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评文字狱 从《鹿鼎记》中的吴之荣说起

 正哥与泪痕春雨 2023-03-11 发布于山西
文字狱的恐怖,不在于文字狱本身,而在于永远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吴之荣。

《鹿鼎记》中,庄氏修了一部《明书辑略》;因为当时的满清已入主中原了;所以无论著书者,还是校书者;抑或是发行者、卖书者,都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所以他们在著书时,都会小心谨慎而又小心谨慎;换而言之,文字的禁忌他们都会小心的避开;不合适宜的思想,他们也会尽力避开。

因为类似的原因,这部书发行之后,一时成为大家争相阅读的畅销书,却也没有引发什么祸事。
但是,很不幸,终于还是有人发现了问题。
毕竟,文字这种东西,就怕细抠。因为你说清风二字,他可以说影射当朝;你说明月二字,他可以说你怀念前朝。清风明月尚且如此,其它文字更不用说了。

发现这部《明书辑略》中有违禁字样的人,名叫吴之荣。
吴之荣发现相关问题后,马上就向官府告发。幸运的事在于,官府中的经办人,一看这种事,并没有马上查办,反而赶紧告诉庄氏,你的书中有违禁字样,赶紧修改!
庄氏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全力补救。于是回购市面上的书,并且全部毁;然后马上删改违禁字样,并且重新刻印。等吴之荣反应过来时,发现市面上的《明书辑略》,都没有违禁内容了![注]
[注]:心想这部《明书辑略》流传已久,隐瞒是瞒不了的,唯有施个釜底抽薪之计,一面派人前赴各地书铺,将这部书尽数收购回来销毁,一面赶开夜工,另镌新版,删除所有讳忌之处,重印新书,行销于外。官府追究之时,将新版明史拿来一查,发觉吴之荣所告不实,便可消弭一场横祸了。

更主要的是,庄氏对相关部门进行了全方位的打点。在这种背景下,吴之荣再告官,相关部门那是各种推脱、打马虎眼。[注]
[注]:那两个学官也早得到庄允城的大笔贿赂,其时新版明史也已印就,二人将两部新版书缴了上去,回禀:“该书平庸粗疏,无裨世道人心,然细查全书,尚无讳禁犯例之处。”层层申复,就此不了了之。


对此,吴之荣哪肯善罢干休,于是,终于找到一本没有被销毁的老版《明书辑略》。
这一次,吴之荣发现地方官员并不可靠,于是就直接跑到京城告状去了。
但是很不幸,庄氏对京城的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全方位的打点。所以,吴之荣告来告去,还是无法把庄氏告下来。[注]
[注]:心想浙江全省有关官员都已受了庄允城之贿,一不做,二不休,索性告到北京城去。吴之荣来到北京,便写了禀帖,告到礼部、都察院、通政司三处衙门,说明庄家如何贿赂官员,改镌新版。不料在京中等不到一个月,三处衙门先后驳复下来,都称细查庄廷鑨所著《明书辑略》一书,内容并无违禁犯例,该革职知县吴之荣所告,并非实情,显系挟嫌诬告,至于贿赂官员云云,更系捕风捉影之辞。那通政司的批驳更加严厉,说道:“该吴之荣以贪墨被革,遂以天下清官,皆如彼之贪。”原来庄允城受了程维藩之教,早将新版明史送到了礼部、都察院、通政司三处衙门,有关官吏师爷,也早已送了厚礼打点。

面对此情景,吴之荣实在有点抓狂了。
在这种背景下,吴之荣就满大街的发传单,揭发庄氏的弥天罪行......皇天不负有心人,吴之荣这样一折腾,终于惊动了天庭。于是,一场大规模的文字狱遂开始了。于是,参与编辑这部书的人,自然无法幸免于难;刊刻这部书的工匠,也无法幸免于难;而在此过程中包庇庄氏的官员,也都无一幸免。[注]
[注]:最惨的是,所有雕版的刻工、印书的印工、装钉的钉工,以及书贾、书铺的主人、卖书的店员、买书的读者,查明后尽皆处斩。
松魁、朱昌祚入狱候审,幕客程维藩凌迟弃市。归安、乌程的两名学官处斩。因此案牵连,冤枉而死的人亦不计其数。湖州府知府谭希闵到任还只半月,朝廷说他知情不报,受贿隐匿,和推官李焕、训导王兆祯同处绞刑。

小时候看《鹿鼎记》读到相关内容时,我就有意无意觉得,文字狱的恐怖,常常不是文字狱本身,而是永远有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吴之荣;后来看历史,更是这种感觉!

你看,《明书辑略》早已刊印成书,并且成为当时的畅销书;但是谁也不认为,它有什么违禁的地方。
但是,吴之荣一出现,马上就是另一回事了。

更夸张的还在于,吴之荣哭天抢地的状告《明书辑略》的作者,但是不要说觉悟比较低的老百姓了;就是觉悟比较高的相关部门官员,也认为吴之荣这就是恶意举报。

吴之荣的可怕在于,他们挖空心思寻找别人的文字问题;而且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只是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在这种背景下,你敢写清风,他就敢说你影射当朝;你敢说明月,他就敢说怀念前朝。在这种背景下,你想写一篇不违禁的文字,估计都比较难。
在这种背景下,就算各级官员都认为没有问题,他们也不会善罢干休;相反还会连各级官员一块告。总而言之,有人写清风不识字,有人写我心向明月;各级官员竟然坐视不管,这妥妥的就纵容谋反啊!

在这种背景下,各级官员面对文字的问题,哪敢掉以轻心呢?因为大大小小的吴之荣都在推动着他们积极工作。

如果只有一个吴之荣,并不可怕。
问题是,大大小小的吴之荣,实在太多了。

如果大家都认为吴之荣是坏人、是小人,也不可怕。
问题是,太多的人都认为吴之荣是好人、是君子;而吴之荣更认为自己是好人、是君子!
因为他们永远代表正义;与各种邪恶的、别有用心的文人,做着绝不妥协的斗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