因其疑以变之,因其见以然之,因其说以要之,因其势以成之,因其恶以权之,因其患以斥之;摩而恐之,高而动之,微而证之,符而应之,拥而塞之,乱而惑之,是谓计谋。 

     对那些外表亲善而内心疏远的要从内心入手进行说服;对那些内心亲善而外表疏远的要从表面入手进行说服。要根据对方的疑问所在来改变自己游说的内容;要根据对方的表现来判断游说是否得法;要根据对方的言辞来归纳出游说的要点;要根据情势的变化适时说服对方;要根据对方可能造成的危害来权衡利弊;要根据对方可能造成的祸患来设法防范揣摩之后加以威胁;抬高之后加以策动;削弱之后加以扶正;符验之后加以响应;拥堵之后加以阻塞;搅乱之后加以迷惑。这就叫做“计谋”。

      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结比而无隙者也。正不如奇;奇流而不止者也。故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

      至于计谋的运用,公开不如保密,保密不如结党,结成的党内是没有裂痕的;正规策略不如奇策,奇策实行起来可以无往不胜。所以向人群进行游说时,必须与他谈论奇策。同样道理,向人臣进行游说时,必须与他谈论私情。

    其身内,其言外者,疏;其身外,其言身者,危。无以人之所不欲而强之于人,无以人之所不知而教之于人。人之有好也,学而顺之;人之有恶也,避而讳之;故陰道而陽取之。故去之者,从之;从之者,乘之。貌者不美又不恶,故至情托焉。

      有种人,明明是自己人,是一个团队的,但是说话总是胳膊肘往外拐,总是说有利于外人的话,这种人是不可以重用的。这种人如果知道太多机密和内情,反而会给组织带来很大的危险。

 别人明明不喜欢,非要强迫别人。这种行为也是不可取的,不要总是好为人师,有好多内情,你不是真正的懂,或者别人的境况和机遇和你不一样,不要总拿着你自己的一套规则去对别人进行说教。如果察觉到对方对某个事物有偏好,或者有某种嗜好,可以适当的效仿他,以迎合他的兴趣,志趣相投嘛!如果知道了对方十分厌恶的一些东西,那就加以避讳,没有必要引起对方不必要的反感。所以,如果要进行隐蔽的计划或公开明面上的夺取,把想要除掉的人,先抬高他,故意放纵他,认他胡作非为,等他留下一些把柄,累积一些罪状,乘机一举除掉他。所以,无论遇到什么事,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待人接物有礼有节,感情有深度,这种人是可以托之以机密大事的。

      可知者,可用也;不可知者,谋者所不用也。故曰:是贵制人,而不贵制于人。制人者,握权也。见制于人者,制命也。

      对于那些知根知底的人,你已经很懂他的脾性了,才是真正能够拿来所用的。而那些根本看不懂,也搞不清他的具体底细的人,你就绝对不要想着去利用他。你摸不透的人,他的境界一定比你高,你想利用他,有可能反被人利用了。所以说,重要的是要把控全局,而不是受制于人,能控场的人,才能拥有主动权和话语权,被人控制者,就像被人控制了命脉一样,这就是统治与被统治的区别。

       故圣人之道陰,愚人之道陽;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 而危不可以为安;然而无为而贵智矣。

      所以,圣人要谋划的事情,一定是隐蔽很深的,而愚者去做一件事,好像巴不得天下所有人都知道一样,所以,智者谋事,看起来都很容易。那是因为他们一直在默默的努力耕耘,等到你看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所以看上去好像很容易就完成了。而愚者做事,总是会感觉很困难的样子。那是因为他们总是把一件事想得很困难,总是想着各种拦路虎,总是想着会有各种危机,从而使他们的动作变形,也就更加做不好事了。

     由此可见,那些灭亡的,也有他灭亡的原因,那些时刻处在危险边缘的,也有他危险的缘由。最好的状态,是一种无为和不找的状态。一切很顺,很自然而然的状态。

      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否,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择事而为之,所以为人也。故先王之道陰。言有之曰:「天地之化,在高在深;圣人之制道,在隐于匿。」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道理达于此之义,则可于语。由能得此,则可以杀远近之诱。

      智慧的人,常常能发现众人看不到的机会,而他做的事,就算你去照葫芦画瓢,依照步骤去做,也不一定做得好,因为他们做事情,一旦开始去做了,就能分辨出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哪些事情需要协助,哪些事情可以自己动手,又有哪些事是需要迅速需要作出抉择,还能判定出很多不可控因素,也能预想到有一些不能处理的危机。也能找到一个合理的方案,尽量为自己,也为他人,面面俱到,考虑周全。

      所以古代的先王所推行的大道是属于“阴”的,古语说“天地的造化在于高与深,圣人的治道在于陷与匿,并不是单纯讲求仁慈、义理、忠庆、信守,不过是在维护不偏不倚的正道而已”。如果能彻底认清这种道理的真义,就可以在与任何人在交谈中,畅如流水,如果双方聊的很投机,志趣相投,那就可以发展很长远的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