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是一个异彩纷呈的时代,那个时候能人辈出,共同为我们演绎了一段生动的故事。在三国时期刘备无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他自称是汉朝皇室的后人,一开始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最后却三分天下,实在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我们知道刘备是个白手起家的皇帝,他没有曹操的家财万贯,也不像孙权子承父业。 他从小就过得很清贫,跟着母亲卖草席草鞋维持生计。尽管有人讥笑他织席贩履,无能至极,可是也丝毫没有泯灭他的斗志。最终在诸葛亮的指挥和谋略下,一步一步的走向辉煌,从一个被追的如丧家之犬的败兵之将,到三分天下的一方诸侯。不能不说都是刘备善于用人的结果。 到了后期,更是用了更多的人才,包括黄忠,魏延,马超,姜维等一系列的将帅之才,正是因为这些人才的加入,才使得蜀国越来越强大,能够与底子雄厚的魏吴三足鼎立。但是后来关羽在镇守荆州的时候被蜀汉的盟友孙权和曹操联合算计,最终被活擒。刘备听到了兄弟的死讯之后,他就有了讨伐吴国的念头。 他带着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70万大军来到了吴国的边境。诸葛亮知道这次事情不简单,而当时吴国的水军,都督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人,那就是陆逊。他善于用计。诸葛亮知道刘备一心只顾复仇,不会顾及其他,会中了此人的奸计,于是早早的就劝告刘备不要轻举妄动,可是刘备还是不听。 这时的刘备已经被仇恨蒙蔽了双眼,最后还是中了陆逊的诡计阴谋,被其火烧连营八百里。以前十几20年的付出,努力在此刻化为乌有,刘备此时悔恨极了。而这次伐吴的夷陵之战的失败,对于已进入暮年的刘备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刘备败退永安,驻躇白帝城不久,就积郁成疾,一病不起。 刘备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便将诸葛亮等人召集到白帝城,准备安排后事。所谓后事,主要是指蜀汉政权交给谁。根据世袭制的原则,继承皇位最无争议的人选是嫡长子刘禅。但当时刘禅只有十七岁,还是未成年人,除了吃喝玩乐没有别的特殊本事。因此,这就需要有人辅佐。刘备选定的人是诸葛亮和李严。 除此之外,刘备还将马谡挥去,谡退出,先主谓孔明曰:“丞相观马谡之才何如?”孔明曰:“此人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丞相宜深察之。”刘备告诫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刘备是什么人,数十年来他的经历比之孙权和曹操,那可谓是丰富之余。 所以他早就看出了马谡不堪大用,其也成为了刘备临终最想除掉的人,但是诸葛亮却是没有听取刘备的话,将其提拔重用,果然最终蜀国因他灭亡。马谡的资料很少,但是史书记载其才器过人。才器过人不单指才华,说的是他不但有才华,军事素质高,还有着遇事沉着冷静的能力,或许正是因此诸葛亮对其才十分的看重。 《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诸葛亮布置守街亭时特意交代:“汝可小心谨守此地:下寨必当要道之处,使贼兵急切不能偷过。”而马谡并没有按诸葛亮交代的“当要道”下寨,也听不进副将王平的劝谏,执意在山上屯军。司马懿一面命人切断水源,一面亲率几倍于马谡的兵力将马谡的人马四面围定。蜀军见魏军势众,山上又无水不能食,军中自乱,加上魏军又四面沿山放火,蜀军是降的降、逃的逃,大败而退。 我们知道刘备去世,诸葛亮恢复与吴联盟、平定南中后,就准备北伐曹魏。第一次北伐在蜀汉建兴六年春,他令赵云等作疑兵,摆出由斜谷攻郿城的态势,以吸引魏军;自己则率主力向祁山方向进攻,陇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继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维,一时关中大震。 可是,马谡违背诸葛亮部署,为张郃所败,丢了街亭;赵云等出兵也不利,诸葛亮只得退回汉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汉附魏。这是诸葛亮一生之中第一次北伐,也是离成功最近的一次,当时战争形势一片大好,魏国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都已经投降蜀国,取得了很大的战果。 有很大机会攻入关中,结果却是因为丢失街亭而功败垂成。街亭是蜀军进攻汉中的粮道,是一个很重要的争夺地方,敌方大将是身经百战的老将张郃,而诸葛亮却派遣了一位只识兵书没有作战经验的马谡,最终丢了街亭,这一次北伐失败真的很令人惋惜。 马谡死读兵书中“置之死地而后生”,不听诸葛亮之言,扎营山头,被司马懿率兵围困,水泄不通,遂失街亭。司马懿复带四十万雄兵直抵西城,时诸葛亮守城,兵微将寡,欲战不能,欲走不可。作空城之计,大开四门,自领二童,坐城楼,酌酒扶琴,谈笑自若。司马懿一见,惊疑不已。细听琴声,安闲怡静,始终不乱,恐是诱敌之计,不敢进城,竟退兵四十余里。诸葛亮乃得乘机调赵云等来西城,而自回汉中。 我们知道本来自刘备征孙权失败,不久逝世后,蜀汉都没有什么侵扰魏蜀边界的行动,曹魏都没有作出什么准备,以为蜀汉已无力侵边。所以当诸葛亮北伐的消息传来时,令朝野震动,更加令三郡叛离。但是此战之后曹魏亦加强了对蜀汉的防卫,包括曹真预计诸葛亮会攻陈仓,以致年底诸葛亮进围陈仓时无功而还。 不仅如此,此战之后曹魏已经有了防备,以至于令北伐更是难以获得大的成果。而且这次战争的失利也对本来已因夷陵之战元气大伤的蜀汉有较大的影响。至此北伐再无胜利之可能,所以时至今日,不少人说蜀国因其灭亡也不足为过了。 |
|
来自: 一叶漂舟gdq1fv > 《历史事件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