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荔枝

 一家仨 2023-03-07 发布于陕西

367

洗了角膜塑形镜回来,路经李家村万达,顺道去下面的沃尔玛超市买菜。

称重台前面有张挺大的平台,上面摆了两排筐子,装的都是荔枝。

价格签写得老大,6.98元。

嗯,还算便宜,我上回在新家跟前的永辉超市买的9.90

而且荔枝去了枝叶,收拾得齐齐整整地,一颗一颗地堆在筐子里。

每个筐子都没有堆满,只装了一半,避免太多了压坏或不透气吧,看荔枝的颜色,多数还是绿的,只有少少一些泛红。

某人去蔬菜区跟前买菜,我留下来挑荔枝。

 “咦,有荔枝。”

一个带了点方言普通话的男声响起,我抬起头,一个年纪三十来岁的男子推着购物车过来。

“这荔枝不错,可以买一点。”

他转过头叫称重台的服务员给他一个保鲜袋,伸手到几个筐子里摸了一摸,转到最角落的一个筐子跟前,一边挑一边说:

“这筐的荔枝好!”

沃尔玛超市当天人并不多,荔枝台子前面只有我们两个,他这话显然是对我说的。

我笑了一笑,算是回答他的善意,顺着他的意思朝那筐荔枝看了一眼——

一模一样,我没看出有哪里不同。

他看我无动于衷,叽叽咕咕解释起来:

“这筐荔枝没有冰过,是刚摘下来的。荔枝很娇气的,冰过口味就不一样了。我们广东的荔枝很新鲜的……”

是吗?

我伸手过去碰了一下,确实是常温的,不像这边几筐,都是冰柜里出来的。

我意思意思地拿了几个,反正我回去还是要放冰箱的,我可吃不出来冰过与没冰过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必要那么挑剔?

何况,这么多筐,非得在一个筐子里挑,不嫌太挤了么。

我又回到面前几筐来挑,提起袋子来看了一下,准备再拿几个时,他已经挑好了,一边拿去称重,一边友情提醒我说:

“荔枝这东西吃多了容易上火的。”

说得我好像不知道似的。

我又挑了一些,才拿去称重。

这个说广东腔普通话的男子已经离开了。

我想起自己,三十岁以后总会回想起洛南县的槐花、核桃,从山里出来这么多年,在秋冬时节的水果摊上总是下意识地搜寻又大又硬的柿子,前两天适逢端午,忍不住又想起了儿时的端午节。

某人总认为我是嘴馋,其实,我们这些异乡人,惦念的是家乡的味道和童年的美好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