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氏名望、家训、家谱和陇西李氏——李氏文化

 慧然 2023-03-12 发布于广东

名望

纵观人类历史3000年来唯有李氏之帝国、王朝、共和国政权接连不断,帝王、总统、国父连绵不绝,是唯一有过多个国家统一政权,帝王、士族、将相最多之姓 ,所以自古具有“李天下”之荣称。当今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在评价及总结李姓这伟大姓氏时,李氏以其政权之多、帝王之最、士族之首、将相之伟、杰才之盛、影响之广被誉为“万姓之首,帝王之尊”。

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最多,所以李姓声威显赫。 

陇西李氏

“陇西”与“李氏”的亲缘关系,当从唐人先祖李虎算起。至唐时二者结合更为紧密,遂有“天下言李者称陇西”之说(郑樵《通志》),也才有今天“陇西李氏文化”的提法。应该说明的是,此处的“陇西”当指古陇西郡,秦设唐废。《辞源》释:陇西郡,包括兰州、陇西及天水等地,秦汉时郡治在狄道(今临洮),三国魏、晋、隋、唐均在陇西。历史上天水李氏英豪众多,其中包括李渊李世民父子和李广等人,再加上天水有各级文化名胜169 处:

今陇西县与古陇西郡在名称上的同一使陇西县成了陇西郡的代称“言李者必称陇西”(《氏族略·以官为氏》),“天下李氏出陇西”的说法,始于唐朝,历代相沿不改。海内外李氏宗亲都供奉“陇西堂”,自称“陇西李氏”,对“陇西”二字怀有无 限深情。陇西和李氏已合而为一,无法分开。

唐初,太宗皇帝修《氏族志》时,诏令天下李氏以陇西为“郡望”,以“陇西堂”为堂号,并在今陇西县城北关庙儿巷修建规模宏大的宫殿群为李氏宗祠,御笔亲书“李家龙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黄道霞曾考察过)。这样,李氏在陇西就初步具备了某些文化内涵。虽然后来陇西李氏遍布四海,但都情系陇西:闽、粤和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的李氏同胞,家家户户都有“陇西堂”匾额, “陇西”二字成了海内外李氏族人最醒目的标识。今天,“李家龙宫”和“陇西堂”已是陇西县的文化品牌,也是李氏文化在陇西县起源的历史见证。

有关历史文献为李氏文化发祥于陇西县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据考证:李渊任陇西公时,就坐镇郡治(今陇西县),由此出现了“陇西兴唐”的说法。《唐书世系表》载:唐高祖封李世民为陇西郡公,唐太宗封李博义为陇西王。李琮为襄武王,唐高宗封李颖为南安王。他们统治的核心 地带就在今陇西县,因为南安、襄武分别为汉置郡名和县名,治所都在今陇西县。

家训

太宗尝谓皇属曰:“朕即位十三年矣,外绝游观之乐,内却声色之娱。汝等生于富贵,长自深宫。夫帝子亲王先须克已,每著一衣,则悯蚕妇;每餐一食,则念耕夫。至于听断之间,勿先恣其喜怒。朕每亲临庶政,岂敢惮于焦劳!汝等勿鄙人短,勿恃己长,乃可永久富贵,以保终吉。先贤有言: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不可不察也。”

家谱

全国陇西郡李氏族谱,(清)李东元等继修,清光绪六年(公元1880年),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成都湖广馆印。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重庆市图书馆。

全国李氏近房宗谱,(清)李延强修,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全国李氏近房宗谱,(清)李长申重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有三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全国李氏近房宗谱,(清)李延强修,清乾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并附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全国李氏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