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母亲病逝,临终前呼喊主席乳名:三伢子,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梦想童年594 2023-03-19 发布于江西

1919年10月4日,正在长沙读书的毛主席得到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母亲不行了。

毛主席立即往回赶,经过一天一夜的折腾,终于在10月5日赶回了韶山冲。

可他还是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

当毛主席跌跌撞撞闯进家门时,母亲的遗体已经入棺。

毛主席扑到母亲的灵柩上,悲痛万分,泣不成声,久久不能平静。

毛泽民见大哥如此伤悲,好心安慰大哥说:“大哥,你也不要过于伤心了。你不知道,娘老子在临终时,一直在呼唤着你的名字,说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弟弟这么一说,毛主席更是心如刀绞,悲痛欲绝……

母亲是毛主席一生最敬爱的亲人,对他的成长影响至深,但在母亲病重的时候,毛主席为什么没有在母亲身边侍奉?母亲临终时为什么要一直呼唤毛主席的名字?母亲生前对毛主席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毛主席和母亲之间又发生过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

弗洛伊德曾说过:“一个为母亲特别钟爱的孩子,一生都有身为征服者的感觉;由于这种成功的自信,往往可以导致真正的成功。”

毛主席无疑是一个成功者,他的成功影响了一个世纪,影响了整个中国乃至世界。

对于毛主席而言,在促成他成功的人中,母亲是最不可或缺的那一个,对他影响深远。

毛主席的母亲姓文,在家排行第七,故名“文七妹”。

文七妹小时候,文家有140多亩田产,养了10多头牛,家里人丁兴旺,有20多口人,是湖南省湘乡县唐家坨有名的富户。

文家致富的秘诀有二,一是辛勤劳动,二是节俭持家,这两点对文七妹影响很深,让她从小就养成了辛劳节俭的习惯,颇有大家闺秀风范。

文章图片1

韶山冲毛主席故居

文七妹的祖母贺氏曾在与唐家圫相邻的韶山冲给自己选了一块墓地,因此跟韶山冲有了来往。一来二去,文家和韶山冲下屋场的毛恩普熟悉了,两位老人一合计,决定把贺氏的孙女文七妹嫁给毛恩普的儿子毛顺生。

1880年,13岁的文七妹奉命与毛家10岁的毛顺生订婚,并且来到毛家生活,实际上成了毛家的童养媳,开始给毛家出力。

毛家的家境不如文家,但文七妹来到毛家以后,一点也没有娇娇女的架子,而是承担起了作为一名妻子应尽的职责,干农活、干家务,辛劳勤俭,持家有道。

5年以后,文七妹成年了,跟毛顺生正式结婚。

可结婚之后,毛家的日子却一年不如一年。毛恩普原有15亩田地,但他太贪心,又举债添置田产,结果弄巧成拙,地一点也没增多,原来的地反而被典当出去。

到了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17岁当家那年,家里只剩下六七亩薄田,还欠着别人家的债,即便她每天和妻子文七妹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劳作,也挽救不了毛家的颓势,到后来不得不跑到外面,当了四五年的兵。

退伍以后,毛顺生做起了小生意,在他的精打细算和妻子文七妹的勤俭持家下,毛家的境况终于逐渐好转,有了一些积蓄,除了买回了自己当年的田地,还不断增添田产,从贫农变回了中农,拥有四五十亩田地。

毛主席正是在这期间,出生在毛家的。

1893年12月26日,26岁的文七妹生下了她和毛顺生的第三个孩子,他便是毛主席。

此前,毛主席的父母已经生育过两个孩子,但都先后夭折了,所以他们对第三个孩子尤其珍视。

为了把第三个孩子平安养大,文七妹特地抱着幼年的毛主席跑回娘家唐家圫,在附近一座观音庙里让毛主席叩拜一块巨石,把石头认作干娘,并给孩子取名“石三伢子”。

在这以后,文七妹就带着毛主席住在娘家,因此他的童年是在外公外婆家度过的,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一直留在韶山冲,一心经营着毛家的产业,跟毛主席娘俩相处很少。

或许正因为如此,毛主席跟母亲感情极深,而对父亲则感到陌生,没那么亲密无间。

毛主席和父母之间的感情差别,从他少年时期开始,便开始显现出来了。

转眼间,毛主席9岁了,到了读书识字的年龄,不得不返回韶山冲。

文章图片2

毛主席的父亲毛顺生

毛顺生把儿子送进了离家最近的私塾,不过他让毛主席读书倒不是为了光宗耀祖,而只是让毛主席学会“算得几笔数,记得几笔账,写得几句来往信札,就要得了。”

在毛主席的父亲看来,种田人家的子弟,不稀罕什么功名利禄,也不指望什么仕途上进,只要能学会读书、写字、记账、打算盘,继承自己打下的产业。

但毛主席志向并不在此,自从进了私塾读书,他彷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如同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如饥似渴地阅读各种书籍,一发不可收拾。

毛顺生见到儿子沉迷读书,心中不快,认为儿子为读书耽误了干农活,父子俩经常为此争吵不休,父子之间为此开始了旷日持久的“战争”。

相比父亲的强势霸道,母亲代表的是一种善良仁爱。

毛主席的母亲天性善良,仁厚慈爱,慷慨大方,乐善好施,特别是家庭条件好一些后,遇到荒年饥岁,经常施米给那些乞讨的穷人,与乡里乡亲的关系十分和睦,在韶山冲,没有人不夸奖她聪明贤惠,善良仁厚。

毛主席的父亲则比较“小气”,夫妻俩经常因此吵闹。每次吵闹,毛主席都支持母亲。

母亲宽广的胸怀、仁厚的爱心,对青少年时期的毛主席产生了深刻影响,后来毛主席很多优秀的品格,尤其是对人民的热爱,很大程度就是受母亲的影响。

对于丈夫和儿子之间的矛盾,文七妹多是站在儿子一边,尽量调和他们的冲突,起到了重要的回旋和润滑作用,她宅心仁厚,温良谦和,用勤劳贤惠操持着家务,用温柔善良关爱着家人,成为整个家最不可或缺的人。

有好几次,处于毛主席和父亲产生剧烈的冲突,毛主席一气之下,甚至动过离家出走的念头,但想想自己亲爱的母亲,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留在父母身边。

文七妹的善良像菩萨一般,这既是她的天性,也是因为她的虔诚信佛。

受母亲影响,毛主席少年也曾是一个虔诚的有神论者。毛主席15岁那年,母亲病倒在床,毛主席心急如焚,不仅朝夕侍奉照顾,还每天早起向神灵菩萨跪拜祈福,甚至徒步去南岳求神祈福,如同朝圣一样,几步一拜,一直步行几百里到衡山。

从这个举动来看,我们完全可以体会到毛主席对母亲至孝至诚的赤子之心。

文章图片3

毛主席的母亲文七妹

毛主席就这样在父亲的严厉和母亲的慈爱下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光,直到他18岁那一年,整个人生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

1911年,毛主席来到长沙,考入湘乡驻省中学,他的人生打开了另外一扇窗。

长沙求学期间,毛主席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但他经常思念母亲。每当和同学提起母亲,毛主席总是骄傲认为“自己有一个坚强、富于爱心,给人以自信心的母亲”,这使得他拥有了强大的自信心,在长沙绽放出日渐强烈的光芒。

就在毛主席在长沙求学期间,文七妹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毛主席十分牵挂母亲的健康,只要有空都会回家看望,有时学业繁忙,无暇回家也要家书频传,给父母捎去平安祝福。1916年6月24日,毛主席在给好友肖之升的一封信中说道:

“话别之后,滞于雨,又以萑苻不靖,烽火四起,益不敢冒险行也?……然病母在庐,倚望为劳,游子何心?能不伤感?……平居一日憎长,今如瞬息,寂历之景,对之惨然”。

言语之间,对母亲的担忧和思念,跃然纸上。

这封信后,雨过天晴,毛主席立即动身返回韶山,一连在家住了半个多月,日夜在病床前照顾,不离母亲左右,直到母亲病情好转才返回学校。

但是到了1918年,文七妹的病情又加重了,毛主席得知后心急如焚,立即动身赶回韶山,可因为忙于赴法勤工俭学之事,不能在母亲床前侍奉,满心惭愧的他不得不麻烦两位舅舅,把母亲接回娘家照顾,自己又匆匆返回长沙。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都说儿行千里母担忧,儿子何尝不是如此?

可以说,毛主席在外,最担心的是母亲的身体健康,只是为了施展自己的志向抱负,忠孝不能两全,不得不在外艰苦奔波。

1918年8月,毛主席和部分同学赶赴北京,同时安排弟弟毛泽民把母亲接到长沙就医。母亲患了淋巴腺炎,经过几个月的治疗,还是不见明显好转,让毛主席十分担心。

1919年4月6日,忙完赴法勤工留学一事后,毛主席从上海回到长沙,从此在母亲身旁“亲侍汤药,未尝废离”。在此期间,毛主席、毛泽民、毛泽覃三兄弟带着母亲到一家照相馆,留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文章图片4

毛主席三兄弟与母亲的合影

照片中,文七妹坐在中间的椅子上,慈眉善目,安详和蔼,端庄大方,或许是与三个儿子的团聚让她的心情愉悦,面色看不出一丝病态,整个照片洋溢着幸福的氛围。

毛主席想不到的是,这是母亲人生第一次照相,也是最后一次,这一张合影竟然成了母亲留在人世间最后的影像,而也是他和母亲的最后一次相聚。

过了一段时间,母亲的病不见有起色,毛泽民只好把母亲接回韶山调养,而毛主席又继续投身爱国学生运动,领导湖南学联、新民学会发起了“驱张(湖南督军张敬尧)运动”,成为反动当局的眼中钉。

1919年10月4日,正当毛主席忙于“驱张运动”时,韶山老家派人来到长沙一师找他,给他送来一封紧急家书。

恰好毛主席不在宿舍,只有毛泽覃一人在看书,便打开了信。

读完信后,毛泽覃忍不住哭泣起来,一边擦着眼泪,一边跑去寻找毛主席。

毛主席正在准备宣传材料,却见弟弟毛泽覃气喘吁吁,哭着跑过来,什么话都没说,只是把一封信交给他。'

毛主席展信一读,眼眶立即湿润了。

和弟弟赶回住处后,毛主席见到了来送信的人,他告诉毛主席你的母亲突然病重,昨天晚上就眼看着不行了,一直硬撑着没咽气,你父亲要我火速赶来长沙,通知你们兄弟立即赶回去,晚了恐怕见不到你母亲了。

毛主席一听,如同五雷轰顶。

前几个月,母亲还在自己身边治病休养,怎么回去不到两个月,就要离我们而去了?!一时间,毛主席不敢相信这个消息,站在那里一动也不动,仿佛是在做梦一样。

“润之,你还发什么愣?还不赶快回去,不然就来不及了!”送信的人催促道。

毛主席一下子惊醒过来,匆忙安排了一下工作后,带着小弟毛泽覃,往韶山狂奔而去。

文章图片5

青年时期的毛主席

当时,长沙和韶山之间不通车,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只能靠两条腿徒步走路。这条熟悉的道路上,毛主席曾多次往返,总是行色匆匆,但从没有像这一次心急如焚。

然而,尽管他们日夜兼程,不敢停歇,一百多里的崎岖山路,还是走了一天一夜。

当毛主席风尘仆仆地赶回家中时,他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发生了。

母亲在送信的人出发次日就病逝了,此时她的遗体已经安静地躺在棺中,毛主席再也看不到最亲爱的母亲了,甚至没能见母亲生前的最后一面。

如果不是游学在外,一定能送母亲最后一程。

想到这里,毛主席百感交集,悲从中来,伏在母亲的灵柩上,泣不成声。

毛泽民见大哥如此伤悲,便好言相劝说说:“大哥,你也不要过于伤心……你不知道,娘老子在临终时,一直在呼唤着你的名字,说你为什么还不回来?”

弟弟这么一说,更让毛主席痛悔不已,心如刀绞,抑制不住又是一阵悲泣。

很多人都经历过与亲人的生死诀别,但最悲痛最遗憾的,不是亲眼看到亲人离去,而是无法与亲人做最后的告别,从此阴阳两隔。

那种遗憾永远难以弥补,毛主席就是如此。

我们经常听说,当老人弥留之际,如果他或她牵挂的至亲还没有赶回来,见到最后一面,老人会以超常的意志保留着最后一丝神智,与死神做顽强的斗争,哪怕是陷入深度昏迷,也会等待最后一名至亲赶到,才会咽下最后一口气。

这是一种玄妙的现象,毛主席的母亲也是如此。

只是毛主席距离她太远了,而她与死神抗争的时间太久了,没能坚持到石三伢子赶到,就带着无限的思念和不舍,永远闭上了眼睛。

当晚,毛主席为母亲守灵,家人担心他的身体,劝他休息,都被毛主席拒绝了,他没能见母亲最后一面,但一定要送母亲最后一程。

昏黄的油灯下,毛主席沉浸在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中,儿时的一幕幕场景如同过电影一般,掠过他的眼前,母亲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更让主席平添离恨之苦。

文章图片6

毛主席与亲人的合影

稍顷,他拿起笔,把对母亲的满腔之爱,诉诸于笔端,倾注在纸上。

第二天,前来祭奠的人们,发现了两副墨迹刚干的挽联。

一副在大门口: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

另一副在逝者灵柩前:疾革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

情思哀婉,凄恻动人,母子情深,跃然纸上。

第二天,母亲出殡,毛主席长跪灵前,深情诵读了自己用泪写成的《祭母文》:

  呜呼吾母,遽然而死。寿五十三,生有七子。
  七子余三,即东民覃。其他不育,二女三男。
  育吾兄弟,艰辛备历。摧折作磨,因此遘疾。
  中间万万,皆伤心史。不忍卒书,待徐温吐。
  今则欲言,只有两端。一则盛德,一则恨偏。
  吾母高风,首推博爱。远近亲疏,一皆覆载。
  ……  

中国古代有三大祭文,欧阳修之《陇冈阡表》、袁枚之《祭妹文》,韩愈之《祭十二郎文》,千载之下观之,毛主席之《祭母文》同为绝唱,感天动地。

母亲的逝世,对毛主席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尽管毛主席一直相信生生死死是自然规律,他本人可以笑对生死,但当听说母亲病故时,他却根本不敢相信这一切,他不相信死神会真的降临到自己母亲身上。母亲的病逝也让他很长时间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正如同他写给同学的信所说:

“这是人生一个痛苦之关,像吾等长日在外未能略尽奉养之力的人,尤其生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之痛!”

文章图片7

毛主席《祭母文》

随着时间推移,丧母之痛逐渐远离,但不管到了多大年纪,毛主席对母亲的高尚品德依然念念不忘,他曾经说过:世界上共有三种人:损人利己的人,利己不损人的人,可以损己而利人的人,他的母亲就是最后这一种人。

损己而利人,毛主席完美继承了母亲的良好品德,并将之发扬光大。

痛失慈母后,毛主席把对母亲一个人的爱升华为对人民的爱、对民族的爱、对祖国的爱,他不仅是母亲的儿子,还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是中华民族的儿子,他把无限的爱都献给了最伟大的母亲——我们的祖国,也永远被中国人民、中华民族所铭记!

谨以此篇文章,缅怀并致敬文七妹老人,她是最伟大的母亲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