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过后,我从老城区搬回魂牵梦萦的政务区,“时差”却未倒过来,整天没精打采、浑浑噩噩的。你要问了,老城区到政务区才几尺远啊,还倒时差! 真要倒,而且我这还不是普通时差。 陪读生活陡然结束,三年来养成的各种习惯都被打破,不浑浑噩噩晕晕乎乎才怪呢! 牦牛也是一样,从紧张的学习中解放出来,也滋生了各种不适应。咋办呢?到三河街找他二伯伯钓鱼去! 到了三河街,我看到小燕子在屋檐下的泥窝里伸着脖子叫唤,便脱离钓鱼大军,一人拿着相机昂着头、直着眼,快快乐乐、累死累活拍了一下午。 如果我猜得没错,这应该是今年最后几窝雏燕了。你看它们体型虽然和成年燕子差不多,却不会飞,不会抓虫子,只晓得蹲在窝里眼巴巴地等着爸爸妈妈回来喂。但是,它们离“成人”已经不远了。 燕妈妈喂食的时候要把尖尖的喙伸到雏燕的喉咙里。 我沿着望月桥东边的那条街一直走下去,发现每个窝里大都有三只雏燕。燕子也计划生育啊,以“三只”为标准。 今天我才知道燕子蛮辛苦的。掠水飞行也好,天空盘旋也罢都是为了捉虫子。人们眼里的诗情画意,其实是燕子为生活的打拼。 人,一天吃三顿。燕子,似乎从早到晚不断地吃。所以,人可以饭后休息唠嗑,燕子却总为吃而奔波。 一只吃饱了,其他两只还张着嫩黄的嘴嗷嗷待哺。燕妈妈唯有不停地飞翔、捕食。怪不得,没有一个燕妈妈是胖子呢。 燕妈妈回来时,是燕窝里最欢乐的时光。 在我的眼里,所有的小燕子长得都一样,燕妈妈肯定会分辨出每个儿女的不同,否则一个胀死,一个饿死,一个吃半饱,可不妙。 燕妈妈飞走以后,小燕子卯足劲儿一起叫唤。让妈妈早点回来,带好吃的? 给勤劳的燕妈妈来一张特写。多消瘦的身躯啊。 妈妈走后,小燕子练习飞翔。扇动翅膀,却并不能飞走。 明年,飞走的雏燕再飞回来的时候,它们也会成为爸爸妈妈,重复着今日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