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光绪皇帝同桌的你

 积沙成塔0u3svg 2023-03-16 发布于天津

文:何玉新

民国时期“四大公子”有七八个版本,认同度最高的版本是: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皇室后裔爱新觉罗·溥侗,张镇芳之子张伯驹,张作霖之子张学良。这四位“公子”,或风流倜傥,或叱咤风云,绝非一无所长、游手好闲的“公子哥”所能比,而随心所欲、信手挥霍又是“四大公子”的共性。本文来说说排在第二位的爱新觉罗·溥侗。

【溥侗与光绪皇帝是“同桌的你”】

爱新觉罗·溥侗(1876—1952),字后斋(一作厚斋),号西园,别号红豆馆主。他之所以能进入到晚清民国四公子名单里面,除了诗书画艺,风流倜傥之外,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是光绪皇帝的陪读,光绪皇帝在晚清最后二十多年当中对中国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可以想象,他的这位“同桌的你”,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也一定不一般。只是后来没了用武之地,他曾说:“四十岁之前,许多事业待我而成,乃游手好闲的蹉跎过去了;四十岁之后,有心自立,而又苦无机会!”

(溥侗与光绪皇帝)

溥侗的祖上是康熙的直系一支,血统纯正。他的父亲是爱新觉罗·载治,世袭镇国将军、辅国公,兼理民政部总理大臣。溥侗自幼在上书房读经史,学作诗文,钻研琴、棋、书、画,收藏金石、碑帖,精于治印。擅长古典文学和文物鉴赏,通晓词章音律。酷爱剧艺,对于昆、京艺术,生、旦、净、末、丑兼工,并对戏剧音乐如笛、二胡、弦子、琵琶等无所不通,达到了“文武昆乱不挡,六场通透”的化境。

溥侗作为皇室的末代公子,也有放荡不羁的一面。他一生没有正式结过婚,有过不少情人小妾,有钱时狂买古玩字画,汽车宅院;没钱时就靠当、卖度日,生活过得率性潇洒,世人尊称溥侗为“侗五爷”。

(溥侗书法)

【他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巩金瓯》,不料却成挽歌】

溥侗的艺术成就主要在戏曲,但他对音乐本身也有研究。他长于度曲,清末民初,每逢春秋佳日,便会约上三五好友到西山大觉寺小住,溥侗弹奏一曲《高山流水》,旁人顿入绝尘脱俗之境。

1911年10月4日,清政府“谕旨颁行”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巩金瓯》。这首歌由严复作词,溥侗作曲。溥侗将音乐谱好后,请来曲家曹心泉过耳,曹听后没好意思和溥侗说什么,但回去便对人说:“大清国气数将尽矣——那'国歌’中分明含亡国之音。”果不其然,六天后,武昌起义爆发,《巩金瓯》成了大清国的挽歌。

1927年6月,张作霖就任中华民国军政府大元帅时,设立了一个“乐律研究所”,任命溥侗为所长,每月薪俸四五百大洋,溥侗当时积蓄都快花光了,于是看在钱的份上欣然赴任。这个职位大约相当于现在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第二年国民军北伐成功,打败了张作霖,国民政府南迁,乐律研究所撤销。

(溥侗画作)

【他是京昆第一名票,在上海去世后葬礼上梅兰芳开棺见故友】

溥侗被称为“票界大王”。他从小酷爱昆曲、京剧,清室宗亲家中富有,又常接触京昆名家,溥侗有机会遍访名师。传说他曾为了学谭鑫培的看家本领,甘心放下皇族的架子,伺候谭老板抽鸦片。他生旦净丑无一不精,笙管笛箫样样拾得起来,《群英会》能演周瑜、鲁肃、蒋干、曹操、黄盖五个角色,技艺精妙,出神入化。民国京剧界的大人物——梅兰芳、徐凌云、吴梅、王季烈、韩世昌、袁寒云(袁克文)、刘梦起、言菊朋等都常与之交往。

1918年,由溥侗、袁克文发起,北京票友成立“消夏社”。溥侗为自己立下规矩,一年之内,绝不唱翻头戏——即同一曲子一年内绝不唱第二遍,可见他会的戏实在太多了。后来两位公子又成立“言乐会”,京城票界知名人士均被罗致,俞振飞之业师程继先、花脸名宿钱金福、北昆耆宿之一韩世昌,以及梅兰芳等人也加入了“言乐会”,溥侗曾与梅兰芳合演过《奇双会》。

1930年,溥侗任清华大学曲学导师,又在北京女子文理学院、北京艺术学院等处任教昆曲。他教授昆曲意在传道,而不是卖艺,所以只教学校的学生,闺中的淑女,或学者的夫人,没有一个伶人出自他的门下,因为他认为惟有士人才能得艺术之真谛。1933年应南京国民政府蒙藏委员会之聘,溥侗来南京任委员,他又在南京组织了“成乐社”“阳春社”“公余联欢社”等业余曲社。

1952年6月,溥侗病故于上海,享年76岁,在上海乐园殡仪馆开追悼会,吊唁者大多是生前弟子、曲友及文艺界人士。梅兰芳先生冒雨赶来,此时棺椁已上盖,梅先生悲痛万分,恳切要求开棺让自己与红豆馆主再见最后一面,含泪与其悼别。

家人遵其遗嘱,将溥侗安葬在昆曲发源地苏州灵岩山。海派著名画家唐云为纪念溥侗作了一幅画,画中一盏油灯、一茗壶、一炭炉,题曰:“灯如红豆相思曲,茗逐青烟话古人。”

【曾在天津滨江道春和大戏院登台】

四大公子中三人与天津颇有渊源,只有溥侗,没在天津生活过,来天津的次数也不多。为人所熟知的就是他时而会来天津唱戏。比如1930年,袁克文邀溥侗来津,在春和大戏院演出了《搜山打车》和《奇双会》。

春和大戏院建于1927年,位于天津法租界马家口福煦将军路(今滨江道)福厚里,整体为钢混结构,镜框式舞台,装修考究,座位1021个。因由中华营业股份有限公司经理高春和投资兴建,所以取名为“春和”。春和大戏院改变了旧式茶园的模式,取消了杂役人员“扔手巾把儿”、索要小费的习俗,制定了公布剧目、提前售票、对号人座的新措施,安装了对外播放实况的电台设备,开现代化剧场先河。

张伯驹、溥侗、袁克文对京、昆的爱好,带动了天津民国初年各阶层对度曲、演曲、赏曲、研习的关注和参与。当时许多依附于清王朝的士大夫阶层退居天津,以观测时代风云。许多昆曲伶人、昆曲研究家和昆曲评论家也随之来到天津生活。最早来津开始曲学研究的是号称近代论曲三大家的王季烈。在昆曲演出外,很多老艺人在津教戏。如广东人吴子通,常参加天津城南诗社唱和,编写过二本《马郎集》,为艺人讲授诗词歌赋文章等古典文学。这些也与民国四大公子的影响分不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