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会特刊】乡村振兴

 文明苑 2023-03-13 发布于山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出发,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重大部署。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全国广大农民生活更上一层楼。基于这样的信心和决心,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就乡村振兴主题畅所欲言。

范树奎委员:

引入社会化服务 提升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

■中国城市报记者邢灿

全国政协委员、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树奎在调研中发现,“三资”(资金、资产和资源)管理不规范、宅基地和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未普及、金融服务尚未精准到位、财务专业人才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水平、农村资产资源产权管理和要素市场化配置能力的实现,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范树奎建议,在乡村振兴中引入社会化服务,让数字财经服务平台成为乡村振兴的基础工程。

具体而言,范树奎建议,利用第三方专业服务扎实完善县域三资基础数据,全面摸清有关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存量、结构、分布和运用效益情况等满足属地差异化需要的决策信息,并将扶贫资产纳入管理体系,跟踪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效益情况,为布局盘活村级资产资源、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进行决策的第一手信息,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

同时,范树奎建议,以区县为单位构建基础的农村数字财经服务平台,打通资源到资产再到资金的流转链条。平台以财务管理为核心构筑数字中台,以宅基地管理和农村承包土地使用权管理为后台,以农村产权交易流转为前台,实现资源到资产的转化,并成为农村产权的流转对象,让基础要素动起来、活起来。

范树奎还建议,利用社会化服务引入金融机构作为服务要素,构建财税银的服务生态,形成可推广的农村财经服务模式。线上平台,一端通过财经线下服务聚集农村股份制合作社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另一端连接金融机构,支持金融机构精准投放资金,且通过平台进行风险管控,并以平台上用户的财务信息、发票信息以及纳税信用等建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用评价体系。

在范树奎看来,这种线上线下加现场的服务模式,构成该生态落地的实施路径,不仅筑牢农村财经服务的底座,同时夯实金融服务的基础。这种服务模式能有效弥补农村人员短缺和专业匮乏的短板,还能形成成本集约化、统一规范化和管理透明化的社会化服务方式,解决农村融资信息壁垒、信用风险等问题。

钟宝申代表:

乡村绿色建筑助力城乡协同发展

■中国城市报记者邢灿

“'十四五’时期是乡村振兴、传统农房更新换代为现代建筑的关键时期,也是绿色建筑在农村普及的窗口期。”全国人大代表、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说。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出新要求后,建筑碳排放是减排的重点。”在前期搜集资料、走访调研过程中,钟宝申发现,自“双碳”目标提出以来,城市在低碳发展包括绿色建筑发展方面不断快速推进,而农村新建建筑还受制于观念、经济水平等影响,依然以传统建筑为主。

“数据显示,2020年底,全国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66亿平方米,在全国城乡建筑总面积中占比仅为个位数。其中,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77%,农村新建绿色建筑面积比例则较低。”钟宝申说。

此前,住建部编制发布了《“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钟宝申表示,现有规划在城镇绿色建筑方面较为完善,在乡村绿色建筑方面则相对薄弱。“国家计划'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增建筑光伏0.5亿千瓦以上。根据屋顶分布式和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发展和成本降低情况,结合可安装空间潜力考虑,可大幅度超额完成规划目标。”

钟宝申认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居住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要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为此,钟宝申建议,应制定乡村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助力城乡协同发展;在推广使用地源热泵方面,开展专项工作,为绿色建筑清洁采暖打开突破口。

而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应用场景,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相较传统的农村建筑,不仅更加美观、节能,还可以创造超过25年的发电效益,具有居住舒适性、生活经济性等多重优势。

“未来建筑不会再有单纯的屋面,未来建筑屋面一定是能发电、能节能的。”钟宝申介绍道,“通过技术创新不断降低成本、实现'一毛钱一度电’,光伏已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如今光伏建筑一体化产业成本在逐渐降低,经济性、清洁性、能源属性均决定其可以成为乡村绿色建筑的主要选择。”此外,钟宝申还建议,应充分考虑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发展潜力,加快部署进程,使之为城乡建筑提供更多的绿色一次能源。

民革中央:

进一步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

■中国城市报记者张亚欣

当前,我国在传统村落保护上仍存在保护发展认识不足、保护工作组织未成体系、保护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推动各地进一步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民革中央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大各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资金列入各级政府年度财政预算,设立各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专项奖励资金,对工作成效明显、力度大、创新多的地方予以奖励。

二是完善保护工作体系建设。推动已命名的传统村落加快完成保护发展规划编制,规划成果纳入村庄规划作为法定管理依据。

三是配套完善政策法规体系。传统村落保护发展与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土地管理、空间管制、产业发展等密切相关,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扶持政策,在各地已有的保护办法基础上,研究制定系统科学的地方法规,形成政策合力,推动传统村落保护项目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农村住房条件改善等工作相结合,改善传统村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人居环境,促进传统村落实现当代发展。

四是推动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应保尽保,做好乡村地区的文物资源专项调查,加大全省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力度,完善全省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积极探索多种保护方式,加大历史文化遗存的活化利用,鼓励合理开展旅游、休闲度假、传统手工艺等生产经营活动,支持具有传统特色和区域代表性的生产生活方式及反映农耕文化的民俗活动、民间文学、传统技艺等非遗活态传承,培养非遗保护传承乡村人才队伍,以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本底。

五是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宣传推介力度。自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制度建立以来,大量的传统村落得到了有效保护。应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合理利用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建设传统村落博物馆,集中展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历程和成效,让乡村历史文化和传统农耕文明实现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重塑乡村魅力和吸引力。

六是加快传统村落保护信息化建设。面对日益增多、面广量大的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组群,可以通过搭建各地的传统村落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档案资料数据库,实现资料收集管理数字化、标准化、规范化,进一步有效提升动态管理效能。

昝林森委员:

发力“土特产”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中国城市报记者胡安华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民盟陕西省委副主委、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院长昝林森分析,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土特产”类型繁杂多样,但其目前发展存在内涵界定不清晰、数量不清楚、认定不规范、产业化法律法规不健全、生产体系和标准不健全、市场准入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如何健康持续推动“土特产”发展,发挥“土特产”作用,是当前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任务。

昝林森建议,构建“土特产”理论体系。目前我国关于“土特产”这个概念的内涵、外延还缺乏明确的界定。产品是否属于“土特产”,基本上是依照约定俗成说法或者生产者自己宣传而定;作为消费者,经常是被动地接受生产者的宣传推介。因此,需要加强对“土特产”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为科学评判和界定“土特产”、持续健康推动“土特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同时,昝林森建议,制定“土特产”的产品清单,完善“土特产”生产的标准体系,创新“土特产”市场准入机制。

昝林森还建议,加强“土特产”的品牌体系建设。具体而言,建议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围绕“土特产”,塑造中国农业的全球名片;强化品牌意识,构建品牌文化;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品牌科技含量;创新品牌建设机制,构建品牌共享模式;强化产品、文化的挖掘,加强宣传,形成内外一致的宣传声音,打造“土特产”专属宣传模式。

金不换代表:

扎根基层守正创新 换取文化振兴“谷满仓”

文章图片2

金不换代表作为领衔主演与剧团一起送戏下乡,为父老乡亲们表演豫剧经典剧目《七品芝麻官》。
金丹摄

扎根基层守正创新 换取文化振兴“谷满仓”

“好!”“过瘾!”回忆我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留固镇第二寨村完成参加全国两会前的最后一场大戏演出,现场人头攒动、掌声阵阵、喝彩不断。

今年是我担任全国人大代表的第六个年头。作为一名长期扎根一线、送戏下乡的豫剧演员、戏曲文艺工作者(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鹤壁市豫剧牛派艺术研究院院长),我对“把舞台搭在基层,把文化盛宴办在群众心坎上”有最真切的感受。

唱腔中的乡音、双脚下的乡土,长期带着团队扎根田间地头,一天三场戏连轴转,我看到的是老百姓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应该让艺术家们经常性地来到农村输送更多精神文化食粮。”“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希望在基层助力发展培育更多的优秀文艺工作者,创作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乡村气息的文艺作品。”这些都是我在演出间隙,走访群众座谈调研收集到的真实意见。

“乡村如何获取更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文艺工作者如何更加紧贴时代脉搏?”“传统优秀文化戏曲如何传承创新?”自然成了我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经常思考的课题。

在网剧、短视频溢满手机端的今天,为了不断适应新时代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近年来我一直在守正创新的路上积极探索:登台表演历史大剧,借古颂今,群众们感觉很“解渴”;演绎现代基层典范,人物鲜活、题材真实,引发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强烈共鸣;出演爱国题材豫剧电影,人物塑造生动,催人泪下、发人深省……为了让更多人欣赏到优秀豫剧作品,我和团队去年把爱国题材《许穆夫人》、新版《七品芝麻官》大戏用电影的方式展现,在网络平台广受好评。

今年两会上,我依然为优秀戏曲文化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号召加大扶持文艺大军,引导文艺工作者多到基层、为民服务;同时力推新时代的艺术家,为青年演员提供发展平台,让老艺术家有学生可带、有责任可担当。

艺术工作者的命运是自我掌握的。如果不能扎根基层、服务人民,就缺少艺术灵感的源头,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都是站不住的,这是我从事戏曲创作工作多年来的感悟。同时,在文化创新方面要秉持对文化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避免一味追求流量而完全娱乐化。守住底线才能守住观众,希望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在好的平台得以恢复、传播,更多名家名作能后继有人。(中国城市报记者张永超整理)

连玉明委员:

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中国城市报记者邢灿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为核心内容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内生动力。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区政协副主席、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创始院长连玉明建议,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乡村振兴。

连玉明认为,数字乡村通过推动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地理关联对要素流动的影响逐步弱化,建立起城乡资源要素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机制,创新性地解决人才、技术、市场、数据等要素城乡流动不畅的难题。

“可以说,数字乡村建设是推动农业生产数字化、农村产业数字化和乡村治理数字化的有效路径,也是促进农村商品双向流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关键路径。”连玉明表示。

不过,从各地实践看,数字乡村建设还存在数字基础设施和技术创新不够、农业农村大数据统筹利用不足、建设资金和人才等资源缺乏等短板,不利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扩散、渗透和惠民效应的发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中国战略的有效实施。

对此,连玉明给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在有条件的乡村优先布局和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夯实数字乡村发展基础;二是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度融合,加快城乡数字要素流动;三是推动金融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普及和广泛应用,畅通数字乡村金融血脉。

谈及金融科技,连玉明认为,金融科技为破解农村金融服务难题开辟了新路径。应深入开展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推进移动支付服务在农村特色产业、农产品收购等领域的应用,开发智慧金融APP提升农村居民金融服务普惠水平。

同时,连玉明建议,应持续完善涉农金融科技产品和服务。加强金融科技和数字化技术在涉农金融领域的应用,提高农村地区客户的授信效率,以及农业保险数字化、智能化经营水平。

此外,连玉明认为,还应对农村金融服务网点、普惠金融服务站、自助服务终端等基础设施进行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搭建线上惠农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拓宽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农村金融服务渠道。

孙素云代表:

完善设施农业保险理赔机制

■中国城市报记者邢灿

发展设施农业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为护航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馨毓君子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素云建议,进一步完善设施农业保险理赔机制,加大设施农业保险力度。

设施农业是在环境相对可控条件下,采用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动植物高效生产的一种现代农业方式,涵盖设施种植、设施养殖和设施食用菌等。它能有效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推动传统种植业养殖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从务农向农业产业工人转变,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和农业增值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设施农业在具有使用期长、效益高等特点的同时,也因一次性投入高,容易遭受风灾、雪灾、冰雹、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从而产生比露地种植更大的损失。保险是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的重要手段。孙素云在走访调研中发现,设施农业保险理赔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赔付率有待进一步提升。

“例如,因大风、暴雨等极端天气,投保农户50米长的大棚塑料薄膜出现了5米长的破损。对此,保险公司通常仅赔付农户5米长薄膜的损失。”孙素云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这种赔付方式能减少投保农户损失,但不能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保障功能,因为出现破损的塑料薄膜往往需要整体撤换,这意味着农户还要承担另外45米长薄膜的损失。

“此外,保险保障范围较为单一。大部分设施农业保险仅对设施进行赔付,设施内作物不在赔付范围内。”孙素云举例,对于因极端天气遭受损失的投保农户,保险公司往往只负责赔偿大棚出现的问题,对棚内的作物损失不予赔付。

在孙素云看来,完善农业保险体系有助于实现农民群众得实惠、乡村产业有保障、财政补贴有效率、保险机构可持续的多赢格局,有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孙素云建议,加大设施农业保险力度,扩增设施农业的保险品种,推进新产品与新模式试点,提升风险保障水平;针对不同主体创新保险产品,对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形成有益补充,满足不同农户多元化、多层次风险保障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