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注塑工艺参数对塑胶产品内应力的影响

 昵称35953524 2023-03-15 发布于江苏

所有的塑料零件存在3种应力。

Ø分子取向应力

Ø压缩应力

Ø拉伸应力

图片

                                            如图应力开裂

1、料筒温度

 较高的料筒温度有利于取向应力的降低,这是因为在较高的料筒温度,熔体塑化均匀,粘度降低,流动性增加,在熔体充斥型腔过程中,分子取向作用小,因而取向应力较小。而在较低料筒温度下,熔体粘度较高,充模过程中分子取向较多,冷却定型后残余内应力则较大。但是,料筒温度太高也不好,太高容易造成冷却时间长,脱模时易造成变形,固然取向应力减小,但冷却应力和脱模应力反而增大。

2、模具温度    

模具温度的高低对取向内应力和冷却内应力的影响都很大。一方面,模具温度过低,会使冷却加快,造成冷却不均匀而引起收缩上的较大差异,从而增大冷却内应力;另一方面,模具温度过低,熔体进入模具后,温度降低加快,熔体粘度迅速增加,造成在高粘度下充模,形成取向应力的程度明显加大。  模温对塑料结晶影响很大,模温越高,越有利于晶粒堆砌严密,晶体内部的缺陷减小或消除,从而减少内应力。另外,对于不同厚度的塑料制品,其模温请求不同。对于厚壁制品其模温要适当高一些。

3、注射压力

 注射压力高,熔体充模进程中所受剪切作用力大,产生取向应力的机遇也较大。因而,为了降低取向应力和消除脱模应力,应适当降低注射压力。.

4、保压压力  

保压压力对塑料制品内应力的影响大于注射压力的影响。在保压阶段,跟着熔体温度的降低,熔体粘度敏捷增加,此时若施以高压,必定导致分子链的压力取向,从而形成更大的取向应力。

5、注射速度 

注射速度越快,越容易造成分子链的取向程度增加,从而引起更大的取向应力。但注射速渡过低,塑料熔体进入模腔后,可能先后分层而形成熔接痕,产生应力集中线,易产生应力开裂。所以注射速度以适中为宜。最好采用多级注射,在速度逐步减小下停止充模。

6、保压时间 

保压时间越长,熔体产生更大的弹性形变,冻结更多的取向应力。所以,取向应力随保压时间延长和补料量增长而明显增大。

7、开模残余压力 

应适当调整注射压力和保压时间,使开模时模内的残余压力接近于大气压力,从而避免产生更大的脱模内应力。

内应力的产生及解决对策

一般射出成品定型前,存在成品内部的压力约为300kg/cm2 -500kg/cm2之间,如因调整不当造成射胶压力过高,射入模内虽经过浇道、浇口、成品之间的阻力以及成品逐渐冷却,压力逐渐之降低,而存在成品内部进胶口及远端之压力不同,成品经过一段时日于热接触,内应力渐渐释放出来而造成变形或破裂。内应力太高时,可实施退火处理解决。

内应力的产生:

(1)过度充填。

(2)肉厚不均,gate开设在肉薄处。

(3)密度太高而造成脱膜困难。

(4)埋入件周围应变所致,易造成龟裂及冷热差距过大而使收缩不同所致,欲使埋入件周围充填饱模,需施加较大的射压,形成有过大的残留应力。

(5)直接浇口肉薄而又浅口者极易残留应力。

(6)结晶性塑胶、冷却太快内应力不易释放出来。

解决及对策:

(1)提高料温、模温,在各原料标准条件内设定。

(2)缩短保压时间。

(3)非结晶性塑胶,保压压力不需太高,乃因较不会缩水。

(4)肉厚设计要均匀gate开设在肉厚处。

(5)顶出要均匀。

(6)埋植件要预热(用夹子或手套塞入)。

(7)避免用新次料混合,如PC易加水分解,如需混合要彻底烘干。

(8)加大竖浇口、横浇道、浇口等,以减少流动阻力,成形品远处易于传达。

(9)已发生之产生可实施退火处理,依二及二-1之条件实施。

(10)加大射嘴射径,长射嘴需加热片控制。

(11)工程塑胶及加玻纤需用模温60℃以上成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