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67.一个人固执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榕言榕语 2023-03-05 发布于广东

        你在生活中是一个固执的人吗?你遇到过一些很固执的人吗?他们都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你知道这个固执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吗?

       其实一个人固执与否,跟他的学识、社会地位、权力、个人经历和个人能力都没有直接的关系。学富五车、权力爆棚的人,既有很固执的,也有很开明的,小地方的平头百姓,也有很执拗的,同样也有开通的。  

       心理学家会把固执的人看成是一种偏执型的人格障碍,因为这类人不能接受批评,敏感而又多疑,又很自命清高,特别爱面子。一旦他们感觉到面子受损,他们就会下意识的保护自己,认为自己受到了挑衅,从而会有做出一些攻击型的防范行为,而且还特别记恨。比如说有些人会把一些同事之间的一点小摩擦记很久很久,甚至在工作中给对方不断制造小麻烦,他是用他自认为的固执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恨意。

       生活中常见的固执人大概都会有以下几种特征:

        一:错把固执当成坚持,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坚信自己过往的经验或者偏面的认知。

        二:认知懒惰,也有模模糊糊意识到自己有些错误的观念,但因为懒得去纠正,也拒绝去了解、分析、吸收正确的观念。

        三:特别在意脸面,死要面子活受罪那种,就算知道自己错了,但是为了自己的面子,坚称自己的观念是正确的,就是不肯改变

       固执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个可能也和每个人的童年成长息息相关,孩子在小的时候,要是发现自己坚持做一件事,能获得父母的关注和顺从自己的想法,那就有可能会激发孩子的固执,他会把固执作为自己的一种手段,通过这个手段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比如说,有些孩子就是要撒泼打滚,坚持要买一些玩具,父母也经不住孩子的闹腾,就一再迁就孩子,满足了孩子过多购买玩具的欲求。从而也会让孩子觉得:“咦!好像只要我坚持闹一下,就能获得想要的东西哦”。这在无形当中也造就了孩子固执的性格。所以,那些被过度宠溺的孩子,特别容易养成这种执拗的性格。反而那有原则的父母,如果遇到孩子需要买一个玩具,家长可能会说如果你这学期进入班上前十名,我们就奖励你这个玩具。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在新玩具和学习成绩进步之间建立一个因果关系,他们就会认为:“我想要一个东西,我必须拿优秀的学习成绩来交换,而不是只要我坚持撒泼打滚就能获得。

        当然了,我们在生活中不能因为某一件事就轻易评价某个人是固执的,有些人并不是对所有人和所有事都固执,比如有些在工作上就很固执,但是在生活中就很随意,有些人对他不喜欢的对象就很固执,对喜欢的对象就很随和,所以,不能对一个人轻易下定论。

       认知上的欠缺也是固执的另一个成因,人天生都有一点经验主义的倾向,并且对于自己过去的亲身经历所总结出来的规律深信不疑,但是也有可能他所总结出来的那些规律只不过是某种巧合而已,可是很多人不一定能分清楚,而且人们在验证自己总结的规律时,会有倾向性的把证实的案例记住,把证伪的案例忽视掉。

        殊不知,时空、环境、人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当中,哪有什么一成不变的规律呢?自己过去所认为的常识已经过时了,也许那个时候的经验不适合现在了,对于现在来说,过去的经验可能是不完整的。

       人一定要分清楚,经历和经验是两回事,不要倚老卖老,不要在年轻人面前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你有可能只是年龄比人家大,经历比人家丰富,但是你的那些经验,在年轻人看来,只是经历而已,根本谈不上可以用的经验。

    也许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固执的毛病,那么该如何改正呢?

    1:首先,我们的正视这个问题,大方承认自己有时候会一些固执的毛病。这没有什么可丢脸的,不用有什么心理负担。

    2:要弄明白自己会在什么时候会固执。是不是别人干扰到自己的思想了?或则别破坏了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习惯,让自己实在接受不了,而且很不爽。这个时候更要认清自己的内心,把自己抽离出来,用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自己。自己一下子就会警醒了。

       不要让自己陷入了一个习惯性地对抗当中,人家只不过是破坏了你的习惯而已,你要确保你接下来要做的这个对抗性的防范行为是否符合目前的场合。如果你只是想要保护自己,可以适当沉默,表现的钝感一点,这样至少在外人看来不那么固执。

     3:保持一个开放的不断学习的心态,对新的观点要像得到一件精美的礼物一样,喜欢欣喜。

     4:少说不,或者干脆别说不,很多人听到一点和自己固有认知不同的想法,第一反应就是说不,人一辈子的成就和说不的次数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一定要说有关系,可能是反比的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