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清风徐来(江苏宝应:徐汝清) 眼下,农村中时兴祭祖、修家谱。清明,接到家族中的长者电话,要我回去参加“祭祖”。汽车向东北方向疾驰了一个多小时,在一座新建的拱形水泥桥南首停下。啮,大桥上站满人,笑声朗朗。我们一起来到桥北与亲友欢聚,祭祖地点设在堂侄儿徐俊铎家中一﹣这里堂屋三上三下,锅屋两上两下,单门独院。先摆下香案,燃起两支红蜡烛,烧上几柱好香,然后放鞭炮,烧纸,每人再恭恭敬敬磕个头,表示对老祖宗的怀念。 接着就是聚餐,五代人六桌,堂屋东南角是长老桌,有80多岁的,有70多岁的,也有60多岁的,我也在长老桌就席,晚辈们不停地到我们桌上来敬酒,尊老敬老气氛很浓。我不由得从这次祭祖想到敬老,人们到底该怎样来孝敬长辈和纪念祖先。近几年,农村封建迷信活动抬头,而且大有盛行之势,特别表现在丧事大操大办。老年人死后要打个大棺材,有的还要花上几百元请乐队,吹吹打打,还有的不惜代价找来和尚“放焰口”,围观者重重叠叠。邻里之间互相攀比,好像谁家老人死后花的钱最多,谁家对长辈就最孝敬。我趁着酒兴搞了个民意测验,试探着向老者们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死后要不要弄个大棺材呢?”真出乎意料,话音刚落,老者们异口同声地说:“不要!不要!”一位80多岁的长者说:“人死如灯灭,要棺材做什么!什么鼓乐队呀,放焰口呀,统统不要,死后连骨灰都不要保留,撒到大河里最好。在世的时候,对我们孝敬些,比什么都好!”接着,长者们你一言他一语都表示赞同。 以前,我常听说殡葬改革最大障碍是老年人,说他们偏要弄个大棺材呢!现在,我才恍然大悟,其实不然,如今的老年人真开通多了!我非常欣赏这位长者的话,在老年人活着的时候,让他们吃得好一些,穿得好一些,对他们说话恭敬一些,胜似死后打棺材。把丧事大操大办的钱用来伺奉老人,岂不是更好!我在农村搞广播电视工作,常走村串户,听到许多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的动人事迹,也每每听到少数人虐待老人的丑闻,有的儿女连老人一个月几块零用钱都不肯给!有的嫌弃老人,这也不好,那也不是,动不动就发火骂娘,甚至祖宗八代骂个底朝天。黄堡村有位老太,三个儿子每月每家10天轮流过,逢到大月份老人就发愁﹣-31号没地方吃饭呀!真是荒唐可悲。 我想,祭祖必须先敬祖,怀念几百年前的老祖宗固然需要,孝敬活着的老年人尤为必要。殡葬改革势在必行,还是“厚养薄葬”的好。 本文作者夫妇。右为作者本人。 |
|
来自: 茂林之家 > 《祭文/葬礼/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