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00多万人一夜之间消失?历史没有任何记载,究竟他们去了哪?

 怀旧書馆 2023-03-10 发布于广东

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民族,上百万之众,一夜之间,音讯全无,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我们就聊聊他们的故事。

文章图片1

凭空消失的古老民族

在今天内蒙古赤峰市的北面,有一个大峡谷,这里山峦起伏,一片绝美的草原风光,而附近有一个大峡谷,称之为瓦林芒哈,蒙古语瓦砾堆的意思,因为峡谷内杂草丛生,瓦砾遍地,所以得名,而峡谷的背后,屹立着一座山丘,山丘上有三处敞亮的建筑,建筑规模宏大,一看就知道不是寻常百姓家的。

当地人流传着一个传说,古建筑下面有三个古墓,埋藏着各种稀世珍宝,古墓足有上千年,里面埋藏着各种金银首饰、器皿、玉器等等,珍宝无数。传说是这样,但是无人知道真假,流传久了总被人惦记!

文章图片2

20世纪初,一个当地学校的校董,由于学校经营不善,又不想自掏腰包给老师发工资,于是就惦记上了古墓这件事,看看有没有油水可以捞,于是这位姓廉的校董,就组织人,请了摸金校尉,组成专业盗墓团队,对此地进行了偷偷发掘。

终于在92年的一天晚上,夜黑风高,中间古墓被趁机挖开了,古墓非常气派,宽敞的路口,巍峨的地宫,还有一个蓝底金字的招牌,上书宁静宫三个汉字。但是众人高兴不起来,因为

里面全是泥浆与积水,看上去更像一个常年废弃的蓄水池,池底全是泥浆,根本不知道有没有宝贝,廉董一狠心,来都来了,怎么能空着回去,于是开始准备抽水。

盗墓本身就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所以抽水也只能晚上偷偷进行,这一抽,就是2个月,堪比小型水库了,等水抽干了,大家的心情也凉了,哪有什么宝贝,这里都不到被光顾多少回了,除了一些散碎的铜钱,根本没有所谓的金银珠宝,虽然东西没多少,但是山里挖出宝贝这件事,却不胫而走。

文章图片3

这个消息几乎传遍了巴林右旗和周围的地区,隔壁临西县有人听到这个消息动了心,他是比利时天主教的神父,叫凯尔文,听说瓦林芒哈有大墓,于是也趁着夜黑风高,找了另一伙摸金校尉,偷偷地打起了坏主意,他算是一个中国通,知道但凡是大墓,一般都有墓志铭,这是非常有考古价值的信息,于是带着人就去了。

果然如他所料,在淤泥的发掘过程中,找到了四块方正的砂岩,上面刻满了文字与符号,他兴奋快了,眼泪不停的从嘴角流出,但是很快就发现了一个问题,每块重打700多公斤的石头是带不走的,当时拓印他们可能还没学好,于是用最笨最直接的方法,把文字直接抄走,照着葫芦画瓢,这一抄就是一周的时间,愣是把文字都抄走了,然后又把石碑掩埋了起来。

文章图片4

凯尔文确实有两把双子,这四块石头上的文字,确实非常有文物历史价值,是辽兴宗耶利宗真和他的皇后仁懿皇后萧达里的两份哀册,就是说抄走了皇帝皇后的墓志铭,文字书写以汉语与辽语一起书写的,此文一经发表,马上就被收录到20世纪初国际上最权威的汉学报刊通报上面,更是震惊了世界,为什么呢?

自从辽朝灭亡之后,契丹文也就随之消失,大概期间消失了1200年之久,这次重见天日,可以说是对辽的前尘往事,进行了一次呼唤。契丹文相对于甲骨文而言,更难以被破译,因为不像甲骨文,还有迹可循,比如从繁体字进化到简体字,有迹可循,从中华文化文字的演化过程,不过就是从繁入简的过程,前后有关联,不是断层,而契丹文相当于一个全新的文字,涉及语言的理念,所以不一定能看懂。也就是说,只要这个文字一直有人使用,再演化,都不会出现不可理解的地步,相当于从基因上倒推回去。

文章图片5

公元1215年,天祚帝耶律延禧被女真族俘虏,随之而来的是整个民族的大溃散,一夜之间,好似这个民族凭空消失,不知去向,而大辽留下的文献,也悉数被破坏,剩下的只剩下流言片语,并且女真族的统治者,还对契丹搞起了文化灭绝,而契丹的后人,隐姓埋名,忘掉自己自己的文字与语言,逐渐一代代消亡,而他们的文字与语言,也没能被历史铭记,逐渐的消亡了,一夜消失的文明,他们去哪里了了?这成了历史学者的一个千古难题。

文章图片6

人们对于辽朝的了解,也只能从评书杨家将,还有宋史中了解一下大概,剩下的几乎都是元朝丞相脱脱帖木儿编缀的,而且编缀的时间,已经是元朝末年,收录了辽国灭亡210多年的历史,对于契丹族历史,和辽国灭亡之后耶律大使带领少数契丹人逃到中亚建立的那个西辽也有一些记载。对于西辽文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就是这么一本辽史,几乎称不上史书,刚才说了元末动荡,元朝哪有心情给辽朝认真写传记的可能,盛世修史,末世写的历史只能算赶工,修史的时间,一共花了11个月,包括宋辽金三朝的史书,辽几乎是草草写了一丢丢。并且史书出来,缺少关键的资料收集、考证、校对。成什么样可想而知,这还不算晚,就这么一本简单的辽史,只有100册,什么概念呢,放出版社,给钱都不一定给你复印那种,更倒霉的是,这100册还失传了!

文章图片7

现在的辽史怎么来的呢?明朝初期,史官们东拼西凑,凑合起来的,没什么办法,没有历史依据,就靠零星的书籍拼,也算是各大史官的绝学了。于是拼凑完就出现了一种情况,契丹人自己不了解,明朝写的又不那么准,完全不可靠,这个困境又持续了600多年,直到20世纪,凯尔文的发现,历史终于即将浮出水面,既然有古墓文字记载,只要继续发掘,很定会有所收获。

时间到了1930年代,有一个叫汤佐荣的人出手了,此人正是当时河省主席玉麟的儿子,听说有古墓,带着军队就浩浩荡荡的去了瓦林芒哈,把东西两座古墓都发掘了,东陵是辽圣宗耶律隆旭和他两个皇后的陵墓,而这个皇帝就是杨家将里萧太后的儿子,西陵则是西陵是辽道宗耶律洪基的墓,当时据说确实发现了不少珍宝,还有契丹文的哀册和文献,当时汤公子不懂文物价值,但是知道里面都是宝贝,于是讲文献都拖回来沈阳,后来存在了辽宁博物馆。

文章图片8

出土那么多文献,史学家兴奋了,可是见了物件高兴不起来,没人认识,因为自从金章宗灭了契丹后,就下令禁止契丹文流通,退出历史1000多年,难为史学家了。于是20世纪以后,专家们就开始了慢慢研究契丹文之路,最缺的就是字典,没有对照,毫无头绪,所以进展极为缓慢。

那么辽被金所灭之后,几百万的契丹人究竟去哪里了呢?契丹人自己是不清楚的,问他们等于白问,契丹族从最初的人口200万,到被金所灭时的900万人,这些人随着辽朝的灭亡,似乎一夜之间,全部悄无声息的隐藏了,去了哪里不得而知,通过这几年的研究,专家们似乎有了方向。

专家们给出一个大胆的猜测,西迁的契丹人可能已经抵达了伊朗的南部,与当地中亚民族进行了结合,所以西迁的这部分人,血统已经消失了。而另一部分人,则可能留在了松辽平原和华北。随着历史的演变,被统治的契丹人,逐渐放弃了祖先姓氏,汉化了,称为东北,华北诸多百姓的一部分,一个独特的民族血统消失了,还有一部分人,保留了原来的血统,只是语言变了,其实千言万语,专家只想说,太难了,找不着!事实真的如此吗?

文章图片9

时间到了1992年,事情发展有了传记,云南边陲有个小镇,一群人在山里游玩,突然村里的墓碑让大家好奇起来,磕着一长串古怪的名称,写的是皇清待赠孝友和平一世祖惠阿苏鲁千秋之墓,最关键的是后面还有两个不认识的字,于是有人怀疑是少数民族的文字,但是游客中有一名云南省民族研究所的研究员,觉着这像是契丹文,于是就抄了回去,正好专家已经破译过这两个字,契丹文里是长官的意思。

文章图片10

专家们高兴坏了,这可是大鱼,于是专家分纷纷到了施甸县,当地一个较蒋文志的村民更是语出惊人,他们就是契丹人的后裔,这个墓的主人是阿苏鲁,是蒋家人的祖先,口说无凭,村长还拿来了族谱,族谱更了不得,最早的老祖是耶律阿保基!是辽太祖!

他们说在金朝的时候改了性,最初姓莽,莽村的莽,后来到了明朝又赐姓蒋,一直到现在,虽然拿着族谱,但是专家不认为很靠谱,但是专家们在元史中找到一条,就是忽必烈曾经命令当时的左丞相慰问云南大理生病的使都元帅,也就是耶律忙古带,当时就留在了这里。横跨整个南北,其实也够传奇的。

与此同时,蒙古也传来好消息,内蒙古的达斡尔族很可能也是契丹族的直系后裔,怎么证明呢?文献没有,那就考察DNA,所以,当时中科院和中国医学院发起了一项当时很先进的项目,叫做契丹古诗分子考古学。项目大概是这样的,先从古墓找了10具尸体,提取DNA,然后找了又抽取了105份汉族人的DNA样本,20份蒙古人的DNA,还有就是云南蒋家人的DNA做对比,结果显示后两者都是契丹族的直系后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