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武陟东旭 “别开枪,我是日本人,要见你们罗荣桓首长!” 1942年3月的一天晚上,一个日本特务在茫茫夜色中带着26名被俘的八路军官兵直奔八路军115师驻地。 罗荣桓听到消息后,眉头紧皱。 一个日本人,让那么多八路军从敌人魔爪中挣脱出来,罗荣桓应该高兴才对,为何如此反应? 这名日本人名叫水野清,此前罗荣桓和他虽然没有见过,但也算打过交道。 1941年10月,日军出动3万兵力“扫荡”山东沂蒙山根据地的时候,一个日本人向济南地下组织提供了一份绝密情报。 里面有日军的兵力部署,还有部队番号和长官姓名,以及重武器数目;甚至连日军出发时间,进攻路线等,都写得一清二楚。 这份情报,和我军从其它渠道收集到的敌情,几乎是惊人一致,而且更详细。 有所不同的是,该情报只有南面和西面日军的详情,东面日军的情况情报则很模糊。 【罗荣桓】 比如日军在台潍公路和沂沭河之间平原上,增加了很多坦克、骑兵和装甲部队,情报没有提及。 此人能提供这么详细的情报,东面的情报也该了如指掌,为何唯独没有这方面的情报? 因此,这份情报在引起重视的同时,八路军对情报提供者水野清也产生了怀疑。 可是后来发生一件事,证明他们的怀疑是不必要的。 1941年12月下旬,水野清又向地下组织提供了一份铜井据点(沂水附近)的情报,情报说,该据点大部分日军被调到别的地方执行任务,据点只有5名日军和180多名伪军留守。 情报非常详细,甚至敌人据点碉堡上有多少枪眼都说得一清二楚。 铜井距沂水县城50多公里,那里驻有30名日军,一个伪军大队600余人。 据点内分布着大小炮楼17座,中心炮楼2座,外壕、鹿砦、铁丝网等防御工程应有尽有成,是一系列据点的中心支柱。 这个据点建立之后,截断了我鲁中根据地与滨海根据地之间的联系,让我军的回旋余地大大降低。 因为这个著名的小镇附近一座有名的金矿,敌伪严加防范。 我军早想拔掉它,但是找不到合适机会,如今据点兵力空虚,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根据这份情报,八路军在1942年1月上旬采取行动,一举摧毁了这个据点,不但消灭了这里的日伪军,还缴获了一挺九二重机枪。 这样一来,115师对水也清产生了信任。 那么,身为日本特务,水野清为何要吃里扒外,帮助八路军? 水野清说自己是日共成员,是日共派他打进敌人特务机关的。 日共反对日本侵华,因此水野清向我军提供情报,从逻辑上是可以解释的。 之后,水野清到泰安东南山区,在日军“王道乐土”的实验区工作过一段时间。 水野清懂得医术,会给八路军伤员看病,还保护逃难的中国百姓,赢得大家的好感。 接下来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水野清带着26名被俘的八路军战士来到115师的驻地。 罗荣桓对战士们脱险无疑是高兴的,但是对脱险的过程有质疑。 关押这么多八路军战士,日军肯定戒备森严,水野清如何从敌人眼皮底下带走这么多人,没有被察觉? 但不少人认为,没有必要怀疑水野清,人家提供这么多准确的情报,还捣毁了日军一个据点,又带来这么多被俘的战士,说明此人是值得信任的。 但罗荣桓坚持要对水野清进行审查。 罗荣桓脱下了干部服,装扮成普通的保卫人员,决定跟水野清进行接触。 在老乡的一间堂屋里,罗荣桓带着翻译刘同志,跟水野清进行了谈话。 对方一开口,罗荣桓才觉得没有必要请翻译,因为水野清的汉语非常流利。 正在罗荣桓感到诧异的时候,水野清解释说,父母曾经在大连做过生意,因此他的童年是在那里度过的,还在那里读完了小学。 不仅如此,因为母亲是高丽人,水野清还会说一口流利的朝鲜话。 水野清说:“我念医科大学的时候,就加入了日共……” “去年冬季,日军'扫荡’沂蒙山的情报,是不是你提供的?”罗荣桓问。 “是的。” “如此绝密的情报,你是如何搞到的?” “济南日军司令部有个女机要秘书,名叫荒术信子,是日共的人。” “你这次为什么突然跑出来,不是暴露身份了吗?” “我的身份快要暴露了,荒术信子透露情报后受到特务怀疑,将她调离机要科,他很可能被捕,那一来我怕自己也会暴露。” “你走得那么仓促,是怎样带出这么多被俘战士的?” “我当时还没被监视,因此比较从容,当时那二十多位同志在城外劳动,我伪造了一个文件说要带他们去泰安实验区,骗过了敌人。” 水野清回答合乎情理,看不出什么异常。 罗荣桓基本认可了对方,起身与水野清握手:“我是罗荣桓,代表八路军感谢你营救这么多同志,希望你参加反战同盟,为抗日工作。” “谢谢,我一定会的。”水野清说。 就在大家不再怀疑水野清的时候,发生了一连串奇怪的事,让罗荣桓对他再起疑心。 水野清来到部队一个月后,115师所在地遭到日军飞机轰炸行动,有不少战士受伤。 不久,济南的敌伪报纸在头版头条,用大字标题刊登了“水野清叛国事件”,以及捉拿他的“悬赏启事”。 报纸在其他版面,还刊登了水野清妻子解除夫妻关系的声明。 看到报纸后,罗荣桓心中打了个大大的问号:日军出了叛徒,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此前发生此类事件,日军都是吃哑巴亏,低调处理,这次为何大张旗鼓,唯恐天下人不知,不拍丢人? 几天后,又发生了一件令人生疑的事。 一个月后,武工队从一个商人身上搜出一封信件。 信是用日文写的,是济南的日本谋略部写给水野清的,内容是让水野清安心在八路军工作,他的家眷已得到妥善安排。 敌工部长把信送给罗荣桓,他反复看了之后,问道:“这个商人是在什么情况下给日军带信的?” “日本人先是把他抓起来,说他是八路军的间谍,要枪毙他,然后逼迫他把信带在身上,想办法交给115师驻地一个叫水野清的日本人。” 【日本特务】 “哦?这么说日本人是故意让我们知道这封信?” “应该如此。” 罗荣桓听了不再说话,他眉头紧皱,陷入沉思。 过了好一会,他对敌工部长说道: “统治保卫部、敌工部和情报处的人员开会,大家就此事发表一下意见。” 开会的时候,大家发言很踊跃,但是意见不一致,有很大分歧。 有人说,打据点是日军的苦肉计,水野清是打入我方的特务。 有人说,水野清是自己人,敌人的信件用的是离间计。 还有人说,事关重大,不能轻易下结论,还要仔细观察。 最后,罗荣桓起身做了总结发言,他的发言让不少人大吃一惊: “我认为敌人的这封信是个阴谋,是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 “家丑不可外扬,日军为什么要在报纸上大肆宣传水野清事件?” “敌人公开宣传这个事件,除了动摇军心,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一个年轻干事恍然大悟:“敌人这样做,是想让我们相信,水野清是诚心投靠我们。” 有一位副科长也说:“日本人公开揭家丑,只能说明那些报纸是印给我们看的。” “对!”罗荣桓总结道,“按照常理,得知敌人用这封信陷害水野清,我们就会认为日军是借刀杀人,我们不但不会那样做,反而会更信任他。” 敌工科长说:“这就是敌人的目的,敌人费尽心机,花招百出,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使我们更加信任水野清。” 大家心里的谜团解开了,敌人玩的把戏,被罗政委看穿。 【化装的日军间谍】 其实罗荣桓心里早有答案,让大家来,就是想一起议一议,解除大家心里的疑虑。 此前,罗荣桓早就安排人秘密监视水野清,发现他曾经跟形迹可疑的“农民”接触,送给对方什么东西。 当八路军战士赶到,那名“农民”逃之夭夭。 当然,以上只能说是怀疑和推测,不能算铁证如山。 罗荣桓指示敌工部,继续搜集水野清的材料。 与此同时,在罗荣桓的指示下,向延安和济南的电报和调查信件也已经发出,希望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水野清的情况。 几个月后,各方反馈的信息来了,水野清是个国际间谍,他1918年就来到大连,从事间谍活动,目前是日军在华北的秘密特务。 水野清是个老狐狸,曾打入朝鲜进行破坏活动。 1940年,他从大连到山东烟台,在日本特务机关的安排下,开始了一系列表演。 很快,对水野清审讯开始了。 他不愧是老牌间谍,一开始审讯就反守为攻:“我为八路军送了那么多情报,还挽救了20多个战士生命,你们还怀疑我,真是叫人寒心,传出去之后谁还敢为你们效力?” 即使是审讯人员拿出关键证据的时候,水野清还死不承认,抹着泪说:“这都是敌人的离间计,你们千万别上当。” 对方死不承认,审讯陷入僵局。 就在这时候,发生一件事,让水野清难以抵赖。 审讯休息期间,进来一个战士,给审讯人员耳语了几句。 审讯人员一拍桌子,严厉地说:“实话告诉你,跟你接头的'农民’就是你的同伙,现在已经落网了。” “要不要他们跟你对质?如果那样的话,你可就是死路一条,主动交代可以从宽处理。” 水野清一听,立刻像泄气的皮球,瘫软在椅子上,低下了头。 其实那名“农民”并没有被抓,这是罗荣桓使出的攻心计,就是为了攻破对方的心理防线。 【罗荣桓】 水野清做贼心虚,还是上了当,主动交代了罪行。 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日本特务费尽心机,结果还是被八路军识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