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舒伯特:对音乐的理解和对痛苦的理解中创作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3-15 发布于北京

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出生于维也纳,日耳曼人,奥地利作曲家,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虽创作生涯虽短暂,却留下大量音乐财富,600多首委婉动听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库添耀眼光辉,誉为“歌曲之王”。

蔡龙聊古典 

25 

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及许多其它作品。他的小夜曲至纯至美,没有众多乐器叠加纷繁。

村上春树说:“舒伯特吗,让我来说,乃是向万事万物的存在状态挑战而又败北的音乐。这是浪漫主义的本质。在这个意义上,舒伯特的音乐是浪漫主义的精华。”


▼▼▼

01

“那本书卖给老师吧”

Sah ein Knab ein Röslein stehn (野玫瑰)Dietrich Fischer-Dieskau;Gerald Moore - Deutsche Grammophon Collection (Disc29)
▼▼▼
舒伯特从小家境贫寒,家里没有钢琴只能去学校练琴。在一个寒风凛冽的夜晚,舒伯特练完琴回家,路过一个旧货店门口看到一个和他学习过音乐的男孩,这个男孩和自己一样贫穷,甚至比自己过的还要糟糕。

他很好奇,这么晚了,这孩子怎么不回家,顶着寒风呢?再仔细望过去,原来男孩的手上拿着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舒伯特明白了,他是要卖手中的东西,换取微薄的钱呢,可是这么冷的天不会有人过来买的

而舒伯特了解孩子的心境,因为无路可走,因为实在是生活不下去了,这时便想到了自己的经历,于是找遍了口袋,把所有的钱都拿了出来给了那位孩子,说了句“那本书卖给老师吧!

孩子内心感动不已,因为男孩也知道老师没有多少钱,而这本书就是歌德的《野玫瑰》,舒伯特在夜灯下读书读的忘我,灵感突来,加快这步伐回家立马记下了旋律。

而那一年,舒伯特18岁

图片

02

“土豆烧牛肉”

舒伯特摇篮曲纯音乐
▼▼▼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摇篮曲》,温柔的旋律伴随着那句“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舒缓又安宁。

那时的舒伯特生活很贫苦。有一天晚上,他没有吃饭,饿着肚子在街上徘徊,希望能碰见一个熟人,借点钱好充饥。

但好久也没有碰到熟人。这时他走到一家豪华的酒店门前,他走了进去,在一张桌子前坐下,他忽然发现饭桌上有一张旧报纸,舒伯特就拿起翻看着

他见上面有一首小诗:“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双手轻轻摇着你,……”

这首朴素、动人的诗,打动了作曲家的心灵,他眼前出现了慈爱的母亲的形象。

是呀,在那宁静的夜晚,母亲轻轻地拍着孩子,哼唱着摇篮曲,银色的月光透过窗子照在母子的身上,这是多么美好的生活呀……

舒伯特再也抑制不住自己,于是,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拿出一支铅笔,一面哼唱着,一面急速地谱写着

舒伯特写好后,把歌曲交给了饭店的老板,老板虽然不懂音乐,但觉得这首曲子那么好听,那么优美,便给了舒伯特一盆土豆烧牛肉。

03

“听,听,云雀”

Moments Musicaux, D. 780 - III. in F MinorAlfred Brendel - Schubert: Complete Impromptus, Moments Musicaux [Disc 2] (舒伯特:即兴曲全集,音乐瞬间 [Disc 2])
 ▼▼▼
舒伯特的灵感随手可得,不管在任何地方,只要一个乐句成形了,他便可以不顾一切地埋头谱曲,浑然忘了身在何处。

这首《音乐瞬间》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所作,一次与朋友在酒馆,翻看一本莎士比亚诗集时,即兴写作,而该曲曲谱一开始甚至是写在广告单背后的,直到后来才由舒伯特的朋友誊写到五线谱上

图片


04

“天鹅之歌

Schubert: Serenade (from Schwanengesang)Raymond Lewenthal - The Liszt Legacy
▼▼▼
《小夜曲》也叫天鹅之歌,关于舒伯特的这首小夜曲,也有一个十分美丽的风闻,听说最初一个朋友约请舒伯特为一个女孩子创造一首曲子。
来庆祝这个女孩的生日,可因为舒伯特和这个女孩素未谋面,也没有太多的感情交集,所以就十分随意的谱了一首曲子,可是没想到却成了自己的惊世之作,他自己亲手演奏这首曲子之后,发现这首曲子十分的悦耳,这首曲子也成为后世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
不过,这仅仅一个风闻,关于舒伯特的这首小夜曲其实有一个十分凄惨的故事,这首小夜曲能够说是舒伯特的绝笔,是在他临终之前所作。

图片

05

“贝多芬头号粉丝

▼▼▼

“音乐大师”是个自带光环的词,音乐家舒伯特自然能配得起这个光环,但这位头顶光环的大师也有成为小跟班的时候——当他见到了自己心中的偶像,大师一秒变粉丝。

舒伯特的偶像是贝多芬,他甚至把贝多芬当神一样崇拜,他曾有机会远远见到贝多芬,但这个保守的粉丝竟然因为紧张而不敢走向前去和偶像打招呼。

在贝多芬蜚声欧洲、誉满全球之时,舒伯特还默默无闻,鲜为世人所知。起初,舒伯特并不想高攀贝多芬,在别人的鼓励和督促下,他才抱着求教的愿望,挟着自己的60首曲子前去拜访贝多芬。可不巧,贝多芬外出了。

贝多芬回来后,看到舒伯特留下的作品不禁拍案惊呼:“这里有神圣的闪光!”并渴望见到这位才气不凡的青年。

贝多芬这个知音给了舒伯特巨大的力量,他不仅从精神上而且从艺术上都在舒伯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的世界。

尽管曾被不少人诟病作品里有贝多芬的影子,但舒伯特似乎并不以为然,甚至在临终前他还告诉友人,把他葬在维灵公墓贝多芬墓旁。

舒伯特如此崇拜自己的偶像,简直堪称贝多芬的头号粉丝。在贝多芬去世的队伍中,舒伯特也是抬棺人之一。

舒伯特有一首相对冷门的艺术歌曲,名字也叫做《欢乐颂》。舒伯特的《欢乐颂》是他早年的作品,风格欢愉清新,诗意盎然,与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一样取词于席勒的诗作。

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别人的痛苦或欢乐。一个不懂音乐的人,是很难快乐起来的。我的音乐作品是从我对音乐的理解和对痛苦的理解中产生的,而那些从痛苦中产生的作品将为世人带来欢乐。 — [奥地利]舒伯特

图片

左右相望的贝多芬与舒伯特墓,中间是莫扎特纪念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