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他是古琴第一人,曾经依靠绘画勉强度日02
2023-03-17 | 阅:  转:  |  分享 
  
他是古琴第一人,曾经依靠绘画勉强度日那时,他生活穷困不堪,不得不白日教学,深夜作画,依靠卖画勉强度日。有时,为了卖一把扇面,从北城步行到南城
荣宝斋。他也曾做过故宫博物院的油漆工。管先生不仅善于弹琴,而且精于制琴和修琴,现在故宫珍藏的唐琴“大圣遗音”、明琴“龙门风雨”和两
个明代大柜子,都是他修整好的。1939年,在家中教授白静武、齐鑫、杨玉丽、杨玉英人物工笔画。1940年,收郑珉中为徒。郑珉中经琴学
蒙师李浴星介绍,拜在管平湖门下学习古琴。1941年,在中国画学研究会教授萧毓明国画。同年,作国画《富贵长春》《仕女图》。20世纪4
0年代末,是管平湖生活最充满挫折感的时光。他一人独住的小屋,徒有四壁。那是一个两间正房之间搭建的临时小房,经过门道到达一扇已经损坏
的门扉。房中除了一张门板草草搭建的床和一张桌子(用以放琴),其他什么都没有。冬天冰冷,夏天闷热,任何人都不愿探身的“洞”,畏缩着一
代“国手”。1949年前夕,他的生活越发窘困,只好靠画幻灯片来糊口。虽然他过着“一箪食,一瓢饮,人也不堪其忧”的清苦生活,但他依然
不放弃对古琴音乐艺术的探索,他每天坚持弹琴打谱和教学,数十年如一日,正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1961年,他将几十年
打谱的经验都写进书中,是后人打谱发掘研究古琴曲的重要依据。同年6月,游北京香山。1962年,继《广陵散》《幽兰》之后,又发掘了《离
骚》《欸乃》《长清》《短清》《阳春》等名曲。1964年,管平湖的生平、鉴琴、修琴、打谱经验及历年来发掘的琴曲,由中国音乐研究所北京
古琴研究会收集整理,收录在编辑的《管平湖专集》中。1965年,夫人赵宜珍去世。夫人的去世对管平湖影响很大,他终日郁郁寡欢,饮酒消愁
,不久因饮酒过度伤其肝脏,住进北京鼓楼医院治疗。1967年3月13日,再次因肝病复发,住进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同年3月28日
,因肝硬化治疗无效病逝于北京,享年70岁。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