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46季 生活随笔

 默默十一 2023-03-18 发布于广西
“对象”写成“对向”,“拟人”写出“似人”,“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运用了作比较的修辞手法”……这是我改模拟试卷学生卷面上出现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让你抓狂。

气愤,抓狂,脑子充血,种种表现都在意料之中。中考在即,还出现这样的问题,除了抓狂外,是应该静下心来思考思考了。

错别字的出现,病句的出现,对于这班学生来说是常态了。但接手差不多一年了,强调已经不记得多少遍了,到现在还出现这样的问题,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生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比如我在讲某一个字的错别字时,我在白板上演示,学生就恰恰在我讲错别字的时候注意力集中,到我讲到正确的书写时思想却开小差了,这个时候正确的记不住反而是错别字的那个记住了,这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所惹的祸。所以,上课时候,留意学生的上课状态是很重要的。

二是学生实践少。课堂上传授的知识点,可能有些学生当时是理解了,掌握了,可过后没有用练习加以巩固知识点。久而久之,就把之前学过的知识点混淆起来了,似懂非懂的感觉,到做题时也分辨不出哪些归哪些了。要知道孩子的接受能力都是有别的,不要以为自己都说了好多遍了,学生们就领会掌握,还得在实践中巩固提升。实践真不容忽略,必须一步一个脚印。

三是心太急。相信大多数的老师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课堂上都讲过多遍了,应该大多数同学都掌握了吧!我们总是这么美好的想着,也是这么美好地认为着。我就是其中一个,可我们都忽略了一点,孩子的接受能力并不能以我们大人的标准来作判断。对于一个问题,我们大人总是认为很简单,这样传授强调多遍应该懂了。可学生毕竟还是孩子,他们的接受能力不是一次,两次,三次的传授就能接受。自己每传授一个知识点时,总耐不住性子,传授完这个知识点,不久又接着传授下一个知识点。总觉得这样传授学生们该懂了,可现实总不按照我们所期待那样实现。从现在学生们答卷出现的问题,就足以证明,学生暂时的不掌握,只是由于重复的次数不够。其实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重复的过程,心急不了。

美好的一天,从反思开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