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恐怖伊恩”之名 1975年麦克尤恩的处女作《最初的爱情,最后的仪式》以及1978年《床笫之间》的出版,使得“恐怖伊恩”之名得以广泛传播,文中的暴力、怪癖、女性的毁灭在文学界引发了广泛的争议,这也使得其成为一名褒贬不一的作家。 最初的老麦在其作品中多描写游离在社会边缘的人物,他们总是有着奇怪的癖好、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也与常人不同,虽然在这里老麦并未过多描写社会,但是其对于人物内在的描写非常细致,这也是他受人喜欢的重要原因。 看似违背伦理,而实际上却将生活中被无视的残暴行为描写出来,在看到世界的种种暴行后,你会发现老麦所描述的社会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我们在隐藏,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承认这“房间里的大象”)。 在《立体几何》一文中,讲述了一对婚姻步人七年之痒的夫妻间生活中的琐事及最终酿成的悲剧。文中的我受到祖父空想家的影响、偏执的所谓厌女症者,整日足不出户、逃避工作与生活,也拒绝承担责任,每日所做的便是整理祖父的笔记,通过所谓的推理、空想来体现自己的优越感与支配地位。 而在一次次的拌嘴中,妻子梅茜的反抗使他的“男性气概”受挫,他便决定用“立体几何”的方式谋杀梅茜,没有社会责任意识、拒绝与社会接触,却始终保持自己的优越感,甚至于在杀死妻子后,他依旧如此: 此刻她的肢体展现出惊人的美丽和人体结构的高贵,正如纸花,它的对称具有一种令人神魂颠倒的魔力。——《立体几何》 在老麦的诸多文章中,《家庭制造》是在批评界争议颇多的一文,因其内容中涉及到了乱伦,不过当我们将这篇文章和《与橱中人的对话》结合起来却能得到一些新的思考。 《家庭制造》中的主人公“我”缺乏前往成人世界的引导,而是另一位不良少年雷蒙德带领他走向成人的世界: 是雷蒙德给我启蒙了成人生活的秘密,那些事情他天生就懂,却从未全懂。他带我发现的那个世界,所有迷人的细节、学问和罪孽,那个他在其中可以算是有纪念意义的人物的世界,其实从来都不适合他。——《家庭制造》 14岁的“我”一天抽10支烟、喝酒,手淫、偷窃、吸毒,看似对生活的背叛,却在无意间看到了社会的本质,他和雷蒙德嘲笑着大人的生活,他们发现了真正“生活的背叛”: 想到爸爸在面粉厂做着十二小时轮班的工作,晚上到家时筋疲力尽,脸色发白,脾气暴躁的样子,我经常会放声大笑。再想到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像我家的这些人一样,我就会笑得更响。他们每天早上从自家的门前台阶上涌出,去往磨房、工厂、木料场和伦敦的码头,辛苦劳累一星期,星期天才得休息,星期一又得奔赴苦役。每晚回家时都变得更老,更累,却没有更富。我和雷蒙德喝茶时经常笑话这种对生活的消极背叛。——《家庭制造》 而这一切发展到“我”对妹妹实施乱伦后到达高潮,为了证明自己已经成人、为了摆脱所谓的处男羞辱,在实行了这一行为后,“我感觉到的是自豪,自豪自己操过了,就算只是和康妮,我十岁的妹妹,哪怕只是和一只跛脚的山羊,我也会自豪自己以这样男人的姿势躺在这里,自豪能提前说'我操过了’,自豪我现在业已无可逆转地加入到人类社会的高级人群当中,他们深谙性事,并借此传宗接代。” 而这一切使得双方身份发生了改变,原本“我”属于受害者——缺少教育、缺少引导;而现在“我”成为了施暴者,妹妹转变为受害者。这样的受害人与施暴者的关系在全书当中都可以发现端倪。 在《与橱中人的对话》中,我们会发现老麦笔下又一个极端——一个失去父亲的十七岁“婴儿”,童年被剥夺的“我”一直都处于母亲的保护下,而当母亲有了新的情人后,便无情将“我”推向了社会,一个没有丝毫社会经历、并与社会隔离多年的“孩子”,接触到这个世界后,感受到的痛苦让他想要回到母亲的怀抱、一辈子成为一个婴儿。 自从经历过烤炉后,我就想要被包纳起来,我想要变小。我不要这样的噪音和周围所有这些人。我想要摆脱这一切,在黑暗里。——《与橱中人的对话》 “我 ”与母亲之间的亲子关系异化为人与物的关系,“我”失去了作为人的主体性,没有基本的生活能力,没有自我意志,更别说思想认识。 在《床笫之间》小说集中,我们可以更明显看到恐怖伊恩的文风,能够看出他对于这个世界的思考以及内心的一种虚无感、茫然感,其中的《色情作品》、《临死前的高潮》、《床笫之间》依旧是贯彻原有的风格,但是在其他几篇文章中其文风有了显著的变化。 尤其是其中一篇《心理之城》可谓绝佳,所描绘的洛杉矶(工业文明下的城市)充满着孤独与伪装,一切似乎都是隐藏着的,但是在一次交谈中将冲突引致最高潮却又戛然而止,好像就应该如此安排,一切都不应该有所交集。 “这里的人们,”我们离开狗儿餐厅时,特伦斯说,“互相住得很远。你的某个邻居可能在四十分钟的车程之外,好不容易相聚了,你们又拿孤单生活招致的那种狂热把对方折磨得死去活来。”——《心理之城》 老麦在小说中对来自不同阶层的人物进行了多层级、多侧面的心理现象的描述与挖掘,使当代 都市、人性生态、道德状貌和生存状态得以生动呈现,也使我们对当代西方的荒原后都市面貌得到深刻的认知,引发对当代都市文化重新建构的思考。 我想起了特伦斯讲的他自己的故事,他拿枪玩的游戏,玛丽拿自己做的实验,想到自己在某个茫然的时刻不断地用手指敲击书的背面,这个巨大、碎片般的城市,没有中心,没有居民,一个只存在于内心的城市,一个连接个人生活中的变化或者停滞的纽带。——《心理之城》 很多人认为老麦是从《时间中的孩子》开始转变风格,去思考社会、人性,但在我阅读的过程中发现,将《心理之城》作为其文风变化的中间点更为合适。 而讲到恐怖伊恩,必须得提的肯定是其代表作《只爱陌生人》,全书描写十分大胆,也是“后现代”文学中的一本代表作品,整本书是致敬《死于威尼斯》一书,两者都是描写了男同性恋欲望以及“死亡”话题。但是这本书写的却是对美的摧残、迫害,最后科林被杀便是这种结局。我当时看完这本书的感受是疯狂,作者对性的描写是全书的核心部分,两对主角——科林与玛丽、罗伯特与卡罗琳——截然不同的爱,成为了整本书的冲突点所在。 整本书的性关系中心是科林,有着少年阴柔美的男子,将男性与女性的美集于一身的美,“他的头发纤细得很不自然,像是婴儿的,纯然黑色,打者卷儿在他纤瘦、女性般的脖颈上。”而且科林也一直以来很羡慕女性的性高潮,“他多次体验到他的阴囊和肛门之间生出的一种痛苦的空虚,几乎就是一种肉欲的感觉;他觉得这可能就近乎女性的情欲了。”在最后的亵玩中,科林也完成了在性关系中从男性角色向女性角色的转变。 这本书在描写之中带入了很多对于现状的讨论,最重要的就是男权与女权的问题。罗伯特有过一段描述: “现如今男人都在怀疑自己,他们恨自己,甚于他们之间彼此的恨。......可她们爱男人。不管她们声称相信什么,女人爱的还是男人身上的侵略性和力量。这一点深入她们的骨髓。你就看看一个成功的男人能吸引到的所有那些女人吧。......她们谈论着自由,梦想的却是囚禁。......是这个世界塑造了人们的思想。是男人塑造的这个世界。所以女人的思想就是由男人塑造的。从最早的童年时期,她们看到的这个世界就是由男人塑造的。现如今女人却开始对自己撒起谎来,于是到处都充满了混乱和苦恼。”——《只爱陌生人》 这段长达一页半的论述,是罗伯特像背诵乘法口诀表一样描述出来的,在他心中这应该已经是真理,因为他从小的生活环境便是如此,从小的家庭氛围便是一种男权至上,家中的女性要为男性服务,以男主人为主的生活。 老麦采用反讽和象征等策略来展开伦理叙事,不仅呈现当代英国社会光怪陆离的各种伦理面相 ,而且也让读者感受道德伦理的启迪,的确值得一读。 转向对社会的关注 前面所提到老麦的《心理之城》描述的是荒原后都市中“水泥森林”背后心灵世界,是高度发达的后现代都市背后的情感之城。 《时间中的孩子》 斯蒂芬与朱莉因丢失而绝望,他们无法互相安慰,不再有可以一起承担的东西,因此也就没有了愿望,只能选择分开,这是第一个孩子——凯特。迈着艰难的步伐,寻找、怀疑,他想尽一切方法来寻找自己的孩子,在绝望中却收获到了意外的惊喜:朱莉的怀孕。 而文中还有一个“孩子”查尔斯,应首相所求,他亲手拟定了《权威育儿手册》,但在这之后却选择离开政坛、归隐乡下,“他想要童年的安全感,无权,服从,以及随之而来的自由。远离金钱、决定、计划和要求。”为自己创造一个属于孩子的世界,建树屋、玩弹弓、穿校服,重拾孩子的生活,这是内心的“自我”,主动去追求,却付出了死亡的代价。一个被动却收获了意外,一个主动却付出了死亡的代价,老麦通过这样一种逆转来呈现故事。 文中还提到一次斯蒂芬与母亲跨时空的一次对视,这次对视“不仅与父母的经历相互作用,而且还是一种继续,一种重复。”两次重复对视,分别经由斯蒂芬和母亲的视角展现: 斯蒂芬看到窗外的幻想,便立刻认出这就是年轻时的母亲,然而由于他没有感受到母亲的目光,感到“渴望与被斥交织的痛苦”,“存在于虚无之间”。 母亲看到窗外的孩子,虽无法确认身份,却立即将之视为自己的孩子,因为“他的眼光紧紧盯着她,要求她认领自己”,所以“爱上了他,并意识到她必须用自己的生命来保护他”。 一切的疑惑都解决了,所有的自我缺失、痛苦、空虚、等待,处于一个意味深长的时间中,需要一样事物来完成——爱。 《黑犬》 《黑犬》所描述的是战争后人们心中的一种变化,三个主要人物分别代表了二战后欧洲的三种思想体系:伯纳德的无神论、琼的有神论和杰里米的无信仰论。 “我用了一生的时间才发现,一旦你完完全全地走入现在,你就能发现无限的空间,无限的时间,如果你愿意的话,你不妨称之为上帝……”琼对于那些发生的事采取的依旧是回避的方式——将之归结于非理性的因素。 她不满这个社会,目睹了欧洲战后的创伤后变得失望,开始怀疑理性,以她为代表的便是当时欧洲的神秘主义思想。她发现理性主义并没有带来幸福和和平,“即使人人都拥有免费医疗和无所不包的家用电器,可他们还是感到不满足。”所以她将矛盾转向内心、寻求信仰。 《黑犬》中塑造的伯纳德形象是一位较为纯粹的共产主义者,他的一生致力于为人生带来和平与幸福,“假如我清楚地知道如何为人类带来和平、公正、幸福和无尽的创造力,又有什么代价算得上高昂呢?为了实现它,不管要付出多少牺牲品都没有关系。” 伯纳德虽然崇尚逻辑和理性,坚定地信仰唯物主义,但是在1950年退出了理性主义组织。伯纳德的行为影射的是欧洲人的理性主义崇拜遭遇危机的事实,“整整一代人所共有的理想幻灭了”。理性主义并未能带来和平,反而在这影响下战争不断,到底该如何选择?逐渐迷茫。 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中指出:”每一种形态的文化就象一株花,一棵树那样,都走不出从发生、成熟到衰落的宿命,欧洲正在走向没落。” 正是这一代人思想的矛盾,而使得下一代人的思想发生变化,应运而生的便是杰里米的无信仰者,他们“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理由,一条持久的准则,一份基本的理念来鉴别判断,没有找到一种能让我去真诚、热情或者平静地信奉的超验存在。” 而这一代人的代表便是杰里米——失去双亲的孤儿,成长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欧洲,面对喧闹、动荡、充斥着各种理论,却又思想信仰崩塌的矛盾年代,他在迷茫和失落中挣扎,并且以各种方式填补心灵的空虚。 “黑犬”正是西方现代社会中忏悔精神匮乏、恃强凌弱以及爱的缺失的表现符号,是西方文化传统逐步走向没落的体现。麦克尤恩在这里提出:社会只有通过了解其历史,才能了解它自身。就如一个没有记忆和自知之明的人是一个随波逐流之人一样,一个没有记忆(准确地说没有回忆)和自知之明的社会是一个随波逐流的社会。 《赎罪》 如果让我选择一本麦克尤恩的书籍作为推荐,《赎罪》绝对是最适合的一部。在这本书中,老麦通过元小说技巧和人物对比方式,在独特的社会背景和伦理境遇中,展示了后现代自我救赎方式——就是以叙事求赎罪——的艰难和珍贵;小说无疑丰富了赎罪小说的社会和伦理度。 我们可以看老麦的描写:在敦刻尔克大撤退途中,有几个士兵因救援空军没能按时到达就向其中一位掉队的空军撒气:他们审讯他、抽他耳光、用脚将他踢飞。而围观的士兵不但不加劝阻,反倒“轻声窃笑”“看好戏”,他们“从折磨此人的过程中得到乐趣”。 战争让他不断反思,究竟什么是罪?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大屠杀? 每个人都是有罪的,每个人都是无罪的。没有人会因一次证词而得到拯救,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没有最够的笔和纸,没有足够的和平和耐心来记录下所有证人的供述,来收集着彼此犯下的种种罪行。你今天没有杀人?可是对多少人的死你采取了听之任之?” ——《赎罪》 《赎罪》讲述了一个77岁的女作家布莱恩妮因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弥补自己年少无知所犯下的错误,就踏上了用写作的方式来为自己赎罪的征程,毫无疑问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老麦自身。 其实老麦作为一名作家并没有拘束于一个房间中进行思考,他频繁接触着社会,2003年他亲 自加入反对伊拉克战争的游行示威当中,为此险些被捕。正是这样的性格影响了他的写作方向——逐渐专注于描写社会、政治以及战争,将历史通过文字保存,这让我想到了塞巴尔德,我佩服这样的人。 三、总论 虽然并未读完老麦的全部著作,在这里也仅仅是选取部分篇目作为参考,其实老麦的文风非常多变,比如在其儿童文学《梦想家彼得》中便描绘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孩子的空间——通过身份交换,来思考另一方的生活与处境,最后改变自己,一个个幻想似乎只是一场梦,却不知也一直改变着彼得自己。 又比如其《水泥花园》在保留其“恐怖伊恩”文风的同时加入了很多新元素:从身为秩序的父亲死亡、到撑起全家的母亲去世,年幼的四个孩子为了能够不分开而发生转变。 原本高冷、喜欢体育的朱莉转为唠叨、照顾兄弟姐妹的母亲形象;而杰克则沉迷于传统手艺,却在将母亲埋入水泥衣柜之中后成为父亲形象;苏珊将所有的想法写入日记中,很少表露自己的心声;汤姆逐渐成为奶宝宝、甚至回到婴儿床。 我已经失去了所有时间的感觉。我觉得就仿佛一直如此一样。我都不太记得妈活着时是什么样子了,我也无法想象任何事会改变。一切都似乎静止了固定了,使我觉得我什么都不怕。——《水泥花园》 全文至最后达到高潮,朱莉和杰克真正成为父母,汤姆似乎成为了他们的孩子,一切似乎“回到旧轨”。但是外面的敲门声说明这个孤岛注定被淹没,故事至高潮后戛然而止,一起一落。 《坚果壳》从一个婴儿的角度出发,全文起初是懊悔,继而是公正,随后是意味深长。其余则是一片混沌。一个关于爱与死亡的故事,是一个选择与后悔的故事。 希格斯玻色子,一个非常小的东西,也许连个东西都称不上,却是数以千计的人毕生的追求。被禁锢在一个坚果壳里,只能从两寸象牙、一粒微沙中窥探整个世界。为什么不行么?既然一切文学、一切艺术、人类的一切努力不过是宇宙万物之中的尘埃而已。而这一宇宙也可能只是众多实际和可能的宇宙中的极小部分罢了。——《坚果壳》 他的文章中充满着思考与判断,充满着人性的险恶与温情,看似恐怖的文风却始终关注着社会的细枝末节,我想这便是老麦吸引我的地方。 作者:翼犀 编辑:翼犀 原标题:《究竟是恐怖还是夹杂着温情——走进伊恩·麦克尤恩》 ▲ 翼犀,原名包张凯,在编教师,苦恼着人生种种,而在教育过程中的无力感逐渐让他思考——是否该离开去寻找新的道路。立志将自己所学知识普及给更多的人,成为一名知识博主。 我们像一小撮麦子一样,互相依偎 只是,九月的夜风一刀刀地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