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全新的PBT面料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自在客 2023-03-18 发布于浙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料加工工艺,具体涉及一种全新的pbt面料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pbt(polybozothiazole)化学名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它是由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或对苯二甲酸(tpa)与丁二醇酯化后缩聚而成。这是一种诞生不久的新型聚酯纤维,由于pbt纤维具有弹性好、上染率高、色牢度好等特点,同时保持普通聚酯(pet)所具有的洗可穿、挺括、尺寸稳定性好等优良性能,因此,pbt纤维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由于pbt大分子基本链节上的柔性部分较长,因而pbt纤维的熔点和玻璃化温度要比普通聚酯纤维低,纤维大分子链的柔性和弹性提高。与普通聚酯纤维(pet)相比,pbt纤维的强度较低,断裂伸长较大,初始模量明显低于普通聚酯纤维,且有很突出的弹性和优良的染色性,手感远比pet柔软。因其耐氯性能好于普通氨纶,所以其也是对氨纶市场的一种补充。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pbt面料传统工艺的加工流程为:溢流预缩→脱水→开幅→高温预定→染色→脱水→开幅→烘干→后整理→成品打卷,其加工流程较长,生产效率低,能耗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全新的pbt面料加工工艺,大大简化了pbt面料的加工工艺流程,缩短了加工时间,从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成本。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全新的pbt面料加工工艺,工序为平幅预缩→染色→脱水→开幅→后整理→成品打卷,具体步骤如下:

(1)平幅预缩工序:采用平幅水洗机,所述平幅水洗机分为7节水洗箱,每节水洗箱温度依次设定为40℃→50℃→60℃→90℃→90℃→70℃→40℃,在前两节水洗箱中加入2.0~3.0g/l的除油剂,调节ph值到5~6之间,第三、第四节水洗箱水温逐渐升高,坯布门幅进一步回缩,并通过热水喷淋的方式将布面上的油迹洗涤下来并溢流出第三、第四节水洗箱,最后三节水洗箱温度逐渐降低;

(2)染色工序:经水洗机预缩后直接进缸染色,通过酸剂调节染液ph值到4.3~4.8之间,加入匀染剂0.2~0.5%(owf)、分散剂1.0~2.0g/l和对应的染料,以1.0~2℃/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130℃,并保温30min后降温至60℃时排水,再加入冷却用回收水,加入片碱1.0~1.5g/l和保险粉4.0~6.0g/l,以3℃/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80℃,并保温20min,进行一次还原清洗,改善布面的色牢度,出缸前再加入0.5g/l的柠檬酸进行中和;

(3)脱水工序:采用离心脱水机进行脱水,控制带液率在30%以下;

(4)开幅工序:对绳状布卷进行解捻,便于后整理加工;

(5)后整理工序:对面料进行定型和上软一起合并处理,在后整理时加入柔软剂6~10g/l和渗透剂0.5~1.0g/l,定型温度设定为170度,车速控制18m/min;

(6)最后成品打卷。

本发明平幅预缩工序通过连续水洗机的机械和化学作用,使得坯布上的纺丝油和沾污能够得到有效的去除,避免了染色出现染料聚集的风险,同时也有效地消除了纱线在织造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这样溢流染色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因门幅收缩过大而导致的收缩痕。

本发明水洗后直接进缸染色,避免了水洗后直接定型会大大损失pbt纱线的弹性,水洗后进缸高温染色的同时,布的经向也会进行回缩,织物的弹性就会恢复,为后道加工提供的保障。若做了预定型的话,纱线被高温定死,弹性消失,这就会失去pbt纱的意思。

本发明染色前纤维没有经过高温预定型,纱线中的非结晶区占比高,染料易上染,颜色得色率高,在做深颜色时可以降低染料使用量,减少染色后残液中未上染的染料,例如用传统生产了一个黑色染料总浓度为6.56%,采用本发明工艺后染料总浓度降低到了4.085%,降幅达到37.7%,大大减少了深色的染料使用量,也进一步降低污水处理难度。

本发明染色过程中,所使用的酸剂为染色专用的稳定酸,较市面上的醋酸更加稳定,可以提高颜色的稳定性,提升颜色一次成功率。匀染剂为耐高温型的涤纶专用匀染剂。保险粉有很强的还原性,必须随用随化,并在碱性条件下快速加入缸中,避免因长久接触空气而导致效果下降,确保染色后的皂洗和冷水沾色牢度可以达到4.5级以上。在染色生产的过程中,有些染化料是不与纤维起发生作用的,只是调节染液的,如酸和碱等,此时我们在处方用g/l来表示和计算,而有些染化料会与纤维起发生作用的,其用量的多少会影响最终的颜色,如染料和匀染剂等,此时我们在处方用%(owf)来表示和计算。%(owf)是对织物重的意思,即onweightoffabric,用于染色时表示染料的百分比含量,即指的是染料的用量和面料重量的比,例如某种条件下,染100kg的面料,处方中染料用量是4%(owf)就是说染这些面料需要:100*0.04=4kg的染料。

本发明染色后采用离心脱水机进行脱水操作,带液率要控制在30%以下,这样布在定型机轧槽里可以再带上40%的助剂,并保证不会因含水率不均而出现带料不匀的情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大大简化了pbt面料的加工工艺流程,使得在加工过程更加的顺畅;在整体加工步骤减少的同时,缩短了加工时间,从而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了水电气的使用量,降低了污水排放量;在染色工序过程中,提高了该面料的得色率,使得相同颜色较常规的加工工艺可以减少染料的使用量,进一步节约了染料成本;后整理工序也使得该面料进一步获得弹性,提高织物的拉伸回复性能,让服装的穿着舒适性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全新的pbt面料加工工艺,工序为平幅预缩→染色→脱水→开幅→后整理→成品打卷,具体步骤如下:

(1)平幅预缩工序:采用平幅水洗机,所述平幅水洗机分为7节水洗箱,每节水洗箱温度依次设定为40℃→50℃→60℃→90℃→90℃→70℃→40℃,在前两节水洗箱中加入2.0g/l的除油剂,调节ph值到5.5左右,第三、第四节水洗箱水温逐渐升高,坯布门幅进一步回缩,并通过热水喷淋的方式将布面上的油迹洗涤下来并溢流出第三、第四节水洗箱,最后三节水洗箱温度逐渐降低;

(2)染色工序:经水洗机预缩后直接进缸染色,通过酸剂调节染液ph值到4.3~4.8之间,加入匀染剂0.25%(owf)、分散剂2.0g/l和对应的染料,以1.0~2℃/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130℃,并保温30min后降温至60℃时排水,再加入冷却用回收水,加入片碱1.0g/l和保险粉5.0g/l,以3℃/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80℃,并保温20min,进行一次还原清洗,改善布面的色牢度,出缸前再加入0.5g/l的柠檬酸进行中和;

(3)脱水工序:采用离心脱水机进行脱水,控制带液率在20%以下;

(4)开幅工序:对绳状布卷进行解捻,便于后整理加工;

(5)后整理工序:对面料进行定型和上软一起合并处理,在后整理时加入柔软剂8g/l和渗透剂1.0g/l,定型温度设定为170度,车速控制18m/min;

(6)最后成品打卷。

实施例2:如附图1所示,一种全新的pbt面料加工工艺,工序为平幅预缩→染色→脱水→开幅→后整理→成品打卷,具体步骤如下:

(1)平幅预缩工序:采用平幅水洗机,所述平幅水洗机分为7节水洗箱,每节水洗箱温度依次设定为40℃→50℃→60℃→90℃→90℃→70℃→40℃,在前两节水洗箱中加入3.0g/l的除油剂,调节ph值到5.5左右,第三、第四节水洗箱水温逐渐升高,坯布门幅进一步回缩,并通过热水喷淋的方式将布面上的油迹洗涤下来并溢流出第三、第四节水洗箱,最后三节水洗箱温度逐渐降低;

(2)染色工序:经水洗机预缩后直接进缸染色,通过酸剂调节染液ph值到4.3~4.8之间,加入匀染剂0.4%(owf)、分散剂1.5g/l和对应的染料,以1.0~2℃/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130℃,并保温30min后降温至60℃时排水,再加入冷却用回收水,加入片碱1.5g/l和保险粉6.0g/l,以3℃/min的速度将温度升至80℃,并保温20min,进行一次还原清洗,改善布面的色牢度,出缸前再加入0.5g/l的柠檬酸进行中和;

(3)脱水工序:采用离心脱水机进行脱水,控制带液率在30%以下;

(4)开幅工序:对绳状布卷进行解捻,便于后整理加工;

(5)后整理工序:对面料进行定型和上软一起合并处理,在后整理时加入柔软剂6g/l和渗透剂0.8g/l,定型温度设定为170度,车速控制18m/min;

(6)最后成品打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