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前中华武士会盛况重现,少林太极形意各派高手论剑中山公园

 积沙成塔0u3svg 2023-03-16 发布于天津

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三百多位武术名家高手及武术爱好者,于10月2日上午汇聚天津中山公园,参加了一场传统武术汇演大会。这次武林大会由中华武士会研究会名誉会长于学龙主持。中华武士会研究会会长、天津市宁河区武协主席、天津孙氏拳研究会会长、著名武术家张茂清先生,现场连续展示了形意拳、八卦掌和孙氏太极拳,技惊四座,博得全场喝彩。刘宝成、臧志刚、李铁明、张景森、宋润和等当代形意拳高手也亲自登台表演,武术名家赵道新的儿子赵大星、螺旋拳传人王学义、中华武士会开创人张恩绶的后人杜香五等名家也参加了大会。

为什么这场武林大会选在天津?首先要从天津武术的历史说起。百年以前,民国时期,天津是武术重镇。“南有精武会,北有武士会”。成立于天津的中华武士会与成立于上海的精武体育会遥相呼应,是当时中国最著名的两大民间武术机构。而精武体育会则源于天津人霍元甲于1910年在上海创办的精武体操学校。所以这两大武术会都可以说源出天津。

清末中国最早的政法学校——北洋法政专门学校的校长张恩绶,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个把武术引进学堂的知识分子”。1912年6月16日,著名武术家刘文华、李存义、张占魁、李瑞东等人在天津三条石直隶自治研究会总所召开了中华武士会的发起大会,确定“发展中国固有武术,振起国民尚武精神”的宗旨,并设传习所,分为速成科和专修科,凡在传习所毕业者均可得到中华武士会的徽章。

《中华武士会公启》也表明了其成立目的:“今同人创设此会,募集击技名手,广设传习所,以求普及,期我国民自兹以往,变文弱之风而成坚强之习,以负我民国前途之重任。”

在一百年前,中华武士会就曾在天津中山公园举办过多次武林大会,影响深远。1912年9月8日下午,中华武士会在中山公园召开正式成立会。“是日观者如堵,当由到会各会员分班演习枪刀拳棍各技,堪称绝艺。内有来宾一人,年八十四岁,演习刀法脚步手法两相纯熟,众皆拍掌称奇。”1912年10月28日,在中山公园举行秋季武林大会,“观者千余人,首由干事张泽儒(恩绶)报告开会词”,来自广东、山东、河北、天津等地的武士各献技能,掌声雷动,“尤以广东卢杰之君舞铁线拳及长杆工夫为纯绝,武清县之太极拳更属文雅”。1918年,李星阶协助李存义借天津博物馆(位于中山公园内)开馆之机,再度召集三百多位武术家来津表演。

历经百年岁月,近年来,中华武士会的传人们,在每年五一、十一都要举办“纪念中华武士会传统武术表演”活动,至今已坚持17年,被社会各界关注,并得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重视。2011年,中华武士会被授予为天津市河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于学龙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016年,在张茂清、臧志刚等诸多武术界同仁的努力下,天津市武术运动协会正式批准“中华武士会研究会”成为天津武协会员单位。

10月2日在中山公园举办的武林大会上,众多武术家献上了精彩表演。心意六合软手通背拳是流传于天津、河北地区的拳种,由传人王福茂先生带领弟子李霖、倪志刚等人的拳术演示,纯正古朴,独具特色,他们还展示了正宗苗刀技艺和苗刀对练。来自武清区的宋和、贡集昌、李栢庭等李派太极拳传承人,带来了李派太极五行锤、太极八法奇门拳等李派独有的拳法,还表演了大八极、双人对打、三人对练、刀进棍。

少林派的“风云老会”和天津河北区的“兄弟少林会”;少林名家高福云;拦手门名家李连生、刘贵生;掌师门名家杨建华;少林名家徐长江;张国柱、李新华、王奥博、宫奥琛、张洪有等武术名家,以及来自塘沽的功力门的众多武术名家高手参加了表演。

达摩铲、五虎炮捶、行者棒、梅花双刀、谭腿、春秋刀、查拳、双钩、罗汉拳、六合刀、小红拳、醉拳、九节鞭,地躺鞭、绵掌拳、八极拳,铁砂掌,以及极为罕见的流星锤、和平保卫拳等拳术也在大会上做了精彩展示。(文:何玉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