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用了两天时间,将《骆驼祥子》重新阅读一过。上次读是十几年前,当时不觉其好,如今再看,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祥子的变化,可以用小说末尾概括:原来的祥子是“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而后的祥子是“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祥子是用力生活的人,可是越认真生活日子越糟,失去了车,失去了爱人,失去了生活的希望……祥子的悲剧,更多的是社会因素造成的。祥子对于北平的留恋也很引人深思,城市的生活并不如意,可是他却习惯了这种热闹,不愿再退回农村。老舍是语言描写的高手,他善用比喻,把人物内心抽象的情感加以物象呈现。祥子不善言辞,他的话也少。京味的方言与北京景色、饮食的展现,也是一大特色。阮明对曹先生课堂的举报行为,当下时有发生,祥子的踪影也可寻觅得到。好的作品就是这样,它不单属于写作的那个时代,更有着长久的阅读期限。好的作品也会让读者再三阅读,常读常新。希望一个正常的社会,可以少些祥子式的悲剧,努力生活的人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