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零点有数助力中消协发布《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

 零点有数 2023-03-17 发布于广东


作为我国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对扩大内需和提振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3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正式对外发布《2022年农村消费环境与相关问题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零点有数全程负责研究的设计、执行和数据分析工作央广播电视总台、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等主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

△点击观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
附图 新华网报道

附图 人民网报道

零点有数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选取了824个行政村,随机抽取3670位18-70岁年龄段的农村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我国现阶段农村消费环境状况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居民对当前农村消费环境的综合满意度为75.35分,总体表现良好,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目前乡村消费市场的配套物流建设、丰富商品供给等方面仍存在短板,需要进一步发力。

农村消费者的扫码支付和网络购物习惯已基本形成。《报告》显示,虽然当前我国农村居民最主要的消费场景依然发生在本地线下,但农村居民使用4G/5G移动网络上网的比例已经达到78.5%,80.2%的受访者对农村网络信号质量给出了积极评价。数据显示,45.5%的农村居民在线下购物时首选无现金支付,九成以上的农村商店、超市已基本支持手机扫码支付。农村居民已经享受到了移动消费的便利。

农村居民也同样具有较为稳定的网络消费习惯,数据显示,每月有1-5次网上购物频率的农村居民占比已接近四成。

城乡差距依然不小。与中消协发布的百城消费者满意度综合得分相比(2021年为80.59分,2022年为78.81分),农村消费者的满意度得分相对较低,城乡消费环境的差距依然存在,特别是农村老年消费者权益保障问题须引起重视。

农村物流和供给短板突出。《报告》显示,农村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短板较为突出,31.0%的受访者认为所在地缺少电商服务点和快递点,30.7%的受访者则认为农村电商快递配送慢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供给层面,29.7%的消费者表示农村实体店可购买的商品种类少,21.8%的消费者表示农村缺少像城市一样的连锁品牌商业设施,加上物流配送不便以及农民收入相对有限等因素,农村物价上涨、消费价格偏高的问题不容忽视。

农村商品质量有待提升。研究发现,农村市场的假冒伪劣产品依然存在。44.5%的消费者表示最近一年内曾在本村及附近的市场上买到过假冒伪劣产品、“三无”产品,食品类预包装产品和部分烟酒、饮料产品问题相对集中。

农村市场的售后服务有待规范。35.0%的农村消费者表示本地实体店不提供退货、换货等售后服务。《报告》指出,尽管多数农村消费者对网购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等相关法规政策有所了解,但实际运用的比例并不高,担心售后维权的时间、费用成本较高是主要顾虑。

相关数据显示,2012-2019年,我国乡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连续8年高于城镇。2022年,乡村社零总额达到59285亿元,增幅与上年持平,而城镇社零总额为380448亿元,同比增长-0.3%,乡村消费再次彰显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进一步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完善农村消费体系,零点有数从以下三方面提出相关措施:

一是要持续推进“数商兴农”,加大力度建设农村互联网与物流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电商及物流站点的覆盖率。

二是重视乡村振兴中的产业聚集,发挥商业连锁和供应链的优势,加快完善相应的规则制度,提高农村商业的丰富性和标准化水平,同时,重视挖掘农村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等,拓展农村市场深度、提高居民收入。

三是持续开展农村消费环境调查评估工作,主动了解、分析和追踪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消费痛点,以数据为支撑,建设更加完善的农村消费者支持体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