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惊蛰“四象”:阳气升,雨水丰,春雷动,万物生

 儒风大家 2023-03-06 发布于山东

作者 :儒风君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节气后:

在天,表现为气候变暖,雷火始见;

在地,表现为植物开始发芽,动物结束冬眠、出来活动;

在人,表现由冬天肾水封藏的状态,变为肝木之阳气升发的状态。

雨水丰沛,万物生长,到处都是一派春光融融的景象。

1

一象阳气升

中医常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惊蛰这天,是一年初次阳气大动。

天地间阴寒之气渐降,阳气向上、向外升发。

人体血管舒张,流入大脑的血供较冬季减少。

中枢神经的兴奋性减弱,致使春困扰人。

需顺势早起,在春光中舒展四肢,才能更好地振奋身体的阳气。

若在春天迟迟沉睡,阻碍了阳气的升发,人也会越来越没精神。

惊蛰时人体内火急剧上升,但由于天冷,毛孔还是紧闭的,所以容易形成郁热、出现上火症状。

饮食应以疏肝、凉血为主,不宜吃辛辣、温补之物。

动则生阳,尤其是本就阳虚的朋友,多去外面走走、晒晒太阳,比吃什么都补阳气。

2

二象雨水丰

惊蛰处于冬春季节交替时期,气温变化幅度较大。

俗话说,“三月的天,小孩的脸”,天气说变就变。

西晋左思《魏都赋》有云:“春霆发响而惊蛰飞竞。”

农历二月二的龙抬头,与惊蛰也是联系紧密。

龙抬头其实是指,中国古代天文学“二十八宿”中的“青龙”七星,开始出现在东方。

只因龙王司雨,而惊蛰正值仲春多雨的时节。

降雨之神龙王抬起头来,往后雨水就逐渐增多,有利于耕种。

3

三象春雷动

惊蛰前后,雨虽不大,雷却很响。

相传,惊蛰的节气神,乃是雷公。

《山海经》中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

雷公原是一只大鸟,长着龙身人头,脾气暴躁易怒。

手中随时握着一支铁锤,敲打出隆隆的雷声。

呵斥贪睡的小虫,叫醒冬眠的猛兽,人们才知道春天来了。

雷公能代天执法,惩罚做坏人或违背誓言之人,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五雷轰顶”。

偶尔还会挥动铁锤,敲打人间的不孝儿女。

春雷一声响,所有藏身于阴暗之处的蛇虫鼠蚁,或者不祥之物,全都现身人间。

所以,当人们听到第一声春雷的时候,都要抖一抖衣衫。

据说,如此一抖,可保一年不生虫虱,也可抖去一年的霉运。

4

四象万物生

惊蛰节日,正是“九九艳阳天”,气温和地温都逐渐升高。

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都进入了春耕季节。

在冬天,一些动物会进入一种不吃不喝、休眠的状态,被称为“蛰”。

直到天上的春雷,惊醒冬眠的小动物们,则称为“惊”。

人也是如此,脱去笨重的冬装,不在躲在屋子里抵御寒冬。

趁着春光烂漫的惊蛰时分,出门踏青、运动。

不论植物、动物,都有了新的活力。

文末点个在看儒风君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