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可久梦到佳人后,写下一首借景怀人的小令,无情秋月,有信春潮

 云端书馆 2023-03-10 发布于河北

张可久是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张可久毕生致力于词曲的创作,是元代最为多产的散曲大家,也是元曲的集大成者之一,其在世时便享有盛誉。

张可久存世作品现存小令855首,套曲9首,数量为有元之冠,为元代传世散曲最多的作家,占现存全元散曲的五分之一。

张可久的作品风格多样,“或咏自然风光、或述颓放生活、或为酬作、或写闺情”,是元代散曲中“清丽派”的代表作家。

张可久寓居杭州西湖的一个春日,他来到西湖,登上小楼眺望,青山绿水,诗意盎然。但诗人并未被自然美景所陶醉,而是由美景想到佳人,沉浸在对往事、对佳人的回忆中。写下这首小令。

《人月圆·春日湖上》

张可久 〔元代〕

小楼还被青山碍,隔断楚天遥。

昨宵入梦,那人如玉,何处吹箫?

门前朝暮,无情秋月,有信春潮。

看看憔悴,飞花心事,残柳眉梢。

这首小令的大意是:

小楼还被门前青山阻碍了去路,因为青山隔断了视线,不能看到遥远的楚天。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到那人如玉般,不知道在何处吹着箫。门前朝朝暮暮与我相对的,只有毫无情意的秋月和按约而至的春潮。心事忧愁不定,似飞花一般,双眉紧锁不展,恰如残柳。

人月圆,曲牌名。此词调始于王诜,因其词中“人月圆时”句,取以为名。《中原音韵》入“黄钟宫”。曲者,小令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

诗人登上小楼,满眼的青山秀水,不由的想起佳人。诗人不觉的遥望佳人所在的楚天,但是他的视线却被层层的青山所隔断。

青山虽然隔断了诗人遥望楚天的视线,却隔不住他对佳人的思念。就在昨夜,那个如玉的佳人还他的梦中出现,可是今朝,又到哪里去寻觅她的踪影呢?

分离的那段时间,诗人觉得自己是那么孤独寂寞,朝朝暮暮,只有独自面对春湖秋月。

秋月年年应时而圆,可是在不能团圆的人儿眼里,它是多么无情; 春潮岁岁如期而至,然而在相聚无期的人儿看来,它又何必有信! 春潮秋月更勾起作者对佳人的思念,在思念之中他也日益变得憔悴。

今日,又逢大好春光,想从前总有佳人与他共赏,可现在,佳人并不在自己身旁,登楼而望,却又望不见楚天,这怎不令他万分惆怅!

看着眼前的春景,作者觉得,自己满腹的心事就如这漫天的飞花,摇曳不定,自己那不展的愁眉就如同那残破的柳叶,永难舒展。此曲就在这暮春景物营造出的惆怅与伤感中结束。

这首小令,借暮春景物以抒发怀人的愁思,重在抒情而不是写景,而在情感的表达上又显得形象而含蓄,体现了张可久散曲典雅蕴藉的风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