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书、读书与藏书

 xianfengdui111 2023-03-19 发布于河北

□老夔

一个爱书的人一下子成了痴迷于网购的“剁手党”,这似乎有点滑稽。而偏偏最近网上购物平台又不断推出图书购买的活动,对于一个爱书人来说,就更有点“喜剧性”的“悲剧”了。平常早已见不到的一些作家经典都出来了,不仅出版正规,装帧考究,而且价格也不算太贵,像我这样一个养老金只有温饱水平的退休老人也敢“潇洒买一回”了。先买了一套精装的“四大名著”,接着是“鲁迅全集”和“古文观止”,又购买了全套的“唐诗宋词元曲”。这些书籍全都是厚厚的如同砖头块一样的精装本,其实,像“四大名著”和“鲁迅全集”我已经购买过不止一次,不过都是平装的,如《红楼梦》还是一套四本的都有。再次购买就是看在了这些书印刷装帧的实在太考究、太可爱,简直让人爱不释手了。

又看了一条卖书广告,鲁迅全集的平装本,虽说是平装,只不过比精装四大本变成了稍薄一点,只不过一套变成了薄薄的十本,但我觉得这似乎比起那些精装的书更像“书”,除了鲁迅的书外,还有余华的《活着》,路遥的《人生》及《平凡的世界》等等,全是我一直在寻找和要购买的。既然“撞到枪口上了”,没二话,全都拍下。没几天我的斗室里几乎堆满了这些“宝贝”。我之所以点下付款键一点也不心疼,一是出于我对这些作品的喜爱,二是听电商说,现在的纸质书都没人看了,全都是降价出售。一想到这么好的作品,又印刷得这么漂亮,如果没人购买就这么糟蹋了,实在是暴殄天物,我买一套不仅是对作品和作家的尊重。也算是对我们的文学事业尽一点绵薄之力吧。

当我把这些豪华的精装图书摆上书架时,似乎一下子把我书架上的档次提升了不少,这些装帧豪华的书籍不仅好看气派,更充满了一种霸气,使得我原来购买的那些普通书籍如同站立在精英阶层面前的“下里巴人”,不仅形象猥琐,土气不堪,更像是一群战败了的俘虏兵,甚至有点不堪入目。老伴看到我最近一段时间不停地网购买书,不敢抱怨,只是低声的问我:“你能看得完吗”?一句话提醒了我,让我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问题,我已经年逾花甲,不说还能活多少年,就是我这个老花眼睛已经由200度,上升到300度,更况且我喜欢遛弯、看电视,遇到节假日,孙子孙女一来,电视都看不成,更别提看书了。还有一个“致命”的问题,我爱看书,也爱写点小文章,至今还担任一家报纸的特约评论员,几乎每天都要为报纸写一篇评论,另外还想搞点创作。这样忙,看书的时间就更少了,看来这些书籍多半将会成为我的“遗物”了。

但是,不管怎么说,买了书就是为了阅读和欣赏的。但我这一开始阅读就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大凡读书人看书并不喜欢在书桌前正襟危坐,我看书就喜欢歪倒在沙发里,或干脆躺倒在床上一页一页地翻,这也是不少读书人的老毛病。年轻时候不管是出门在外,还是在树下或湖边,看书时也非常随便,不看时揣在身上,看时掏出来,因此,常常会把一本书,或一本杂志,揉的皱巴巴的。不过这样的看书不仅自己是一种享受,在单位上班时领导也非常支持,说这正好是一种学习的“钉子精神”,时间也就是这样挤出来的,这样的阅读甚至即便是把书看破了、看丢了,好像也有点无所谓。当然,这样看书的老毛病对于普通的平装书当然是没问题,而要啃那些精装的,像砖块一样的“大部头”就难了,甚至简直是不可能。

首先是这些精装书都是硬皮封面,甚至还是丝绸装裱的。不可能“随手一抽”“随手一放”,就是阅读,爱惜远远比看书更重要。要阅读这些书籍,就要在书桌前坐得规规矩矩,把书要摊放在桌上,然后才能专心致志地一页一页的翻阅。如果要按照我们平常的看书方法,别说一只手举着书本,就是把书放在面前,一只手去翻动书页都有点吃力。再说,现在的“书生”不可能像过去的少爷公子一样,有丫鬟照顾,书童陪着,甚至还有可能“红袖添香”。而现在的生活本来节奏就快,要看书就需要随手拈来,抽空阅读,要忙事情就能随手一放,简单而又快捷。就是一代伟人酷爱读书,也习惯于半床睡觉半床书,更多半都是线装书。这种装帧考究,板板正正如同一件珍贵礼品一样的精装书,这还是供给人阅读的“书”吗?谁又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阅读这样的“精装本”?

不管时代怎样地发展,书籍的最大作用,也是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供人学习和阅读的。现在手机、电脑方便,阅读从某种意义上看,已经演变成了一种“快餐文化”。所有图书的经营者也都有了这样一种看法。纸质书越来越少人阅读了。既然是这样,纸质书的出版者和经营者,就应该站在纸质书怎样更方便读者的基础上下功夫,而不应该在精装,甚至于“金装”上做文章。把书卖成了“天价”。不过听人说,现在的精装书也是“看的不买”“买的不看”。这些书虽然不实用,但你看看那些大老板和“成功人士”们,他们的“老板桌”后面,几乎都有一个书架做成的背景墙,而上面摆放的都是成套的精装书籍,丝绸封面,烫金书名,金光闪闪。这不仅给人一种斯文和儒雅的感觉,更会让人对主人“肃然起敬”。但如果你非要问这些书主人都看过没有?那只能说你“太不解风情了”。

一辈子买书没后悔,但这次却肠子都悔青了。也许这些印刷精美,装帧豪华的“精装书”,压根就不是出版给人阅读的,甚至就不是为了给我们这些爱书人看的。如果能早领会书籍出版者和经营者的苦心,我也绝不会购买这些“中看不中吃”的劳什子。不过,从经营者大肆降价抛售这些豪华的精装书来看,经营者的日子怕也不好过。书籍,就是知识和文学作品的载体,出版和经营都必须围绕和方便真正的读者进行,而像现在出版和经营,不管是古典还是现代作品,动辄就是精装,不为大众读者服务,专门为一些老板、“成功人士”装点门面,供其“收藏”。这样的书经营下去只能是越卖越“输”,出版出版,出了就“扳”(北方土话,扔的意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