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父亲,或自己 作者:晏平 7岁女儿的一篇作文,燃起了有关父亲的感怀 “我采集你的叶子,我写作,为了以后细细地阅读。试着以一种全新的笔触,描绘出你给我的每一页。却发现言长纸短,文字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想过为你写下我生命中的第一本书,勇气不够,害怕笔端涂出无知的错误。选择沉默,一如你给我的深刻。或许,铭记是最美的文字,刻在心尖,烙于灵魂的安息之处。” 以上文字是我在大学时第一次读《理解父亲》这本书的时候写下的感想。那会儿涉世未深,父亲于我就只是一个感觉的对象,写感想时,脑海中全是自己父亲的样子。寒假因疫情管控放开,为了不变“阳”,假期第一时间回娘家了,整个假期几乎没有出门。整理书柜时,偶然又见《理解父亲》一书,翻开第一页,又一次沉浸书中。此书是教我们西方文论的肖老师所著,肖老师是个让我们当时都佩服得五体投地的北大才子,时至今日每次和大学同学聊起他,我们仍心怀敬仰。《理解父亲》是肖老师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他带着情感,将父亲作为一个思考的对象,写出了这本他眼中的“并非纯粹的学术专著,而是一个儿子全面理解父亲的一次尝试”。于是,我在自己已为人母7年后,也试着跟随老师的思想,去全面理解“父亲”这个角色的意义。父亲的意义何在?迄今为止,这个问题好像并没有像“母亲的意义”那样得到应有的研究,所以肖老师在书中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的确是有开创性的。许是年岁增长的缘由,亦或是自己有了“母亲”这个身份后,再读这本书时,脑海中不仅只有自己爸爸的样子,还有爱人和公公的影子。我仍和从前一样,读书时总会情不自禁地代入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我想,某种意义上来说,关注父亲就是关注我们自己。 与月亮相比,太阳受到的赞美是少的;与母亲相比,父亲受到的赞美是少的。父亲就像太阳一样在静默中闪光,炫目的光线里充满了灼热的力量。所以我们总用“父爱如山”来歌颂父亲的伟岸。父亲力量的源泉,甚至就是力量本身。父亲以自身的力量成为儿女崇拜的对象和成长的向导。 前不久爱人带孩子做数学作业 很多人在第一次见到我的爱人时总会问我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会选择和他建立家庭?”在旁人看来,我似乎是有条件可以找一个高大帅气的男人当我孩子的父亲的。而现实是,我的爱人不高也不帅。每每这时,我都会笑着告诉他们:“因为他在很多方面给我的感觉很像我的爸爸。”我的父亲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个偶像!他的个子不高大,但在我儿时,他的肩膀是我不想走路时最稳当有力的托举地;我的父亲长相不帅气,但他的歌声一直都是我爱听的天籁之音;我的父亲不富有,但他给了我人生中最富有的爱的陪伴;我的父亲很朴实,但他让我见证了他给母亲的各种浪漫;我的父亲很普通,但却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朗朗晴空……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似乎无所不能。家里所有母亲解决不了的问题,父亲都能妥善解决;我们吃不完的东西,父亲全部吃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还不是很富裕的时候,每一个有意义的日子,父亲都会给母亲各种浪漫的仪式感……脑海中列出有关父亲的种种,惊奇地发现,我的爱人在很多方面的表现竟然和我的父亲惊人的相似。他会在我疲惫时给我有力的肩膀让我依靠;他也十分爱唱歌;成为父亲后,他也是尽所能给予孩子们最好的陪伴;也会在节日和特殊日子里给我制造浪漫惊喜,给我各种仪式感;会尽所能为我们这个小家创造舒适的环境……原来,父亲对我的影响已经深入骨髓。 当我如此认真思考父亲的意义,就愈加感觉,我应该花更多的时间与我的爱人探讨“男人应该怎样学着做父亲”这个问题,因为他的一切将会给我们两个女儿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今晚在看到大女儿的考场作文《我的爸爸》后,她的“我觉得我的爸爸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让我又一次心生触动。原来父亲用心陪伴子女的每一段时光,都会是子女脑海中价值连城的美好回忆。我相信这份回忆在人生长河中会给予子女无限的前行力量。 父亲常常以其特有的方式让子女突然备受感动,即使在这样的时刻,父亲与子女之间仍然可能横亘着一层清浊有别的薄膜。难怪我常常会感觉,小时候爱在父亲怀里撒娇,和父亲亲密无间的自己,越长大越不知道怎么和父亲沟通,表达爱意的话越来越难以启齿。每次视频聊天除了简单的问候,也不知再说些什么。从血缘的角度而言,父亲是赐予子女生命的人。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这种观念揭示的不仅是遗传问题,它表明父亲不仅是生养子女的人,还是子女直接效法的最初榜样。对于任何一个生命的成长来说,父爱与母爱都具有彼此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缺失其中的任意一种都可能意味着心理的残缺或生命的畸形。所以,我们在每一次歌颂母亲的时候,也应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给父亲表达一些爱意。 爱人曾和我吐槽他与公公之间的代沟,说常感觉沟通困难。之前我总以“不管怎样,他是你的爸爸”来劝他接纳彼此的情绪。而这一次,我似乎找到了更有力量的劝说话语。父亲像太阳,只有一个,他属于我们每个人。北岛在《给父亲》中说:“你召唤我成为儿子,我追随你成为父亲。”父亲是命中注定的存在,无论对他持什么态度,父亲总是躲不过去的。理解父亲、效法父亲、反抗父亲,都可能是我们作为子女成就自我的方式。和谐、对抗、隔膜,父亲与子女之间的这些关系往往同时并存。父亲的双重性甚至多重性的意的意义也许就是在这种异常复杂的父亲与子女关系中生成流变的吧。 多试着理解父亲吧,其实也是在理解我们自己!
作者简介 图片:作者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