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科学,读科学书物,沉迷自然,以物为友,自若自如; 学习人文,读文科书物,融于社会,以人为友,互省互鉴; 心灵思考,悟天地人事,物我两忘,与神为友,亦他亦我。 对引力为什么没有被成功量子化的思考(2022年3月15日) 有人网上问,“万有引力引力子一直没有被发现,引力为什么没有被成功量子化?” 说实在的,本人对这个问题做过一些思考,也写了一些思考笔记,但是,没有得到任何专家学者的指导意见,心里没底,不敢班门弄斧。不敢从万有引力的本质上给出思考答案,所以,觉得可以尝试从方法论的角度,谈一谈自己的想法,便在一位知友的回答下面做了一个评论,没想到会惹得知友心里不快,只好特此做个正式回答,一是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一是对评论引起的误解做个解释,同时,向那位知友深道个歉。 不知从哪抄来一句话,“人,不能见异思迁,见异思考还是应该的”。
关于引力量子化这个问题,一方面需要弄清楚引力的产生机制;另一方面则要弄清量子的基本结构和物质组成,这两个问题搞不清楚,就无法讨论引力量子化问题,因为这个归根到底就是万有引力本质的问题。
在评论“知友的问题回答”时,说了这样的话,“统一场论不是照书本可以解决的问题,还是放下书本,好好思考一些问题,也许,统一场论就自然而然地解决了,国人物理学没有取得较大的进步,就在于国人思维中总好顺着别人树立的杆子往上爬,而不是自己另辟蹊径,思考探究探索自然科学问题。杆子是专为你不用思考,顺竿子爬上去摘果实吗?”。其中用了一个“你”字,引起了误解,在此真情道歉。但是也要说明一点,不是为自己辩解,这里的“你”,不是狭义上所指的针对某个人的那个“你”,而是泛指每一个从事科学探索的人,自然也包括我自己(语言中,反身自问:“你认为你是谁啊,牛顿、爱因斯塔可以不列引用资料目录,你不行”)。
在知乎上讨论问题,是对知识的追求,是对未知的好奇,而不是要跟谁过不去,也就是说所有的讨论发言,都“应该是”对事不对人的,“也就是”对事不对人。本人不会说谁谁什么都懂,也不会说谁谁什么都不懂, 通过发言可以反映出一些人对所谈论问题的理解程度、思考角度等等,但是,不能判定发言者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毕竟大家只是根据一两句评论做出的判断,而对评论者本人到底知之多少呢?你不知,我不知,只有评论者自知,所以,可以评论他评论的对与否,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还是少说懂与不懂的话为好。
探讨研究科学问题,不要打棍子、扣帽子,也不要去背书本、列公式,而是要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方法,研究探索需要知乎,这是基础也就是基本的知识结构,而真正要将研究推向深入不是背书可以实现的,需要跳出书本的创新思维,或者是知识构建的突破,或者是视角的不同,或者是对现象、机理的重新审视与认知,这些都只能靠观察、思考、实验或它们的有机组合来实现的,背书可以作为证明保证,背书不能代替观察、思考、实验,背书更背不出新的科学思想、科学发现。
另外,本人不是光说不练的人,对天体物理学主要是天体运动动力学,包括万有引力做了一些思考,其中,个人认为,在天体运动动力学方面,有成熟的思考结果(见拙文《天体公转、自转及其效应》),这些思考结论,在地球运动动力源的探索上取得了突破、当然,尚未取得权威性验收结论。 补注:关于万有引力问题的初步思考已有归纳总结,进一步深入思考也在进行之中,本公众号发布的“《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概要”与“《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简介”,对万有引力的成因有所提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