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感於唐人的尚文之風

 企愚書櫥 2023-03-08 发布于湖南

有感於唐人的尚文之風

    李唐一代的國力是空前強大的,其武力能使四夷賓服。然而,我們在讀唐人的詩文中,卻又發現他們十分崇尚文化,他們非常看重文化的價值。只要翻開清人編的《全唐詩》,你就會發現送別詩在這部四萬多首的詩歌總集中佔有極大的比重,而且不少送別詩成了千古不朽的佳作。如王勃的“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許渾的“紅葉晚蕭蕭,長亭酒一瓢”等篇什,是那樣地膾炙人口,至今爲人傳頌。今天的民樂中《陽關三疊》這一曲,也是從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詩中取意譜寫而成的,這就足可見出送別詩在唐人詩中的重要地位與精湛的藝術價值了。

    唐人非但臨別時以詩贈友,而且還有以文相贈的時尚,這種文體叫做“贈序”(或名“送序”)。在韓昌黎這位古文大家的集子裏,送序就佔有相當多的成分。著名的《送董邵南序》、《送李願歸盤谷序》、《送孟東野序》等作,均是唐代散文中難得的佳構。後人相沿成習,贈序之作遂成了古文中一種重要的體裁。

唐人是重別的,在李商隱的詩中就有“人世死前惟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之句。而在唐人送別的禮物之中,卻不重珠玉財寶,而是貴以詩文相贈,這便使我們不難看出文化在唐代人心目中的重要價值。然而,令我們深思的是:李唐時的物質文明相對它所處的那個歷史年代來說,應當是空前繁榮的,何以其文化等精神文明也同樣地昌盛呢?可見,一個社會如果是健康地發展的話,它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必然會是協調的發展的,這也應當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

我們今天的物質文明程度比起唐代來不知要超過多少倍,但在文化等精神文明的發展方面卻並不十分理想。那些腰纏萬貫的富翁大多不是讀書人,他們自然也不懂得文化的價值,因而,“文章雖滿腹,不如一囊錢”的觀念,在而今社會也頗流行。筆者有感於斯,故盛稱李唐尚文之風,或許對於今天社會文化的健康發展,也略有裨益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