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治疗

 所来所去 2023-03-12 发布于云南
文章图片1

概述

◇ 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均可发生。

◇ 由于胰岛素不足和升糖激素不适当升高引起的糖、脂肪和蛋白代谢严重紊乱综合征,所致血糖及血酮体明显增高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和代谢性酸中毒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常致昏迷及死。

◇ 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糖、高血酮、代谢性酸中毒。

◇ DKA 是最常见的一种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 新发1型糖尿病 ,DKA 是其常见表现。

诱因

◇ 急性感染:常常是肺部感染或是泌尿道感染。

◇ 胰岛素治疗中断或不充分(如患者依从性差);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装置故障。

◇ 急性重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脓毒症或胰腺炎。

◇ 胃肠道疾病(呕吐、腹泻等);饮食不当(过量或不足、酗酒等)。

◇ 药物:影响碳水化合物代谢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较大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拟交感神经药物(如多巴酚丁胺和特布他林),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和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

◇ 创伤、手术;妊娠、分娩、精神刺激等。

◇ 有时可无明显诱因,尤其在新发1型糖尿病患者。

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

文章图片2

◇ 酸中毒:脂肪代谢和分解增加

◇ 严重失水:高糖情况下血浆渗透压升高,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导致渗透性利尿

◇ 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高钾

◇ 循环衰竭和肾衰竭:严重失水,循环血容量、肾血流量减少

◇ 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血浆渗透压升高,细胞缺氧

临床表现

◇ 早期时表现为多尿、烦渴多饮、乏力、视物模糊等。

◇ 随后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部不适、头痛、嗜睡、烦躁、呼吸深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

◇ 晚期出现严重脱水、尿量减少、心跳加快、意识丧失。

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明显腹痛,酷似急腹症,易误诊

有研究发现,46%的 DKA 患者报告有腹痛,腹痛与代谢性酸中毒的严重程度有关,在血清碳酸氢盐≤5mEq/儿和≥15mEq/ L 的患者中发生率分别为86%和13%,但与高血糖或脱水的严重程度无关。

根据酸中毒程度分级

◇ 轻度:有酮症无酸中毒。

又称糖尿病酮症。多数患者有烦渴、多饮、多尿、乏力等症状,逐渐或突然加重,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常伴头痛、烦躁、嗜睡等症状。口腔黏膜及舌干燥,皮肤弹性减退,眼球下陷,心动过速。

◇ 中度:除酮症外,还有轻至重度的酸中毒。

如未及时治疗,病情恶化,呈深而快的酸中毒呼吸,呼气中可闻及酮味(类似烂苹果味),甚而出现脱水、尿量减少、四肢厥冷。可出现直立性低血压及休克。

◇ 重度:酸中毒伴有意识障碍,或虽然无意识障碍,但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 。

出现少尿或无尿,并可出现神态淡漠,各种深、浅反射迟钝或消失,甚至昏迷;严重酸中毒者呼吸受抑制,可危及生命。

实验室检查

◇ 尿糖、尿酮体强阳性。

◇ 高血糖:

在13.9~33.3mmol/L (250~600mg/ dl ),之间,一般低于44mmol/ L(800mg/ dl )。

◇ 血酮体升高,尿酮体阳性,血清 β﹣羟丁酸升高。

◇ 血气分析:呈阴离子间隙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文章图片3

◇ 血钠、血氯常降低,也可正常或升高;补液后可出现低血钾。

◇ 血尿素氮和肌酐可轻、中度升高。

◇ 血清淀粉酶、脂肪酶升高:15%-25%的 DKA 患者。

◇ 肝功: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丙氨酸氨基转氨酶可一过性增高。

◇ 末梢血白细胞数常升高:考虑应激或是合并感染。

诊断标准:三联征

高血糖

  • 血清葡萄糖浓度通常低于800mg/ dL (44mmol/L),一般为350-500mg/ dL (19.4-27.8mmol/ L )。
  • 昏迷状态的 DKA 患者的血清葡萄糖浓度可能超过900mg/ dL (50mmol/ L )。
  • 在某些情况下,如饥饿、妊娠、使用SGLT2抑制剂或抵达急诊科之前用胰岛素治疗,葡萄糖水平可能轻度升高、甚至正常。

酮血症

阴离子间隙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

  • 代谢性酸中毒常常是主要表现。

治疗

文章图片4

补液治疗(主要针对重症患者)

是抢救 DKA 首要的、及其关键的措施。

  • 前2小时可输入1000~2000ml,后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及每小时尿量决定输液量和速度,第一个24小时总量约4000~5000ml。
  • 血糖>13.9mmol/ L以上:可补生理盐水,伴低血压或休克者联合胶体溶液,注意监测血钠。
  • 血糖<13.9mmol/ L 时:可过渡到5%葡萄糖,葡萄糖加胰岛素有利于减少酮体的产生。
  • 对有心功能不全及高龄患者,有条件的应在中心静脉压监护下调整滴速和补液量,补液应持续至病情稳定、可以进食为止。

胰岛素治疗

  • 小剂量速效胰岛素(0.1U/ h / kg )或4~6U/ h

举例:0.9%NS 50ml+RI 50U 静脉泵注4-6ml/ h

  • 通常血糖可依2.8-4.2mmol/ L / h 的速度下降。
  • 根据血糖下降速度调整胰岛素用量,尿酮体转阴后胰岛素减量或酌情改为皮下注射。

纠正电解质紊乱

  • 通过输注生理盐水,低钠低氯血症一般可获纠正。
  • 补钾

一般应在开始胰岛素及补液后,只要患者已有排尿均应补钾。

√ 血钾高于5.5mmol/ L 、心电图有高钾表现或明显少尿、严重肾功能不全者除外。

√ 一般需要监测血钾,每小时补充氯化钾1.0~1.5g(13~20mmol/ L ),24小时总量约3~6g。

√待患者能进食时,改为口服钾盐。

纠正酸中毒

  • 轻、中度患者

√ 一般经上述综合措施后,酸中毒可随代谢紊乱的纠正而恢复。

√ 仅严重酸中毒[ pH 低于7.1或(和)二氧化碳结合力低至4.5~6.7mmol/ L (10%~15%容积)时,应酌情给予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60mmol/ L (5%NaHCO3100ml),但补碱忌过快过多。

√ 当 pH 高于7.1,二氧化碳结合力升至11.2~13.5mmol/ L 或HCO3>10 mmol / L 时,即应停止补碱药物。

其他治疗

◇ 休克

◇ 感染以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最为常见,应积极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 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注意补液速度,监测血流动力学,及时抗心衰治疗。

◇ 肾衰竭

◇ 脑水肿

◆ 对轻、中度病例

可在一般支持疗法的基础上,采用快速、短效(正规)胰岛素10~20U皮下注射,以后依据血糖水平分次 ,直至血糖降至14.0 mmol / L 以下时转至常规治疗,同时应口服足量盐水或静脉滴注盐水,并积极治疗诱因和并发症,血糖控制理想,尿酮体转阴后可回家继续治疗。

◆ 重症病例

是指有严重高血糖、脱水、酮症酸中毒及昏迷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给予吸氧、心电监护、记24小时出入量并完善相关检查,应留院观察治疗并可收入病房继续诊治。

◆ 对治疗后仍然存在严重脱水、酸中毒、休克、昏迷及严重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可收入 ICU 。

监测

  • 血糖、血电解质、血气分析/每2小时一次,注意监测尿糖、尿酮体;血酮、 β﹣羟丁酸及生命体征。
  • 尿酮体转阴后酌情延长间隔时间。
  • 肝、肾功能,心电图等相关检查。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