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右耳胰胆区的应用

 灵兰小草 2023-03-17 发布于山西

讲师:章 陆

笔记插图:灵兰小草

右耳胰胆区作用

1.促进消化。胆汁促进消化,肉类、油脂的。

2.胆系疾病。胁肋胀闷,口苦,胆囊炎、息肉、结石。

3.通络止痛。胆经循经所过疾病,如耳鸣,偏头痛(治疗循经所过的疾病用双耳)

经验点:

胆道:右耳的十二指肠中点与胰胆区中点连线上2/3点与下1/3点的交界处位置,与左耳的胰腺点对称。

  

胆囊疾病调理解析:

1.胆囊炎:

口苦,厌油腻。相应部位有发红或白色小颗粒状隆起的阳性点,胆总管发炎左耳胰胆区也可有阳性点,当不能判断胆囊炎还是胆总管发炎时,左右耳都要看一看。在左右耳的阳性点及耳背的相应部位贴豆。

当阳性反应不明显,将胰胆区竖着三等分,在胰胆区的内上1/3贴豆和后1/3位置(不分上下)贴两个豆。

胆背圆区:胆区耳背相应的位置。

配穴:胰胆区(前后对贴)+十二指肠+右肝区+肺+消皮下+神门+枕+内分泌+交感或耳迷根或耳中穴(根据疼痛情况加减)+贲门(呕吐时用)+耳尖或肾上腺或屏尖(发烧时用)。

注:红色字体为基础配穴

配穴方义:

胰胆区及耳背相应位置前后都要贴豆。

十二指肠区,胆管的开口在十二指肠,偏上方贴豆,一般有阳性点。

右肝区,肝胆相表里并分泌胆汁。

肺,促进粘膜愈合。胆囊炎会出现胆囊内壁毛糙。

消皮下,消化系统的最高领导,对消化系溃疡治疗效果好。

神门+枕,消炎止痛,两穴联合使用。

交感或耳迷根或耳中穴,止脏腑疼痛,前两个穴止痛效果优于耳中穴。

内分泌,胆汁的分泌、消炎。

贲门,止呕。

耳尖点刺放血或肾上腺或屏尖贴豆,用于胆囊炎过程中出现的高热。

2.胆囊息肉:

原因:1.胆固醇代谢不良;2.慢性胆囊炎导致胆囊内壁毛糙增生。

胆囊息肉没有症状可以不用治疗,有症状按照治疗胆囊炎的方法。+肿瘤特异区点刺放血+右耳胰胆区平行的耳轮边缘处点刺放血,用于缩小胆囊息肉。相应部位十二指肠不用了,左耳不用了。一般息肉没有疼痛感,止痛穴位可不要。

高胆固醇的促进胆固醇代谢:+内分泌+消皮下

+甲状腺1(颈区中点)+甲状腺2(耳垂6区内耳穴外上角)

右耳胰胆区(+ 耳背相应位置对贴) + 肝 + 肺 +胰胆区平行的耳轮边缘点刺放血和肿瘤特异区点刺放血(缩小息肉)

高胆固醇时:+ 内分泌 + 消皮下 + 甲状腺1  + 甲状腺2

3.胆结石:(1cm以内的耳穴治疗)

经验穴,结石点:对耳轮第九区腰骶椎下1/3区域寻找敏感点,即结石点。

相应部位,两耳都看,胰胆区找小白点的阳性反应点贴豆+结石点+肝+肺+交感(胆管扩张)+胆道穴+耳迷根(内脏止痛。神门有抑制作用所以不用)。

贴豆后保持两天,饭后按压,一个穴位按压3分钟,多吃鸡蛋、猪蹄,促进胆汁分泌,助于排石。需一个月左右时间,贴豆两天换另一个耳朵,需20次。要防治结石再次生成,需促进胆固醇代谢:胆囊+内分泌+消皮下+甲状腺1+甲状腺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