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院都想更名大学?麻省理工不是学院,达特茅斯学院拒绝更名大学

 上林院 2023-03-06 发布于浙江
过去三年,疫情也影响了教育部对大学更名的审核。因此今年不少学院都在申请更名大学。
近期第一批全国就有8所学院申报教育部要更名成大学,其中包括浙江科技学院更名浙江科技大学,嘉兴学院更名嘉兴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更名上海体育大学等。
一、麻省理工不是学院
国内学院更名大学这个事,经常有网友会在新闻后评论,说中国大学太在乎虚名,人家麻省理工一直是学院,也没影响是世界顶级学府。
其实麻省理工学院全称是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这名字在美国绝对是“大学”的意思,而不是“学院”。如果是学院的话,校名里应该是college。麻省理工估计理解不了中国人说他是学院的梗。
Institute是美国研究型理工科大学校名的叫法,美国有一批大学名称里都是Institute,这些学校也都是非常好的理工科大学,比如加州理工学院、佐治亚理工学院、新泽西理工学院等。
国内把MIT叫做麻省理工学院,而不是“麻省理工大学”完全是翻译问题,从清朝时期把Institute翻译成学院,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大家看看国内C9名校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英文名称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HIT,就懂了,你总不能把哈工大的英文名再翻译回来叫哈尔滨理工学院吧。
二、美国的"文理学院"能够和常青藤名校争夺最优秀的生源
美国高等教育里的学院分为两种,一种是社区学院(Community College),一种是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
社区学院提供两年制的初级高等教育,几乎没有门槛,高中毕业就能直接去读,美国3000多所大学里一半是社区学院,拥有一千多万注册学生
社区学院经费主要由政府出资,大部分学生都是半工半读,里面也有很多六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读。类似中国的成人教育、夜大、老年大学的结合体。
但是美国的社区学院有一点好处,就是社区学院的学分被本州的公立大学所承认,社区学院学生也可以申请转学到公立大学,有些公立大学的学生也会在假期回家时到附近的社区学院修学分。
美国社区学院主要的课程与美国四年制大学的前两年课程基本相同,很多社区学院的毕业生也能够直接申请到名牌大学的三年级入学,学分照算。
所以美国会有很多本土学生会放弃直接进入四年制大学,而先进入社区学院就读两年时间,其他毕业生则直接进入工作岗位。
一些中国留学生去美国也会选择先进入社区学院学好英语,打好基础,适应美国学习环境后,再慢慢申请美国好的大学。
很显然美国的社区学院在严格意义上,不是我们中国这边的高等教育学校,不能拿来和中国的“学院”比较。
但美国的另一种学院,文理学院也和中国的学院差别很大。美国的文理学院英文全称是Liberal Arts College,在美国的教育史上是指崇尚古典的本科学院
这类学校奉行博雅教育,以本科教育为主,规模小而精。注重全面综合教育,强调发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实现全面发展,课程设置以基础学科为主,涵盖人文艺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门类。
美国现在的很多名校,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最初也都是以学院命名,从文理学院发展为综合性的大学,但也还一直保留着哈佛学院、耶鲁学院这样的college作为其最核心的部分。耶鲁的校长曾说,耶鲁可以没有他的法学院,医学院和其他所有研究生院,但却不能缺少耶鲁学院,否则,耶鲁就不是耶鲁了。
美国的文理学院里有很多名校,一点不比常青藤名校吸引力差。比如威廉姆斯学院、阿默斯特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卫斯理学院、卡尔顿学院、鲍登学院等都在一些大学榜单中排名非常靠前。这些文理学院的毕业生就读研究生的比例在美国甚至高于哈佛耶鲁这样的名校。
独立的文理学院是美国教育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全美只有大约3%的大学生毕业于文理学院,却培养了19%的美国总统;培养了众多普利策奖获得者:戏剧领域占23%、历史领域占19%,诗歌领域占18%,梅隆奖获得者占24%的;全美最富有CEO排行榜中有8%的CEO毕业于文理学院。
文理学院是相对于具体的职业教育而言的,其目标不在于教会学生某些具体的谋生的技能,而是从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其成为一个高素质、有教养的文化人。最初去文理学院就读的都是贵族后裔,他们也不需要担心就业压力
美国很多诺贝尔奖得主也都毕业于文理学院。美国好的文理学院是能够和哈佛、耶鲁等常青藤名校争夺最优秀的生源的。这方面国内的学院就完全不是一回事。
三、达特茅斯学院拒绝改名大学
你能想象会有一所学院因为被政府强迫改名为大学,还起诉了政府,打赢了官司。这样的事还真的发生过。这所学院就是美国常青藤名校里的达特茅斯学院。
达特茅斯学院曾经被州政府强迫改名为达特茅斯大学,学校为了保持学院的名字还起诉了州政府,最后在美国最高法院打赢了官司。
达特茅斯学院位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汉诺威市,建立于1769年,是美国第九所最早的大学,也是常春藤联盟成员之一。达特茅斯学院是常春藤盟校中唯一叫“学院”而不叫“大学”的,关于这个事,有一个在美国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官司。那就是达特茅斯学院诉伍德沃德案。
1819年达特茅斯学院所在的新罕布什尔州,州政府打算接管这所学校,并且要求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改名为达特茅斯大学(Dartmouth University ) 。但学院在弗兰西斯·布朗院长的领导下,拒绝接受州政府的安排,甚至一度形成了达特茅斯学院和达特茅斯大学两个同时存在的实体学校。
最终达特茅斯学院起诉到了美国最高法院,打赢了同州政府的官司,维护了大学自治的传统。美国最高法院对这一案例的判定奠定了美国私立学校独立发展不受政府干预的基础。
因此,学校仍然叫达特茅斯学院。当时在美国最高法院辩论此案时,学院校友、1801级研究生丹尼尔·韦伯斯特讲过:“虽然它仅仅是一所不大的学院,但是这里的人们都热爱它。”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Dartmouth后来不可能将自己改名为University,否则就是对历史的颠覆,就是对200年前州政府的屈服。
Dartmouth 坚持自称College,也是为了强调自己对本科教育的专注和重视。虽然该校早已从最初的文理学院发展为综合性一流研究型大学,但仍然保持着小而精的传统,学校规模在常青藤盟校中都是最小的。
四、国内学院为什么都想升大学?
国内学院更名大学的好处显而易见。国内大学一般都是公办高校,学校的办学经费和学校层次都是由官方认定的,从学院升成大学,有不少立竿见影的收益。
一是面子问题,好听一点,中国虽然不像印度社会那样有严格的种姓划分,但是自古以来尊卑、等级意识也深入人心;
二是办学经费会增加,国内高校校友和社会捐赠相对很少,经费主要来自财政拨款,经费投入决定了学校的发展,财政拨款直接决定了学校的层次;
三是有利于学校争取到更多社会资源,学院更名大学后各种社会合作会更加容易,在招生中也能吸引到更好的生源。
教育部对于学院更名大学,有不少硬性和隐性的要求。
一是学校规模上,要求全日制在校生规模必须在8000人及以上,这对于欧美国家的大学并不容易,但中国的高等学校,现在人数低于1万的都很难找出一个来;
二是在校研究生人数不能低于全日制在校生总人数的5%,研究生总人数至少应该在400人以上,至少有10个硕士点,并且拥有5届以上的硕士毕业生,这一点才是国内学院更名大学关键的障碍。早期学院更名大学,一度还要求有博士点。
其他更名要求还有主要学科的学科门类必须在3个以上,研究生学历的专任教师比例不低于50%、科研经费、教学水平的要求等。
当然学院更名这个事,是由教育部审核批准的,每年教育部的指标是决定性的。如果教育部指标少的话,最后更名的标准也会水涨船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