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卷二十八沔水注考略(四)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3-03-05 发布于山西

A4

△又东过山都县东北。

沔南有固城,城侧沔川,即新野山都县治也。旧南阳之赤乡矣,秦以为县。汉高后四年,封卫将军王恬启为侯国。沔北有和城,即《郡国志》所谓武当县之和城聚,山都县旧尝治此,故亦谓是处为故县滩。

山都县治固城),1991年《谷城县志》载:“本县东南部庙滩镇的回流湾(古称漆滩)东南,包括现在的庙滩、茨河、黄眼及襄阳县的太平店一带,古称山都,战国时期为南阳之赤乡,后建山都国。秦置山都县属南阳郡,治所在和城(今太平店),后迁至汉水西南岸故(应为固)城(今黄晒乡张庄)………北周省山都入安养县,属河南郡。隋初,省安养,将原山都辖地划入筑阳”

山都县旧治和城,经襄阳市考古所考古发掘,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乔岗村的汉代遗城,就是山都县故县城所在。在邓城城址正西约23公里处调查发现一处大型汉代遗址——乔岗遗址,它位于樊城区太平店镇乔岗村周边,当地人称“范杨镇”,传说为早年的一座城镇。这里为一处高出周围23米的台地,分布范围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200、南北宽约700米。东部有一长150、宽8、残高1米的夯土台,可能为城垣残迹。遗址外被宽约100、低于外围地面约2米的水田环护,这些水田极有可能是被填平的护城河。从田沟断面可见文化层厚1米左右。堰塘、水沟断面及地表可见大量瓦片及少量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瓦楞纹、篦纹、卷云纹,器形有罐、盆及板瓦、筒瓦、瓦当等

沔水北岸数里,有大石激,名曰五女激。或言:女父为人所害,居固城,五女思复父怨,故立激以攻城。城北今沦于水。亦云:有人葬沔北,墓宅将为水毁,其人五女无男,皆悉巨富,共修此激以全坟宅。然激作甚工。又云:女嫁为阴县佷子妇,家赀万金,而自少小不从父语。父临亡,意欲葬山上,恐儿不从,故倒言葬我著渚下石碛上。佷子曰:我由来不奉教,今从语。遂尽散家财,作石冢,积土绕之,成一洲,长数百步。元康中,始为水所坏,今石皆如半榻许,数百枚聚在水中。佷子是前汉人。襄阳太守胡烈有惠化,补塞堤决,民赖其利。景元四年九月,百姓刊石铭之,树碑于此。

五女激长江水利委员会的专家学者们认为长江流域为防洪而进行的河道整治工程,最早的便是此处郦注提及的汉代在汉江襄樊河段兴建的“五女激”,“五女激”像矶头一样把冲击岸滩的水流挑开,防止坍岸而按注文五女思复父怨,故立激以攻城”则五女激应在固城(即今襄阳市樊城区太平店镇乔岗遗址)之南,

襄阳太守胡烈有惠化王绍良认为汉江的地貌特征属深谷盆地型,从汉中入湖北,襄均以上,为山阜夹岸,江身狭窄,水不能溢,水至襄阳穿襄樊二城之间,“县堤全在襄樊二城间,盖两城并峙,汉水中流如峡口,且唐白河从北来横截汉流,以故波涛激射城堤为患。”襄阳乃一古城,军事要地,经济发展,早有襄阳灌区、沮中灌区等大规模水利建设,魏晋时“邑居殷赈,冠盖相望,一都之会也。”襄阳“城北枕沔水,水中常苦蛟。”樊城更是“城周四里,南半沦水。”较早就用城堤来御水。襄阳堤是由胡烈建造,“后汉胡烈为襄阳守,筑石堤,民歌之曰:'譬春之阳,如冬之日,耕在壤畔,百姓丰溢,为我胡父,恩惠难忘。”而《水经注·卷28·沔水中》则说:“襄阳太守胡烈有惠化。补塞堤决,民赖其利。景元四年(公元263)九月,百姓刊石铭之,树碑于此。”据考,后汉书中无胡烈传,《晋书·胡烈传》未载胡烈任襄阳太守事,只《三国志·卷27·魏志·王基传》中记有“襄阳太守表吴贼邓由等欲来归化,”郦道元似断此襄阳太守即指胡烈,那末筑石堤应在景元二年(公元261年),景元四年百姓颂其德刊石铭之。“补塞堤决”,说明襄阳早有堤在.....正是襄阳古代军事及经济地位重要,且处两城夹峙的自然环境,水患难免,堤防久建,史籍记载亦勤。

沔水又东,偏浅,冬月可涉渡,谓之交湖,兵戎之交,多自此济。晋永康中得鸣石于此水,撞之,声闻数里。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

交湖,按注文偏浅,冬月可涉渡,谓之交湖比对腾讯地形图颇疑交湖与今长寿岛一带的汉水有关联.

乐山,即独乐山。在今湖北襄阳县西。《舆地纪胜》 82襄阳府: 独乐山,盛弘之 《荆州记》 云:邓城西七里有独乐山,诸葛亮常登此山作 梁父吟

沔水又东迳隆中,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后六十馀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焉。

隆中,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三国志··诸葛亮传》: 亮躬耕陇亩,好为 '梁父吟裴注引 《汉晋春秋 曰: 亮家于南阳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李兴《诸葛亮故宅铭》,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曰:

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鼙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登隆山以远望,轼诸葛之故乡。盖神物应机,大器无方,通人靡滞,大德不常。故谷风发而驺虞啸,云雷升而潜鳞骧;挚解褐於三聘,尼得招而褰裳,管豹变於受命,贡感激以回庄,异徐生之摘宝,释卧龙於深藏,伟刘氏之倾盖,嘉吾子之周行。夫有知己之主,则有竭命之良,固所以三分我汉鼎,跨带我边荒,抗衡我北面,驰骋我魏疆者也。

英哉吾子,独含天灵。岂神之祗,岂人之精?何思之深,何德之清!异世通梦,恨不同生。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千井齐甃,又何秘要!

昔在颠、夭,有名无迹,孰若吾侪,良筹妙画?臧文既没,以言见称,又未若子,言行并徵。夷吾反坫,乐毅不终,奚比於尔,明哲守冲。临终受寄,让过许由,负扆莅事,民言不流。刑中於郑,教美於鲁,蜀民知耻,河、渭安堵。匪皋则伊,宁彼管、晏,岂徒圣宣,慷慨屡叹!

昔尔之隐,卜惟此宅,仁智所处,能无规廓。日居月诸,时殒其夕,谁能不殁,贵有遗格。惟子之勋,移风来世,咏歌馀典,懦夫将厉。

遐哉邈矣,厥规卓矣,凡若吾子,难可究已。畴昔之乖,万里殊途;今我来思,觌尔故墟。汉高归魂於丰、沛,太公五世而反周,想罔两以仿佛,冀影响之有馀。魂而有灵,岂其识诸!

习凿齿(?一383),字彦威,东晋史学家,湖北襄阳人。是魏晋精神的一个重要代表人物,世代为荆楚豪族,东汉襄阳侯习郁之后人。精通玄学、佛学、史学。少博学,以能文著称,曾任荆州刺史别驾,荥阳太守。著有《汉晋春秋》五十四卷,《襄阳记》等。

诸葛武侯宅铭,东晋习凿齿所作。习凿齿专程去襄阳城西的隆中凭吊过孔明故宅,并撰写了《诸葛武侯宅铭》,其中记载了孔明旧居的情景,并论述了诸葛亮志在中兴汉室,追求统一大业的功绩,赞佩诸葛亮公正无私,执法严明,有功国家,造福人民。在成都武侯祠殿上,近代钟瀚为此写下了这样一副对联:“异代相知习凿齿;千秋同祀武乡侯。

习凿齿《诸葛武侯宅铭》原文:达人有作,振此颓风,雕薄蔚采,鸱阑惟丰。义范苍生,道格时雍。自昔爰止,于焉龙盘。躬耕西亩,永啸东峦,迹逸中林,神凝岩端。罔窥其奥,谁测斯欢?堂堂伟匠,婉翮阳朝。倾岩搜宝,高罗九霄。庆云集矣,鸾驾三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