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习惯可以照见一个人的整体。

 毛竹君_ 2023-03-13 发布于河北

去别人家里,一进门

对方给我准备了拖鞋,

然后我有点不安的换上了拖鞋

随即进入客厅

开始和别人聊天

等面谈结束后

我准备出门时发现

我脱下来的鞋

在门口变得更整齐了

我记得我进门时脱下来之后

没有刻意去摆放

而现在我的鞋子

和主人的鞋子

都整齐排列

规规矩矩

瞬间有点羞愧感

这不是在自己家

到了别人家怎么不多注意点?

还劳烦别人给摆整齐

这个房间的主人一定是

很爱干净,对整洁有很高的要求。

事实确实如此。

所以这个家的女主人才会

帮我把鞋子整理好吧。

虽然这是一件小事

但是我意识到了了自己

的行为模式“顾头不顾尾”

在生活的很多方面。

比如,卫生间开了灯

出门就不会记得关。

拿出来的东西

用了就不知道放回

抽屉拉开就找东西

找完就去做别的事

所以家里经常比较散乱

这也是我心神散乱的外显。

我总想做很多事情

所以急忙开个头

但是三分钟热度后

我就坚持不下去了

需要转移一下注意力

休息或放松下或刷个段子视频

再回来才能继续

就像写这篇文章

也是不能一气呵成

中途总会发生点什么

诱惑我暂停

或我想到个啥事

跳出编辑页面

去分心干点别的。

我为什么无法深度投入呢?

开了头,事情没做多久

专注度就越来越浅

直到消耗完摸个鱼

放松一会儿

等会再重新投入。

这个跳出再投入的步骤

浪费了时间

效率也更低了。

就像蔡志忠曾经说过:

相同长度的一段时间,有100%的价值;

把它切成两段,只剩60%的价值;

把它切成四段,只剩30%的价值;

把它碎尸万段,价值等于0!

所以,做一件事时,

就专心用一整段时间

全神贯注做好是蕞好的。

而当我无法制心一处

被外力牵引的时候

其实是头脑的杂念太多了

想同时再做点别的欲望

或一心二用的想法

来活出自己的高效率

却反而造成了低效率低质量

这其实还是带着一种

焦虑着急的心态在做事。

头脑总想做更多事

来试图体验更高更多的价值感。

就像一天结束了。

我还不肯早睡

想顽强支愣一会儿创造更多价值。

我觉得我没有做很多事

这一天活得不够好一样。

真的不够好吗?

最终还是落在这样一句自我怀疑上。

其实当下已经够了。我够好了。

每一刻都是圆满的。

只是我的头脑觉得不够,

而想要去够更多。

当我们做的每件事都全情投入

活在体验中,而不是头脑中

就不会那么多遗憾和悔恨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