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研考调剂,4月6日开启,考生要未雨绸缪早准备

 平湖一柱家教号 2023-03-12 发布于山东

【平湖一第2026期 研考专题

    【核心提示哲学和体育学,一个是思想,一个是“肉体”,对人类和社会发展极其重要,要想真正研究出点东西来,没有“两把刷子”,是不行的,因此,提高这两个专业的研究“门槛”非常应该……


2023年研考,随着国家线、自划线、复试线的陆续发布,每位考生的前程也日趋明朗起来——

进入第一志愿学校复试圈的考生,那是自不必再说,全力以赴准备复试,即可。

考生虽然上了国家线,但因为在本专业成绩排名靠后,无缘进入复试,这样就要进行调剂。

还有一部分考生,虽然勉强可以进入复试,但因初试成绩较低,在本专业排名靠后,对于复试结果是“手里提个秃镐头——上岸没有把握”,因而,也要提前寻求调剂,如果一味等复试结果出来,榜上无名后再调剂,可能就错过了时机。

据教育部信息,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上调剂意向采集系统”将于3月31日开通,“调剂服务系统”将于4月6日开通。

虽然离研招调剂开通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但需要调剂的考生同学,却要先未雨绸缪,早做准备。

首先,要了解研招调剂程序,保持良好心态。

研究生调剂,不像高考征集志愿填报那样,所有院校(专业)都由省招考院“一次性”全摆在那里等着我们去“一次性挑选”。

研究生调剂是以各院校为单位的,调剂计划、发布时间、志愿填报时间、考生是否符合要求等都是由各院校自行确定的,因而,其调剂过程是一个陆陆续续、零零散散的长时间持续过程,考生可能一次调剂成功,更可能要进行多次的调剂才能获得复试、上岸机会。因此,研究生调剂是一场持久战、信息战,考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

其次,要弄清调剂种类,广开调剂思路。

按照教育部《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规定,研招调剂,可以是相同专业(代码相同)调剂,也可以是同一门类相近专业(代码不同)调剂,也就是跨专业调剂。

实际调剂时,考生可以在第一志愿报考学校调剂,简称校内调剂,当然也可以在非第一志愿报考学校调剂,简称外校调剂。

考生如果在校内调剂,毋庸置疑,那一定是跨专业调剂——

就是考生成绩虽然不能入围报考第一志愿学校的目标专业,但若是本校其他院系“相近专业”有缺额,考生一样可以申请,而且进入复试和上岸的几率更高。

2022年研考,本科就读于四川大学材料专业的考生陈某宇同学,报考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初试总分405,其中数学150满分,但在复试中却被刷,后校内跨专业调剂到材料学,最后成功上岸。

校内调剂成功率之所以较高,原因有两大方面:

就学校方面来说,考生第一志愿报考该校,说明考生喜欢、向往这所学校,这是其一;考生在本校参加考试,专业课是本校命题,本校阅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成绩“可信度”更高,这是其二。

就考生方面来说,第一志愿报考学校肯定是自己最心仪的学校,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后确定的,从学校“段位”到名气等方面,再调剂的院校一般都不及第一志愿学校。因此,平湖一柱以为,尽管专业(方向)不是自己的首选,但就考生对院校的期望值和未来影响力而言,校内调剂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当然,对更多考生来说,外校同专业调剂是最普遍的,也就是不换专业,只换学校。

如果外校有相近专业允许,考生也可以外校跨专业调剂——就是不但调剂到第一志愿外的其他学校,专业也不是自己原来报考的专业。

所以,考生要想通过调剂上岸,并非是“抱住本专业”不放,要广开思路,广泛收集信息,制订好调剂策略,寻求最佳调剂。

再次,要了解调剂志愿填报要求、步骤和办法,确保按时提交调剂志愿。

根据教育部规定,所有院校(专业)调剂都要经过研招网调剂平台,否则,教育部不予承认。

考生填报调剂志愿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研招网调剂平台上的志愿填报,可以同时填报3个志愿。这3个志愿为“平行独立志愿”,没有先后。这3个平行志愿和高考的平行志愿只有一个起作用不同,而是各自独立的,就是考生可能同时接到3个学校的复试通知,参加3个学校的复试。

第二,各学校调剂系统开放有一定的时间——教育部规定“招生单位每次开放调剂系统持续时间不得低于12个小时”,一般情况下,学校开放时间是12-24小时,比如,4月1日20:00——4月2日9:00,(不少学校开放时间都会选择在晚上8:00后,这可能是为考生着想,晚上时间利于考生填报吧)考生一定要密切关注,并在规定时间内填报提交。

第三,考生填报后,学校如果接受考生申请,会将考生志愿锁定,这时考生志愿就不可再修改。按教育部规定,最长锁定时间不超过36小时,锁定时间到达后,如招生单位未明确受理意见,锁定解除,考生可继续填报其他志愿。这也就是说,调剂志愿填报虽然只有3个窗口,但可以有无数次填报机会,当然,作为考生,并不希望如此啊,最好是一次“中标”。

第四,考生接到复试通知后要确认,然后按照求参加复试,如果复试后,考生接到学校的“拟录取确定”通知,考生要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否则视为放弃;考生一旦确认,调剂过程即为结束,当然也就标志着考生上岸了。

在这里,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如果考生能够进入第一志愿学校复试但没有把握“入圈”的情况下,调剂学校如果先复试、先“拟录取”了,这个时候考生确认就要慎重,因为,每个考生“拟录取通知”只能确认一次,也就是“一女一嫁”,不能同时被两所以上学校录取,如果确认了调剂学校,第一志愿学校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再有机会了。

(作者:李玉柱,本文为 平湖一柱原创作品,欢迎指导,转载或引用请注明作者和出处,违者必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