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白从零开始装一台台式机

 真友书屋 2023-03-10 发布于浙江

本文内容较多,是我从没有基础开始,到装完一台台式机,能够玩古剑奇谭、荒野大镖客2,一路的经验。

本文学习成本满打满算大概是3天,装机以及测试满打满算一天半,假期学习一下也是极好的,过两天有空再拆一个老的笔记本电脑练练手😋

  • 前言:小白装台电脑

  • 基础

    • CPU

    • 主板(重点)

    • 电源

    • 机箱

    • 补充:无线网卡

  • 配件

    • 抄作业配置

    • 自定义配置

  • 购买与组装

    • 选购

    • 硬件组装

    • 软件配置

  • 性能测试

    • 软件介绍

  • 总结

前言:小白装台电脑

目标:

  1. 高性价比
  2. 家用,流畅办公,容量有个1T就行
  3. 不卡不卡不卡
  4. 流畅玩常见游戏,大型游戏(30GB的古剑奇谭),支持3a级别的中低画质(比如100GB的荒野大镖客2,gta 5)
  5. 流畅办公,流畅运行pr,ps

本文中有一些第三方链接,因为微信不让加超链接,所以以脚注的方式放在文末。

基础

装电脑不需要计算机系统的理论知识,我装好这台电脑,从头到尾调研只花了2天。但是,为了便于后续理解,还是要先了解一下计算机里大概都有些啥,这个参考视频讲的比较详细(装机知识强烈推荐硬件茶谈,细致程度已经是把饭喂给你了),我这里只是进行一些概括罗列。

硬件茶谈装机教程——部件介绍[1]

他们的层次关系:

  1. CPU是最核心的,可以理解为计算机的大脑
  2. CPU是镶嵌在主板上的,主板提供了一个框架,上面可以接各种东西:装内存,连硬盘,插显卡等等
  3. 再往外是机箱,机箱也提供了一个框架,用于安置主板,电源,各种线材
  4. 理论上,有上面那些东西,计算机自己就已经可以运行起来了,但是为了和人交互,所以还需要输入输出设备。机箱外面就是各种I(input)O(output)设备,比如显示屏鼠标音响。你的笔记本电脑外面接的各种线也都是IO设备。

没学过电脑的,会觉得那个显示屏是电脑的主体,其实电脑的主体是那台主机,显示屏只是他和你交流的桥梁,所以如果你看到一个主机接了两三个显示屏,也不要觉得奇怪。

装电脑不需要计算机系统的理论知识,你只需要理解上面那个层次就够了,之后就是根据需求抄作业,去买配件,照着教程组起来就够了。这里还需要说一下厂家问题,不同厂家会针对同一个标准做不同的定制,调教。比如H610主板,虽然都是H610的标准,但是铭瑄的就比昂达要好,也要贵。又比如显卡,3080也会有不同厂家。所以即使是知道了标准,也要去看一下各种厂家的做工特点。

接下来就逐个进行讲解,我不会讲的太细,但是够小白看懂,因为我也没学多久。

CPU

CPU即处理器,性能比较直观,无非就是频率,核心,线程。简单说,频率越快,处理任务的速度就越快,核心越多,可以同时处理的任务就越多,其他没有太多可说的,办公,游戏两大用途都有经典的入门款,厂家就intel和amd两家,好就是好,没啥花里胡哨的,参见各种天梯图。

需要注意的是,买CPU时,后缀有f的是无核显的(必须配独立显卡),没有后缀的是带核显的,但是核显性能一般,不能打大型游戏。

主板(重点)

可以说的地方很多。最核心的是芯片组规范,所有厂家的定制都得以一个规范为基础,比如H610芯片组规范。其他的就根据个人喜好选厂家了。像我就是选铭瑄,高性价比丐帮帮主。

尺寸

主板尺寸有不同标准,机箱也会有支持的标准,这两个要匹配,不然安不进去。

  1. E-ATX。性能很强,类似于旗舰款,常用于服务器或者专业电竞
  2. ATX。标准的主板尺寸,板上插槽和外面的I/O接口五脏俱全,多用于打游戏的主机。
  3. M-ATX。小一些,,但是也够普通人用。
  4. Mini-ITX。很小,用于迷你机箱。

接口

主要分为板上接口以及对外的IO接口。

板上接口
  1. CPU散热器扣具接口。不同规格的CPU对应的散热扣具规格不同。
  2. 内存插槽。能插多少内存条?内存频率支持多少?
  3. 硬盘接口。M.2接口怎么样,SATA接口怎么样
  4. 无线网卡接口。普通台式机默认是没有WiFi功能的,如果主板上预留了M.2的WiFi网卡接口,你可以自己买个无线网卡弄上去,这样就能连WiFi了。
IO接口
  1. 显示器接口。根据自己的显示屏需求来,如果三个口都有,可以支持至少3个屏幕。如果接口不匹配,可以用转接线。
    • 高质高刷的显示器是DP线
    • 老式的是VGA
    • HDMI万金油,是标配。
  2. 后置USB口。根据自己需求来,像我就会多配点,因为要接各种设备。
    • USB2.0口。标配,常用于插鼠标,插键盘,之类的对信息传输速度要求不高的设备。
    • USB3口。速度较快,插个U盘之类的。注意区分3.0,3.1,3.2,gen1,gen2,这几个称呼很复杂,速度可以差一倍以上。
    • type-C口,雷电口。有没有影响不大,看需求。
  3. 前置USB口。有小伙伴晕了,怎么还分前后呢。后置USB是主板上自带的口,在机箱背面。而前置USB口是设在机箱上的,主板只提供了若干组(每组9针)USB引脚,你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把机箱上的某个接口通过引线和主板上的针脚连接起来,比如机箱上的开关机键,还有一些前置USB口,就是这么连的。
  4. 网线接口。必备
  5. 音频接口。标配

注意显卡厚度

便宜主板,多是M-ATX尺寸的,大部分显卡都会导致最下面的PCIE接口挡住,尤其是打算插PCI-E无线网卡的人要格外注意。当然,可以配PCI-E延长线,问题不大。

电源

电源基本没溢价,一分钱一分货,不能省。

功率与声音

电源的健康运行状态应当是30-60%的功耗,所以算功率的时候,把整机功率加起来,乘个2就是电源的额定功率。这种情况下,高质量的电源是没什么声音的(长城电源除外🙈)

尺寸

  1. 大型ATX电源。通常是千瓦级供电。
  2. ATX电源。类似于ATX主板,比较标准。
  3. SFX电源。体积较小,但是功率范围也够用
  4. 1u定制电源。多用于定制场景。

模组

模组与电线有关。

  1. 全模组。所有的线都是可插拔的,不用的直接拔出来,节省空间。
  2. 非模组。所有的线从一个大口出来,不可插拔,就算有的线不用也得留在那里,相对来说更占空间,不过价格便宜。

机箱

科普[2]

  1. 尺寸。装得下硬件是基本要求。
  2. 散热。散热好的多是铁网,容易进灰,不进灰又容易变闷罐。散热还与风道有关,这个就不细说了。
  3. 侧板。亚克力不容易碎,钢化玻璃有爆炸风险。
  4. 接口面板。这个面板看起来是闭合的,实际上是一条一条的,把条子卸下来后,把主板的IO挡板替换上去。卸下来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螺丝拧下来,还有一种是掰下来,我更倾向于拧下来的(虽然先马朱雀air是掰下来的😢)。

补充:无线网卡

拉网线不方便的时候,给台式机装一个无线网卡便是极好的,而且无线网卡还是集成了蓝牙模块的。

网卡分三种,但是无论用什么网卡,天线一定要有,而且还应该有延长线,对信号的增益很大:

  1. usb接口的。不推荐,信号差,还容易烧了
  2. M.2接口的。集成了蓝牙和wifi功能,不需要额外供电。注意,必须是用于无线网卡的M.2接口,不是普通M.2接口,具体可以问老板。
  3. PCIE接口的。可以有蓝牙,但是蓝牙会占用主板上的一个usb供电针脚,自行斟酌。
    • AX201,AX211。211是201升级,支持WiFi6。这两个限制比较大,被intel绑定了,和老板确认好能不能用。
    • AX200,AX210。210是200升级,支持WiFi6。这两个平台兼容性更好,广泛适用于amd和intel。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网卡还是很不好加的,这主要是因为M-ATX主板太小,现在的M-ATX主板,两个PCIE接口的距离不够4厘米,所以主流显卡都会把下面的PCIE接口挡住。想换ATX主板也不是不可以,价格翻倍,但是已经失去了办公的意义,所以M-ATX主板是必须用的。在只能用M-ATX的情况下,我调研了很久,最后有两种方案:

  1. 有M.2接口主板。可以用带引线的外置天线。
  2. 无M.2接口主板。用PCI-E无线网卡延长线+PCI-E接口的带天线无线网卡。

无论如何,一定要有天线!不然信号差距会特别大。

配件

抄作业配置

下面这套抄作业配置出自b站的一个视频,讲的很详细。后面我以他的CPU为基础,结合朋友和图吧的资料,自己完善了一套配置,价格贵一些,但是绝对好用耐用。

2022年低预算高性价比“ITX”迷你游戏办公电脑[3]

  1. CPU:intel i3-12100F
    • 自己配独立显卡
  2. 主板:昂达H610
    • 使用最便宜的昂达
    • M-ATX规格
    • 具有M.2硬盘接口×1
    • M.2无线网卡接口×1,配网卡比较方便。
    • 支持最高DDR4 3200MHz频率内存
  3. 内存:使用最便宜的金百达2666MHz
    • 可以在bios里把C19时序调到C17,可以到3200频率
    • 成功率,有人成功,但是但是但是慎重
  4. 硬盘:铠侠RC20 512G
    • 性能不错,SLC缓存20G
    • 缓存外速度掉到性能710MB/s
    • 触发垃圾回收后有360MB/S
  5. 机箱:傻瓜超人K88 青春版
    • 支持M-ATX尺寸主板
    • 支持ATX尺寸电源
    • 支持335mm显卡(实际上是300mm)
    • 只有135mm高风冷散热。低价位散热器限制较大,可选不多。如果不垫侧面的增高螺柱,会变成闷罐。
  6. 散热:乔思伯cr1400
    • 限制:机箱太小,135mm风冷限高
    • 12100F的扣具是LGA1700
  7. 电源:金河田G5
    • 便宜
    • 全模组,适合小机箱
    • 缺点很大,有金核弹之称,建议换别的
  8. 显卡:盈通大地之王RX6500XT
    • 性价比高,丐帮帮主,入门级首选,够打普通3a了。
    • 可以闲鱼二手,买那种次新卡。次新6500不可能是矿卡,因为显存太小。

自定义配置

这套是我自己配的,贵一点,但是稳定耐用。

有打游戏需求的配置

  1. CPU:intel i3-12100-F
    • 注意,扣具是LGA1700的,如果要换散热注意扣具
  2. 主板:铭瑄H610M主板
    • 便宜,够用。
    • 做工比昂达扎实。
    • 后置IO接口比昂达更好,可以接各种无线设备。
    • 两个前置usb针脚,3.2Gen1插针用于前面板临时接设备,2.0插针被PCIE无限网卡的蓝牙针脚占用。虽然前置只剩下一个usb接口,但是我们加了无线和蓝牙模块后,也就U盘会用到这个口子了。
  3. 内存:金士顿3200Mhz 8×2套条
    • 2666的金百达有运气成分
    • 3200中,铭瑄最适配金士顿,金士顿内存的质量也是顶配
  4. 硬盘:西部数据sn570
    • 铠侠耐久度差一些,网友都说健康度掉没了就直接报废
    • 西部数据更持久
    • 1T,大点好,就不配机械硬盘了,反正也放不了太多东西
  5. 散热:利民ax120R(附带一个利民风扇)
    • 要换机箱了,不用在意尺寸,效果更重要
    • 玄冰400 v5已经不再反人类,所以和雅俊B3pro,利民ax120R比,都可以选,实际上差不太多。
    • 利民更安静,玄冰更猛,所以我选利民。(其实没啥区别,后面我们要换掉的)
  6. 电源:长城巨龙600W金牌全模组
    • 金河田素有金核弹之称,不敢用。
    • 本着电源不省的原则,应当选择大品牌,比如振华铜皇550W铜牌非模组,或者长城巨龙(亲测风扇声音还是有点,对电源静音要求高的不建议用)
    • 长城巨龙最近和铜皇一个价,但性能更好,金牌,全模组更整洁。
  7. 显卡:盈通大地之神RX6500XT
    • 能支撑起至少未来5年日常使用。包括但不限于高画质视频,以及一些比较大的游戏。
  8. 机箱:先马朱雀air
    • K88太小,闷罐,不用。
    • 因为要留个位置给网卡,所以选择中塔机箱,高约47厘米,大点装得下,也不闷。
    • 家用,不需要花里胡哨的,更注重实用性,无侧透,但是面板有网孔,散热更好。
    • 有个缺点,就是后面板扩展槽挡片是一次性的,掰下来就弄不上去了。
  9. 外围风扇:利民TL-C12C-S工包×3
    • ARGB,好看就完事了,说那么多干什么!
    • 打游戏的时候需要几个风扇压一下
    • 4Pin PWM平滑调速
    • 注意看主板是否支持ARGB,H610M不支持,需要额外花20块钱买配件。
  10. CPU风扇:Arctic F12风扇×1
    • 实际使用中,外围风扇偶尔转动,而CPU散热器风扇一直转动,所以需要一个更强更静音的CPU风扇
    • FDB轴承,更静音,寿命很长(也更贵)
    • 9扇叶,加压降噪
    • 使用时用这个Arctic风扇替换散热器送的风扇,将替下来的风扇装到机箱后面板

带网卡的额外配置

如果你想连接无线网(附赠蓝牙),就需要进行下面的配置:

  1. 网卡:COMFAST AX210 PLUS套装
    • AX210,目前最先进网卡,支持未来两三年内可能出现的WiFi6
    • 蓝牙5.2
    • 风琴散热片
    • 1.2米延长磁吸式天线,放到不遮挡的地方,信号强度最大化
  2. PCIE延长线:(速速优)SSU pcie x1转x1
    • 接口独具一格,很实用,只需要保证有6mm空间就可以塞进显卡和pcie接口的缝隙里
    • 有供电模组,3.0全速传输,传输效率更稳定

ARGB灯光额外配置

如果你希望你的ARGB风扇有灯光,那么有两种情况:

  1. 主板有ARGB插针,那就可以通过电脑软件控制灯光,一切都不是问题
  2. 主板没有ARGB插针(比如铭瑄H610M),那么就需要购买控制器,控制器上有主板缺失的ARGB插针,输出控制信号。控制器大概有如下几种,推荐最后一种:
    • 有集线器功能的。我这套配置把三个前面板风扇串在一起,占一个风扇插针。后面板一个风扇再占一个风扇插针,不需要集线器,这个功能没用。
    • 只能用按钮控制的。
    • 带遥控器的。
    • 用蓝牙+特定app遥控的。pdd上搜索蓝牙argb控制器即可搜到,牌子不明。比较推荐这个,遥控器有点占地方,用手机app就刚好。如果搜不到,可以给我发邮件1369477065@qq.com

仅用作办公的配置

如果你从今以后的一段时间不打算打3A游戏,只用来办公,那可以将配置缩水,同时保留扩展性,以后有需求再升级显卡:

  1. 缩水显卡,下面两个方案成本也就差100块左右:
    • 方案一:不要独立显卡,CPU从12100f(无核显)换成12100(带核显,比f贵200块)。
    • 方案二:从闲鱼收一张便宜的,100块的二手亮机卡,比如GT 710,这个显卡就正好(京东230,闲鱼100-120)
  2. 缩水风扇。不打游戏,CPU就不会热。
    • 砍掉三个工包ARGB,不需要了
    • Arctic建议留下,替换下来的利民自带风扇装在机箱后面板,后面板应该有一个。
  3. 砍掉ARGB控制器。风扇都没了,控制器就没意义了。

别的不建议缩了,花不了几个钱,缩水了还会降低日常使用的速度体验。大头还是显卡。

升级方向

有缩水,就有升级:

  1. 换更好的主板,买1000块的主板,就不存在wifi问题了,人家自带的,也可以带的动更好的CPU和显卡。
  2. 更牛的显卡,比如3070ti之类的显卡
  3. 固态换成西部数据黑盘,速度更快
  4. 加装4TB机械硬盘,储存数据用
  5. 换3600Hz的内存条,速度更快
  6. 更好的电源

购买与组装

选购

因为方案、渠道和技巧不同,价格会有较大的浮动:

  1. 仅办公方案:pdd方案全套不算显卡2300左右。
  2. 游戏方案:
    • pdd方案全套不算显卡2273,加显卡3123
    • 京东全套不带显卡2796,加显卡3946
  3. 加装网卡,ARGB控制器,风扇,需要再额外花费200左右。

pdd基本配件列表

基本配件,以pdd有品牌标识的大型专卖店,授权店为主,确定质保,并叠加果园券。:

  1. 板U套装:i3 12100f散片+铭瑄h610m挑战者,930拿下
    • pdd铭瑄官方店,保3年
    • 叠70果园券,
  2. 电源:长城巨龙600W金牌全模组,293拿下
    • pdd专卖店,保3年
    • 叠8.2折30果园券,
  3. 硬盘:西部数据sn570,1T,473拿下
    • pdd专卖店,保5年
    • 叠55果园券
  4. 内存:金士顿fury,8g×2,287拿下
    • pdd专卖店,终身固保,只换不修
    • 叠35果园券
  5. 散热:利民ax120R SE无光版+CPU矫正防弯曲卡扣,85拿下
    • pdd专卖店,保3年
    • 叠11果园券
  6. 机箱:先马朱雀air,149拿下
    • 京东,保1年
    • 京东自营比较便宜,没更多优惠了
  7. 风扇:利民TL-C12C-S ARGB风扇×3,56拿下
    • pdd专卖店,保3年
    • 叠6果园券+5店铺券
  8. 显卡:盈通大地之神RX6500XT,850拿下
    • 闲鱼99新二手,京东货源,箱说全,保3年

京东基本配件列表

同款,京东全套不带显卡2796,加显卡3946:

  1. 板U套装,1200
  2. 长城巨龙,369
  3. 西部数据,529
  4. 金士顿,345
  5. 利民+矫正卡扣,115
  6. 先马朱雀,149
  7. 利民风扇×3,89
  8. 大地之神,1150

非必须配件列表

  1. 网卡套装。154拿下
    • pdd专卖店,保1年
    • 叠22满减,30果园券
    • 京东要200
  2. PCIE延长线。24拿下
    • 京东
    • 省钱空间不大,懒得看了
  3. Arctic风扇。45拿下
    • 京东
  4. 蓝牙ARGB控制器。29拿下
    • pdd

最后算一下,京东全套4244,我自己的完全版采购方案是3374。

硬件组装

我在百度贴吧的图拉丁吧里开了个帖子记录配置过程,拍了很多图片:

到祸了,小白开始第一次装机[4]

板U套装是可以预装CPU的,但是我想了想,还是锻炼一下自己吧,以后装电脑的机会少不了。看的教程是硬件茶谈的三维动画教程,这个教程真是细到无敌了,全是三维动画,完美演示过程,甚至连插板要通电都告诉你了,我只能说,小学生来了都能学会。

b站最好的装机教程[5]

在安装过程中,我觉得有一些地方还是要格外注意,有的点视频里也没有提到。

宏观的,全程注意

  1. 提前防止静电,万一把主板击穿了就寄了。如果你最近半个月没感觉到被静电击打,那说明你家里环境正常,洗个手就可以。否则就得加静电环或者防静电手套。
  2. 安装过程中不要破坏主板,比如把东西摔在主板上,又或者拧螺丝太用力压断板子里面的电路。
  3. 安装的时候要注意方向正确,之后用力插紧。
  4. 插接口的时候,可以用手在主板背面扶着点,防止把主板压弯了

安CPU

  1. 12代CPU上面没有针脚,全是触点,安装很方便。
  2. 12代CPU的卡扣被诟病容易把CPU压弯了,所以我配了一个防弯曲卡扣,把原来的拆下来,用新的卡扣固定CPU即可,注意别太松,否则压力不够虚接会导致CPU烧了。
  3. 拧的时候也别太紧了,否则会把主板里面的线压断了。后面加散热的时候还会加压力,不必太担心。
  4. 如果你是带针脚的CPU,那放进去以后要晃一晃,让针脚落入槽中,针脚坏了就寄了。

安装内存

对准防呆口直接插紧就行,没啥好说的。

安装固态

  1. 一般会送一个散热片,网上有M2固态散热片加装教程
  2. 注意安装好以后一定是水平的,如果不是水平,你可能是漏掉了螺丝柱,螺丝柱主板会送一个。

亮机测试。

  1. 安装了CPU,内存,固态,显卡,插上电源后,就可以进行亮机测试了,确认无误后再装进机箱。
  2. 不需要装散热,不需要装进机箱,如果怕CPU太热就把风扇架上去。
  3. 注意得把开机跳线连上,按一下开机键系统才会运行起来,不然打开电源开关也没用。

散热安装

亮机成功后,可以准备安散热了。

  1. 注意撕掉膜,否则散热白安了
  2. 硅脂不用太厚,X形+螺丝压力即可轻易全覆盖
  3. 散热器安装使用铁丝扣风扇的时候,一要注意风扇方向别反了,风要从内存条进入,穿过散热器,从另一边出去,二不要闪到手,否则被鳍片割到滴血认主。

上主板

  1. 注意先把CPU供电线接上再固定主板,再把线反着从口子送到机箱背面。否则安了主板后就不太容易安这根线了。
  2. 准备IO挡板,大金属舌要提前掰好
  3. 确定好主板背面的孔位,对照好机箱位置,不多不少。

装网卡、风扇、显卡

  1. 显卡很容易挡着PCIE接口以及其他插针,建议提前接好显卡覆盖的区域,再装显卡。
  2. 我的风扇插针被显卡挡了,应该提前装好风扇。
    • 主板会给风扇接口,我这个是1个CPU风扇口,1个PUMP水冷口,2个外接风扇口。注意,PUMP的转速是点满的,这个口如果不会用BIOS调速,你就别接除了水冷以外的风扇。
    • 风扇插针不够可以通过串起来解决,一个插针串3个风扇完全没问题。
  3. 我的PCIE x1被显卡挡了一点点(也可能是没挡住,就是介于两者之间),为了保证网卡使用我也提前装了PCIE延长线。
    • 装网卡的时候,我担心转接头会松,于是用两条扎带把网卡和延长插槽绑在了一起。

装电源

装电源之前就要把线插上去,否则拧上去以后空间太小,再插线就特别难。其次,电源不要悬空,否则会震动。

接线

  1. USB3卡扣设置逆天,最好提前把卡扣稍微削一削,否则拔不下来
  2. 插针的时候要对准,否则把针脚插歪一个就很麻烦。我把USB3.2的插针插歪一个,用镊子夹了好半天,又用跳线插了两下才矫正了。
  3. 跳线的时候,注意指示灯跳线正负极别接反了
  4. 走线就看个人习惯,尽量整洁,胶带,扎带,铁丝都用上。

然后开机,完美😋

图片

软件配置

装系统

还是,强烈推荐硬件茶谈教程,视频给出了官方工具安装和PE安装,我个人选择用PE安装,因为我以前就是用PE的,U盘已经是PE盘了。

硬件茶谈装系统教程[6]

装系统的注意点:

  1. 下载微PE官方版,不要去下载野生PE,不然给你放一堆破软件。
  2. 做PE盘前,把自己的数据倒腾到别的地方
  3. 从MSDN下载系统后要用哈希匹配,防止损坏。(然而我实际上哈西匹配是没匹配上,原因不明)
  4. 磁盘分区
    • 要注意MBR分区匹配legacy启动,GPT分区匹配UEFI启动。新机器可以直接GPT(也叫GUID),不支持UEFI启动的老机器应该用MBR分区+legecy启动。
    • 勾选4k对齐(对齐分区到此扇区数的整数倍),数值一般是2048或者4096,都算4k对齐。

开XMP

装好系统后,再重启进入bios,调整XMP,不然内存频率就不是3200HZ。

装驱动

去官网下载网卡驱动,蓝牙驱动,显卡驱动,之后电脑就可以链接wifi,蓝牙,向显示器输出声音了。

性能测试

软件介绍

参考视频:

电脑性能测试软件[7]

以下软件除了MSI,其他都可以在图吧工具箱找到。

图吧工具箱[8]

  1. MSI AfterBurner。这款软件主要用于显卡超频和硬件实时监控。注意,安装的路径一定是全英文,有数字都不行,否则不会显示OSD。我们用实时监控功能,这个功能在设置里,需要的配置主要如下:
    • OST面板配置
    • 设置面板显示快捷键
  2. Aida64。俗称挨打64,主要提供硬件信息检测和稳定性测试。
    • 硬件信息中,值得注意的是硬盘通电时间,这个可以用来检测是不是二手的。还有一个剩余寿命,如果不多了,就要准备换了,防止数据损坏。
    • 测试,可以跑一下内存速度测试,之后再把状态监控显示打开,运行系统稳定性测试跑个20分钟。我这台电脑压力开满了温度也可以稳定在38℃,可以说风扇完全可以压住这个CPU和显卡。
  3. 硬盘测试。
    • AS SSD benchmark测试
    • crystal diskmark测试
    • HD Tune测试速度
  4. 一键烤鸡,用MSI拉开风扇,双烤10分钟。
  5. 3D mark跑分。
  6. 鲁大师跑分。前面普通人看不懂,想发朋友圈还得是娱乐大师。

图片
图片

图片


再来把游戏,荒野大镖客和古剑奇谭😋

图片


图片


总结

总的来说还是很OK的,平常主要给爸妈用,我也会打打游戏,性能是有溢出,这么做的原因有两点:

  1. 未来5年内肯定是足够流畅的,我这人最怕卡了,宁愿溢出也不愿意卡着。
  2. 保留扩展性,电源瓦数溢出,所以主板还能加更好更厚的显卡,使用矫正卡扣后出二手CPU也更方便。

经此一役,以后当别人问起我妈:“你孩子学的计算机,会不会修电脑?”,我妈就可以说“那两天他还买了一堆配件装了台电脑了图片


参考资料

[1]

硬件茶谈装机教程——部件介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24y1Q7K9

[2]

科普: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t411v79G

[3]

2022年低预算高性价比“ITX”迷你游戏办公电脑: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gi4y1D7Hu

[4]

到祸了,小白开始第一次装机: https://tieba.baidu.com/p/8212641058?share=9105&fr=sharewise&see_lz=0&share_from=post&sfc=copy&client_type=2&client_version=12.34.1.0&st=1673168723&is_video=false&unique=6FF142AF1DDB12697981AC9CC2E411AB

[5]

b站最好的装机教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G4y137mG

[6]

硬件茶谈装系统教程: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J411D79y?p=1

[7]

电脑性能测试软件: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q7411C7px/

[8]

图吧工具箱: http://www./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