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校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特征与实践逻辑

 渐华 2023-03-18 发布于山东

根据产教融合的新趋势与新要求,基于产业学院多元主体运作要素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深入探究其人才培养特征与实践逻辑。在此仅仅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创新素养培育、培养方式与机制等三大重要问题。

一、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匹配产业集群与各种创新创业园区

产业学院是一种基于区域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需要而建构的新型办学组织,本质上还是高校内部的二级教学学术组织,同样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责,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区域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技术技能型和创新创业型人才。很明显,该组织的职责、功能及目标具有典型的区域性和地方性,尤其是服务于地方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这是该办学组织极其重要的新型特征。这一重要特征与内涵,决定了产业学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践逻辑,即匹配产业集群与各种创新创业园区。

不管是在产业学院建设初期,还是在当下根据政府要求建立产业学院的快速发展期,其人才培养都非常重视与区域或地方主导(优势)产业发展的高度匹配,它们充分凝练和利用了当地产业、各种园区(如科技园、产业园、创新创业园、工业园、经开区、高新区、科教创新区等)的特色优势。当然,各种园区其实也是多种产业的集聚地。从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12月公布的首批50家产业学院名单也可以看到,它们主要聚焦和着眼于地方特色资源和优势(支柱)产业的发展。产业学院与区域或地方产业、各种园区的功能布局相匹配,使得其进驻园区办学和培养人才有了实践上的可能。

二、创新素养的培育:项目制课程与应用研究的支撑

产业学院是一种多元办学主体参与的组织创新系统,融合了产业企业、高校、地方政府、科研院所、各种园区甚至公共社区等主体的运作元素和功能,这些来自不同主体的元素与功能能够实现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和更多类别的创新,有助于实现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和学生创新素养的培养。学生创新素养是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内核,该项特征决定了该组织在培养学生核心能力方面的实践逻辑,即建设项目制课程与开展应用研究。

1.项目制课程是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的核心资源

根据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与市场应用取向,需以项目制课程与产教融合平台建设为核心,着力培育学生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素养。项目制课程是指开发并用于技术技能训练、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培育的若干教学项目体系的总和。它的开发和建设一方面基于产业学院所依托的学科专业框架,另一方面对应着该组织指向的产业企业实际岗位需要。项目制课程是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教学资源,甚至说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资源。它之所以能在产业学院组织内部和教学运行中得到开发与建设,是因为它融合了多元主体运作要素与功能。在产业学院这个协同共治与创新系统中,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制订和出台区域产教融合的宏观规划、提供政策与资源支持、拓宽融资渠道等。这里的地方政府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地(县)级市政府,有些产业学院可能还有乡(镇)一级政府的参与和支持。例如,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是该校重点建设的特色产业学院之一,它就是由学校与东莞市长安镇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

产业企业和园区则负责开发与建设项目制课程、构建产教融合平台等。除国内高校外,有的产业学院还有境外高校的参与,如常州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就有香港科技大学的参与和支持。产业学院需要通过构建各种产教融合平台方能选择和采用项目制课程所需的“项目式”驱动教学法。项目制课程开发与建设至少需要解决如下问题:一是由产业学院教学委员会作为产业学院课程建设的领导机构,决定并指导该项工作;二是确定项目制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参与主体结构与参与比例;三是项目制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数量、标准等需要多元参与主体共同研讨和制定;四是项目制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内容,应包括地方政府产业规划与政策、企业教学项目、园区教学项目、技术技能培育项目和创新创业项目等,甚至学生的专业或课程实习实训、学年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等都可来自这些依托产业企业和园区的各种创新项目。建设科学且丰富的项目制课程,才有可能真正完成本质意义上的产业学院人才培养工作。

2.应用研究是产业学院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路径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产业学院是一种多元主体参与的创新系统,能够相对容易地实现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和开展应用研究。其一,由于产业学院内在地具有多元的办学与治理主体,由产业企业、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与公民社会等共建共治,可以实现多元主体对知识的共同创造和深度加工,这使得它具备天然的实现“大学—政府—产业企业”“三重螺旋”或“大学—政府—产业企业—公众(公民社会)”“四重螺旋”的基本条件。这里的公众或公民社会是指除大学、政府、产业企业之外的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既包括公共的,也涵盖私人或市场的。“四重螺旋”组合更加强调建构知识创新集群网络和知识资源的集优整合。由于公民社会的加入,知识生产自然延伸到了更加包容和广阔的社会领域,在塑造社会文化和创新知识的同时,使得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从“适度距离”的保持走向了“亲密无间”的交融。很显然,从知识生产的角度来看,产业学院内在的多元主体及其协同治理,使得它能够比较容易地实现从以单一学科知识创造为目标的知识生产模式Ⅰ,向以解决社会现实问题、满足市场应用需要的知识生产模式Ⅱ或知识生产模式Ⅲ转换。当然,也可以这样认为,产业学院组织目标与职责功能定位于区域或地方社会经济创新发展,一定意义上也说明它本身也是知识生产模式转换的产物,或者说是因知识生产模式转换而建构的教学科研组织。其二,从学科专业的交叉属性来看,产业学院具有跨学科(专业)的性质。产业学院的建构本身就是基于跨学科、跨专业的要求,必须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组合与交叉,因为它对应的目标产业、企业所要满足的市场应用和解决的社会问题,都需要跨学科、跨专业知识及其研究的支撑。产业学院本身具有推动知识生产模式转换的内在要素与组织属性,可以成为推进知识生产模式转换的组织载体,这在根本上源于它的多元主体、问题取向和跨学科(专业)性质。产业学院的多元参与主体应积极依托该组织进行知识生产和应用研究,着力推动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这有助于解决需要跨学科(专业)知识支撑的日益复杂且多元的社会问题;在开展应用研究时,需吸收学生作为重要成员来积极参与,方能实现产业学院培养学生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素养的根本目标。

三、培养方式与运作机制的创新:校园、园区与产教融合平台的一体互通

从管理体制和单位归属来说,产业学院同样是高校的一个二级学院,这一点是必须明确的,高校管理者和高教研究者对此需有充分的认识。但是,在实践运作中,它既可以按照传统的二级学科专业学院的管理方式来办学,也可以单独建立产教融合平台或进驻各种园区,以更灵活的管理手段与方式实施人才培养。也就是说,产业学院虽然实为高校的一个二级学院组织,但其运作机制具有很强的随应性和灵活性。这一重要特征决定了产业学院在培养方式与运作机制方面的实践逻辑,即实现校园、园区与产教融合平台的一体互通。

根据产业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及多元主体参与办学的特征,它既可以以高校二级学院的机制与模式来运作(目前这种运作机制与模式比较普遍),也可以独立于高校,进驻产业企业、园区或者一定的产教融合平台单独运作而实现人才培养。需强调的是,从面上来看,产业学院的这一办学模式似乎是办学物理空间的转移和搬迁,但更重要的是办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手段、方式的变迁和提升。在这种办学模式下,老师和学生都将“沉”在企业中、“浸”在园区内,扎根产业、扎根企业,走出象牙塔,走出舒适区。

很明显,这种办学模式将是产教融合相对更为高级的形式,更符合产业学院的基本属性和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应该说是一种更为科学和更加可行的现实路径。它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和产业企业之间教师的双向流动和促成“双师型”教师的成长,也能够比较方便地共同建设项目制课程并共建共享人才培养所需的各种资源,有助于达成和基本实现产业学院的办学初衷和人才培养目标。比较典型的还有东莞理工学院先进制造学院(长安),该学院全面整合多元办学主体的多方资源,以“校园+产业园”的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在产业园区上建立教育教学平台,实现教学与园区产业企业的良性互动。

根据如上分析可以看到,产业学院组织运行中的项目制课程、应用研究,以及校园、园区与产教融合平台的互通培养模式,都是基于并围绕区域产业及其创新发展的,其人才培养都极力与产业企业创新发展实现深度衔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