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好书 | 青檀

 梅子66 2023-03-17 发布于河南
总第1781期





图片

图|李好书
版权©️归原作者

在这个拥挤喧闹的世界上,自然界的奇景异物似乎都退却到深山里潜伏了。但心犹不甘的他们依然做着顽强的抗争,而且因了人类过分的逼迫,其生命力反而被激发出一种惊人的倔强与蓬勃。

在太行山深处漳河峡谷的东岸上,有个“犬吠两省,鸡鸣四县”名叫东郊口的小村庄,便是这类“潜伏者”的一块宿营地。那个人口不过二百的山村四周耸立着的七棵巨大的青檀树,便是这些“潜伏者”生命顽强的见证。

由于编写《都里镇志》收集史料的需要,我在乡间游走了几个月,遂与那七棵青檀树不期而遇。这看似个天缘的巧遇,却也是一种迟早要到来的邂逅,因为我生性就爱着这些不屈不挠的生命。

远远地望去,那七棵青檀树就像碧玉堆积起来的一个个小山丘,若从象征意念上理解,倒像个北斗七星布下的阵势,又像是拱卫那个村庄的一根根“望柱”或一个个侠士。

走近了细看,那树的气势一下子把我镇住了。我屏息静气,平生第一次体验了一棵树能够给予人心的震撼力究竟有多大。

图片

 树冠接天摩云,枝叶横斜散漫,在峡谷中逼仄的苍穹下撑出了又一重穹窿,瞬时让我的神思穿越了千年:也许当年有些身着汉服唐装、峨冠博带的老人曾经在这些树下议论过青檀今日的命运,就像此时此刻,我也正在预测着树的未来一样。

 两个人难以抱合的树身上,膨胀出许多小如拳头大如盘鼓的树瘤,疙疙瘩瘩的,犹如十数条肌腱暴突的臂膀从岩缝中破石而出,扭摽成麻花形状直指苍天。这种姿势散发出来的张力和沧桑感,让人敬畏,让心宁静,让思维回归远古,甚至让我有了“今夕何年”、身处何地的迷茫。好一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独怆然而神游!

漫长的岁月在树的枝干上雕凿出不少腐朽了的洞,洞中却又窜出一支支嫩绿的新枝条,形成了“树抱树”或“树上树”的奇观。树根周遭以及根须蔓延之处也生发出一丛丛幼苗。这种自我修复和传代的能力,让人不得不击节赞叹。

树的枝桠千姿百态,为人们预留了广阔的想像空间:或如虬龙盘旋腾跃,或似孔雀开屏展翅,或如长剑倚天插地,或似神鹿曲颈饮溪。拉开点儿距离再看,又像一座座放大了无数倍的花木盆景摆放在山台之上。而依我看则更像是七尊飘逸着仙风道骨,阅尽了人间沧桑的神仙雕塑。至于更像什么,则见仁见智,无论古今,任意东西,全凭着个人灵感和心念的信马由缰,这大概就是“大象无形”、“象由心生”最鲜活的注释了吧!

图片

青檀是一个古老的树种。像东郊口这七棵阅世500年至1200年的古木,存世者已经很稀少了,早已被列为了国家保护树种,也成了正在建设中的安阳漳河峡谷国家湿地公园内一道独特的景观。那七棵青檀树的珍贵不仅仅在于他的稀少,而在于同类们纷纷凋零之后,他们并没有放弃和屈服,依然本色,依然从容,弥散着高贵的气质。

 作为一道风景,那七棵青檀早已与周边的风光景色皴染为浑然一体。他们与悬崖为邻,与苍山相望,与飞禽走兽、蚍蜉蜂蝶共生存,与藤灌野草共颜色,一枯俱枯,一荣俱荣,从来不去显露风头。当然,也只有这些高山大川、流泉飞瀑、悬崖峭壁、昆虫走兽才配得上这七棵青檀的背景图案。

作为一种生灵,青檀树早与山民血脉相通,水乳交融。他为人们提供着阴凉,提供着记忆,提供着气息的清新,甚至提供着对于美的认知与眷恋,更记着人们的每一分欢乐与忧愁。息息相关,忧乐与共,风雨同行,何分类异,早就是一家人了。

作为一种精神的物象,青檀树还时时给予人们奋发向上的活力。他们扎根于山岩石缝间,无需肥水沃土,石灰岩风化后的粉粒成了平日里最奢侈的营养之壤,只要有一抔土,就能扎一寸的根,安守贫瘠而不乏凌云之志,从没有嫌弃过那深山峡谷中的荒凉与寂寞。

《诗经》中多处赞誉过青檀,把他隐喻为“贤人”乃至“爱情”。“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它山之石,可以为错。”“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特别喜欢《诗经》中的这几句是因为这话常给人以“自强不息”的砥砺。我相信,那些没有看过《诗经》的东郊口村民们早已从那些青檀树上领悟了其精神物语:自立自强、坚韧不拔、耐苦耐劳、大爱无私、奋斗不息、合力向上。人和树之间的基因互植与融合,经过千年的积淀与赓续,早已成了一种特定的地域风水,成了山里人、山中物共同而又寻常的个性、气质、风度、操守乃至于一丝丝气息。看来,村民们把七棵青檀称为“七贤树”是有一定道理的,明心见性,带着灵气。

图片

“七贤树” 居高见远,历久知深,阅尽了春风秋月,看惯了江山叠代,当然也见证了村庄的沧桑巨变。他就是一块活着的化石。

历史上东郊口是个极贫村。人们每天看着漳河水哗哗流淌,却不能用来灌溉田园,柿子与米糠成了续命的主食。一遇灾荒年,全村人只能逃荒要饭,“七贤树”悲泪长流。那泪珠滴在村头寺庙的碑刻上,滴在村口拱券门的石墙上,留下了模糊的文字和暗褐色的斑点。

1931年大年初一,国民党“遭殃军”朱怀宾部抢光了村民准备过年的食品、衣物,牛羊鸡狗被屠食尽净,哭声震动天地。“七贤树”也震怒了。

1940年初,村民们协助八路军赶跑了不抗日、专搞“磨擦”、祸害百姓的朱怀宾“遭殃军”,获得解放,暖暖的阳光照在青檀树上。村民们用构树造出来的纸张成了八路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办公用纸。

1945年秋后,解放区实行“土改”,农民成了土地的新主人。新中国成立后,东郊口人在废墟上开建美好家园,“七贤树”朗朗地笑了。

1963年洪水冲毁了村里的“上川地”。全村干部群众、男女老少齐上阵,将被冲毁的土地整修成梯堰,还新淤了200余亩河滩地;开挖石料7000余方,挖运渣土9000余方,修建了一条长5华里的环山渠,大部分土地成了水浇田;1969年,安装两台水轮泵,引漳河水上山浇地,建成一座50千瓦水力发电站,又在村中建了个长5米宽4米深3米的蓄水池,从而满足了全村用水用电。村田里居然种上了小麦与水稻。东郊口成了全县闻名的“大寨村”。“七贤村”枝叶舒展,苍翠欲滴,许是喜极而泣。

修建跃进渠是全县的大局,本村虽不受益,村民们却鼎力相助。“七贤树”额首称赞!

2018年,市委书记到村里蹲点,村里来了扶贫工作队。越年,甩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七贤树”心花怒放。青檀树的这些阅历后来都被我写到了那本《都里镇志》里,成了我文字里的“地气”,甚至成了我书案上的灯光。在这种灯光的照耀下,事体浩繁的记述不再是一种辛劳,而成了一种愉悦与兴趣。

图片

世间有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东西有时候会被忽略,会被遗忘,但迟早会被找回来的。如今,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过烦了的城里人开始把目光投向原野,那七棵青檀便进入了人们的视线。青山环抱,碧水长流,鸭嘻鸳戏,鹤鸣鹰扬,世上风光千千处,这边风景独好。

家有佳木,村有佳景,岂可私藏?2021年村里筹划绿色旅游产业,孤寂了千年的青檀树挂上了“胸牌”,洒扫庭除,设几立案,每天眉开眼笑地接受游人的参谒,老的少的,红男绿女,纷至沓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而我却说“三人行必有吾师焉”。那七棵青檀树岂止是风景?细看了,那不就是七部摆在山台上的书卷么?其中的智慧、贤德与妙美几辈子才能读得透呢?!

2021年6月6日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李好书,75岁,安阳市民,爱好文学,退休后从事文学创作。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