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副司令叛变 参谋长阵亡 他率11人突出重围 14年后成开国上将

 冬不拉拉 2023-03-13 发布于安徽

提起皖南事变,熟悉历史的朋友都不会陌生。1941年1月,皖南新四军9000余人奉命向江北转移,在茂林地区遭到国民党8万精锐部队的伏击,军长叶挺被俘,副军长项英遇害,政治部主任袁国平自杀,最后只有1000多人突出重围。而这1000多人中绝大部分都来自傅秋涛的一纵。

傅秋涛是湖南平江县人,参加革命后一直在地方工作,1933年才进入湘鄂赣军区任职,先后担任了军区政治部主任、湘鄂赣省委书记和省军区政委等职,任职期间,他带领红16师参加了多次战斗,取得了虹桥和高枧等战役战斗的胜利,部队也由最初的1000多人发展到5000多人。中央红军长征后,傅秋涛率部进行了三年多艰苦的游击战争。

图片

国共第二次合作后,湘鄂赣红军游击队被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傅秋涛任支队副司令员兼团长,支队司令为陈毅。此后傅秋涛率第一团挺进江南,半年时间内与日伪军进行大小战斗30余次,先后取得了峨山头和父子岭狙击战的胜利,歼灭日伪军3000余人,成功打开了江南敌后抗战的新局面。

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从云岭出发向江北转移,时任第一支队司令的傅秋涛率部作为第一纵队,担任全军的左路,和他搭档的副司令是赵凌波,政委是江渭清,参谋长为王槐生。1月6日新四军前哨部队在丕岭脚下的纸棚村遭到国民党军第四十师伏击,国民党打响了皖南事变的第一枪。傅秋涛指挥部队奋起反击,将敌人击溃,随后他派出纵队主力老一团做为前卫,攻击前进,先后攻占了求岭、榜山和举山。

图片

此后老一团又向星潭前进,如能顺利攻占星潭,将为纵队突围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然而就在此时纵队副司令赵凌波却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当老一团团长熊应堂提出异议时,赵凌波竟蛮横的说“不服从命令者,按军法论处”。熊应堂无奈,只得率部返回,一纵由此失去了一个突围良机。1月8日上午敌52师从榔桥方向扑来,直插新、老一团结合部,傅秋涛决定趁敌人的包围圈还未合拢之际率部突出去,到苏南和罗忠毅、谭震林等部会合。

随后熊应堂奉命率老一团和特务营强攻梅树岭,攻至半山腰时,赵凌波居然又下令让部队撤退,熊应堂不肯撤,赵凌波竟让号兵吹起军号强令部队后撤。傅秋涛得知后大怒:“这打的是什么仗?赵凌波搞的什么名堂?警卫员,给我把赵凌波找来,我倒要请教请教他!”结果警卫员去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原来赵凌波已经趁乱离开部队,叛变投敌了。

图片

傅秋涛怎么也没有料到自己的副手竟然在关键时刻做了叛徒,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由于错过了最佳突围时机,此时一纵已被敌人重兵包围,为缩小目标,尽快突出敌人的包围圈,傅秋涛下令部队分散突围,他和参谋长王槐生等人随老一团行动,突围过程中,王槐生被敌人炮弹击中,身负重伤,不久后牺牲。经过苦战,部队来到了老虎坪,此时傅秋涛的身边还剩下300多人。在这里部队做了进一步分散,他同汪克明等11人沿大斧山、新岭和和东坝一路转移,最终突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在1月15来到了溧阳,和罗忠毅、谭震林等部胜利会合,1955年傅秋涛被授予上将军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