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国为什么要废止汉字的使用,如今为何又有要恢复的想法?

 謨地方 2023-03-15 发布于福建

1443年,李朝世宗李裪推行谚文取代汉字,立即遭到了朝鲜文人及贵族的批评,他们认为一旦抛弃汉字就等于失去中国文明,失去中国文明就如同辽国、西夏、蒙古等蛮夷差不多了。

十五世纪以前,韩语虽有语言而无文字,汉语成为韩国的主要书写工具,韩语同汉语本身就属于两种不同语言,这让一般百姓难于懂得汉语,除了贵族及士大夫外,大多数民众不懂得汉语。

世宗李裪即位后,决定创造朝鲜自己的文字,派出不少学者前往明朝进行关于音律学的研究,经过几年尝试,谚文正式诞生,相对于汉字,以表音字为主的谚文更加容易懂得。

由于,朝鲜本就深受中原文化影响,这让国内贵族及文人对于谚文的诞生十分反感,认为一旦学习谚文极有可能让自己沦为蛮夷,当时只有精通汉语才能参加科举考试,贵族及士大夫不愿意丧失阶级优势。

贵族及士大夫的反对,让谚文始终无法全面推广,仅有平民、子女才会使用,贵族及士大夫依旧使用汉字,以确保等级优越,不少正式文书中依旧使用汉语,这种情况持续了数百年。

甲午战争后,中国对朝鲜正式失去控制力,在外部势力的侵扰下李朝对中原文化热度迅速下滑,朝鲜民族势力迅速成为国家主导者,他们排斥汉文化,只为加深本文文化感情,日本统治期间,谚文在朝鲜半岛迅速得到推广。

1970年韩国发表了汉字废止宣言,可由于国内反对声十分强烈,2年后撤回了汉字废止宣言,汉字教育得以继续,可已成为选修课,不列入考试科目,学生对于学习汉字已没兴趣,汉字教育在韩国已名存实亡,80年代中期,汉字逐渐退出了韩国的报纸杂志,汉字也逐渐退出韩国的历史舞台。

韩文本身就是表音文字,汉字废除让韩国文化层面出现断裂现象,造成不少年轻人无法懂得自己国家的历史及文化,出现了文化层面断层,这让韩国国内不少有识之士认为应该恢复汉字教育。

在韩国百姓呼吁恢复汉字教育,不少家长已经开始教汉字学习汉字,这让汉字在韩国地位逐步升温。

韩国排斥汉字做法已接近威胁到本国文化延续,韩国正在接受自己盲目民族主义所造成错误的惩罚,幸好这个惩罚来的还不算晚,没有让韩国文化持续断层下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