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克氏心法的核心内容(下):重构崭新心智,打开智慧之门

 衆妙之門 2023-03-17 发布于陕西
文章图片1

【专题简介】每个人都要经营自己的人生,都是经营者;每个人都要修心:根本在于修持自己的“本心”;功用在于破除心障,释放“觉性”的巨大能量;每个人都要学点心学,儒释道是心学,克氏、稻盛、圣吉等智者的修心学说也是心学。本号为你提供一个交流平台。

文章图片2

克氏认为,破除了意识活动的一切束缚,就能重构崭新心智,“某个东西一旦结束,崭新的东西一定会发生”;而能重构崭新心智,就能打开“智慧之门”,智慧之门已经打开一点了,要继续向前走

重构崭新心智,必须做好三件事:一是修持“安静的心”,二是学会“完整的觉察”,三是采取“正确的行动”。

文章图片3

一.修持“安静的心”

克氏说,“心智一旦安静下来就能看到真相,然后才能产生正确的行动”

1.如何体悟“安静的心”?

克氏提出,“你们现在的心空不空,你们要如何才能发现空寂”, “不要用言语来表达,你要用心体会空寂”。克氏对正在参与讨论的人说,你现在“仔细听着,别的什么都不要做,你现在正在体会它”。 他的意思是说,当你什么事都不做,都不想,所有的念头都消失,全神贯注于听对方讲话时,你就能够体会到,空寂的心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文章图片4

2.如何修持“安静的心”?

如何使一颗躁动的心安静下来?克氏提供的方法是止息思虑;全神贯注;不比较不较量。

1)止息思虑

克氏认为,只有止息思虑,放下个人几十年来积累的东西,放下人类上百万年来遗传的东西,才能让自己的心安静下来。

克氏说,当你聆听时,你必须放下所有的东西,包括数十年以来我们所依恃和培养的一切。聆听的时候,脑子没有任何噪音和妄念,完全安静地聆听,就能了解对方说话的深层含义。思虑一旦止息,当下就有了截然不同的意义。

克氏还说,我们应该问的是人类的心智为什么挣扎着想变成什么?这里指的不只是外在,还有想要变成某某人物的心态。只要这种感觉存在,你就不可能真的解脱。每个人的生命都有这项遗产,我们能不能把这上百万年的库存全部掏空,我指的是那些最根深蒂固的无意识的东西。这些东西必须放下,只有当心智完全解除了所有的重担,完全自由之后,才能产生彻底的信赖。

文章图片5

克氏还提出 ,“如果一个人想要理解某个重要的问题,他应当将自己的倾向、偏见、恐惧、希望,以及他所受到的限制都置于一边,简单而直达地去觉察” 。 这里所说的“倾向、偏见、恐惧、希望”,正是根于前面提到的“过去的记忆”与 “对未来的投射”。

克氏特别指出,思虑止息以后,不再携带旧有的记忆,脑子变得焕然一新,脑细胞得到彻底净化,否则脑子里就只有黑暗了。

文章图片6

2)全神贯注

克氏认为,全神贯注于所见之物,所做之事,也是修持“安静的心” 的一个方法。

克氏说, “全神贯注地看着某样东西,因而丝毫没有比较的问题”“感官一旦充分觉醒,自我感就不见了”,“觉察的本身就能停止思想的活动”。克氏告诉我们,全神贯注于所见之物时,没有比较的问题,自我感不见了,因此,思想的活动(思虑)停止了,心也就安静了。

“止息思虑”与“全神贯注”是一物的两面,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离。能止息思虑,才能全神贯注于所见之物;反过来,能全神贯注于所见之物,不做他想,才能止息思虑。

庄子的“心斋听息法”揭示了这种关系。心斋听息法中的“若一志”,即是止息思虑,专注一处。有了“若一志”,才能全神贯注于听自己的气息;听息不是用耳去听而是用心去听,初时可能还会浮现杂念,出现早些时候见过或想过的一些事物,而进展到深入阶段,全神贯注于自己的气息,心息相融、心息合一,则可能达到“以气听息”、“虚而待物”的境界,达到以“心斋”去“听息”的境界。这时候的心灵状态即是“安静的心”,“空寂之心”。

文章图片7

3)不比较不较量

克氏认为,在生活中不与人较量不比较,是修持“安静的心” 的另一个方法。他说,看着落日,你不会说,“今天的夕阳很美,但是没有昨天的漂亮”。不带比较地观察和看着某个事物,本身就有一种非凡的纪律感。

文章图片8

二.学会“完整的觉察”

在克氏的著述中,用得最多的是“觉察”两个字。可以说,这两个字代表了克氏心法的特色,能深入领悟这两个字的精义,就能明白克氏心法的丰富内涵及实用价值。

1.何谓“完整的觉察”?

“完整的觉察”, 是一种能力,可称为意识力、觉察力或感受力。

“完整的觉察”源于本心的觉性,有觉性才有觉察,有觉察才有觉知。觉性是心的本体,觉察是本体之用,觉知是本体之用结出的果。克氏说,“其实根本没有一个自我中心,存在的只有觉性罢了”。

“完整的觉察”,有巨大的能量,是一股大能。克氏说,什么是识能?识能指的是意识和能量的关系。很显然,这股大能没有局限,没有范围,也没有相反之物,不会受到限制,整个意识场都是能量。他所说的“没有相反之物”,指的是没有“自我感”“妄念”“窄化”等障碍,不会产生拒绝与排斥。

文章图片9

2. “完整的觉察” 操作要点

“完整的觉察”,在操作上要把握几个要点:一是让你的感官开花结果;二是完整的觉察;三是迅捷的觉察。

1)让你的感官开花结果

克氏说,“真相是我们从不允许自己的感官开花结果,我们总是通过思想来行动,从不深入思想的起源”。 克氏告诉我们,感官的活动是思想的起源。然而,我们总是通过思想来行动,而忽略了感官的活动。而且,我们的思想活动还带着“过去的记忆”和“未来想要变成什么”, 因此看不清真相,悟不出真理。

克氏提出,你在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考虑是你的感官能不能开花结果,这里指的是你所有的感官,不只是性眼识和耳朵的听觉。你能不能以所有的感官来欣赏一个女人,或其他的人、物,然后你就能忘掉自我,经验就不存在了。

文章图片10

2)完整的觉察

克氏说,“完整的觉察之中,就有人类的全貌”。“处在这种觉察之中,人类的意识就得到了更新”

克氏还说,完整的觉察,是一种“全神贯注的觉察”。假如你真的能全神贯注,你的感官就会彻底觉醒,不只是一种感官,而是所有的感官都觉醒了。全神贯注的状态是没有自我的,它是流畅的,永不停滞的。全神贯注会愈来愈加强,像一条河的背后具有大量的河水,巨大的全神贯注的能量一波接着一波,每一波都有不同的活动。

克氏补充说,这一波波的觉知就是能量。如果能穿透它(滴水穿石,功到自然成),不可思议的事就会发生。你会有一种至乐的感受,好像进入了无限,你会看到大地、天空、花朵的不可思议的色彩。

文章图片11

3)迅捷的觉察

克氏在与瑞希山谷学校的老师谈论学生教育问题时提出,他希望培养学生具有一种特殊的品质,能够改变心智,改变整个脑子。他说,“这样的脑子永远不定在任何一点,它总是不断地动、动、动”, 能迅捷地运作,能觉察那些大树,感受大地的脉动,有能力聆听真相,有可能突破旧有的局限,充满活力和能量。

克氏认为,“安静的心”是如如不动,而“完整的觉察”则是不断地动、动、动。正是这种静与动的完美结合,能让你认清内在与外在的真相,然后釆取“正确的行动”。

文章图片12

三.采取“正确的行动”

1.“正确的行动”,指的是转化自己、转化环境

1948年,尼赫鲁参访克氏时提出,面对印度和世上正在增长的动乱,什么才是正确的思想与行动?克氏对他说,面对印度和世上正在增长的动乱,每个人只能从个人的改造开始做起,要想拯救这个世界,至少有一些人得摆脱使这个世界腐化和毁灭的因素。他们必须深入的转化自己,开发思想中的创意,进而转化别人,就像从灰烬中又有新的东西再生。

2.转化之难,在于传统的影响,业力的延续

克氏对参加小组讨论的人说,“我认为你们已经可以认清这一点(洞见),但是洞见能使人类改变吗?什么能使我的儿子,女儿改变?他们也许读过这些教诲,但是他们仍然以旧有的方式生活。他指出,“读过这些教诲”的人之所以难以改变,原因在于传统的力量十分强大。“这里所指的传统是过往业力的延续,我们就是这业力”

3.解决之道,在于“洞见”与“实践”结合,知行合一

克氏提出,聆听了教诲,得到了洞见后,要实践它,在实践中改变自己,否则,聆听是没有意义的。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佛家提出“闻思修”结合,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

文章图片14

克氏告诉我们,做好了上述三件事,能修持“安静的心”,学会“完整的觉察”,采取“正确的行动”,就能重构崭新心智,打开智慧之门,得到“至福”。

克氏在写给一位身心受创的年轻人的信里提到,“一颗机警而又宁静的心就是至福;它如同地球那么丰富,拥有无限的可能。一颗不再比较和谴责的心,才能示现无量的宝藏”

这里所说的“宁静的心”,即是“安静的心”;“机警的心” 即是“完整觉察”的能力。有了这两者的结合,你就能破除一切束缚,释放觉性的巨大能量,觉察万事万物的真相,使自己“如同地球那么丰富, 拥有无限的可能”,你就可能打开“智慧之门”,得到“至福”。

文章图片15

总而言之,克氏心法的核心内容是教我们破除一切束缚,重构崭新心智,打开智慧之门。克氏认为,破除一切束缚,重构崭新心智,是心智的突变。他说,这份转变里自有美与深刻的洞识;他还说,智慧之门已经打开一点了,要继续向前走。愿心学爱好者共同探索,推开这扇智慧之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