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家电网第6次喜获中国工业“奥斯卡”大奖!

 快乐者生存 2023-03-20 发布于北京

3月19日,传来好消息——

第七届中国工业大奖隆重揭晓,国家电网公司“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简称“张北柔直工程”)榜上有名!

中国工业大奖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我国工业领域最高奖项,获奖企业和项目代表我国工业发展最高水平,也被誉为中国工业领域的“奥斯卡”

这,也是国家电网连续第六年摘得大奖创下全国唯一六次获此殊荣的佳绩

图片

有请本届大奖得主

张北柔直工程闪亮登场


图片

图片
大奖得主名片

姓名:张北柔性直流电网试验示范工程

开工时间:2018年2月

投运时间:2020年6月

电压等级:±500千伏

新建换流站:张北、康保、丰宁和北京4座换流站

额定输电能力:450万千瓦

新建线路:666千米±5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

世界级“示范生”
图片
  拿奖底气十足  
图片

新型电力系统“样板工程”
世界难题的中国方案

张北坝上,风的故乡,光的海洋,新能源资源丰富,但本地消纳能力不足,需要大规模送出。风起风止、日升日落,新能源发电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显著。

图片

如何才能让这些“任性”的新能源大规模持续稳定供应?这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如果采用常规交流和直流输电技术,必须配套建设大量火电机组或储能设施才能稳定送出清洁能源。在张北,国家电网创新实践,应用了柔性直流电网技术

作为一种新型输电方式,柔性直流为啥能行?响应速度快、可控性好、运行方式灵活……这些特点让它非常适合在可再生能源并网、分布式发电并网等场景中一显身手。打个比方——

图片


张北柔直工程

建设了世界上首个风、光、储、输一体化的柔性直流电网工程,从原理上突破了交流电网强弱、新能源汇集距离等因素对新能源并网的限制,通过“多点汇集、多能互补、时空互补、源网荷协同”,实现了新能源侧自由“波动”发电和负荷侧可控“稳定”供电,为推动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提供了全新技术手段。

如今,张家口地区的“无限风光”,正通过张北柔直工程源源不断地送往京津冀地区。

图片

▲张北柔直工程送出线路作业现场

破解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难题,也正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要义之一。张北柔直工程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样板工程”,其成功实践为未来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研发的先进技术和成套装备是未来电力传输的重要方向

√ 在沙漠戈壁新能源大规模送出、远海风电送出等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对大规模开发利用新能源、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创造12项世界第一
重大技术的中国原创

中国工业大奖的获奖项目代表着我国工业发展最高水平,在自主创新、填补国内外空白和替代进口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自主创新的基因,根植在张北柔直工程中。

图片

▲±500千伏张北换流站工程鸟瞰图

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电力领域最前沿、最有挑战性和最具应用前景的高端技术,也被称为“电力电子皇冠上的明珠”

曾几何时,国际电力巨头宁可不参与中国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也不愿意向中国输入柔直技术和产品。外国专家甚至放话:“这项技术,中国人,10年,绝对干不出来。”

自启动研究柔性直流技术以来,国家电网经过多年科研攻关,已完全掌握柔性直流成套技术,并不断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创新的脚步未曾停歇。过去受制于技术水平,直流输电只能“点对点”。这次,张北柔直工程实现了直流输电从“线”到“网”的质变——

从方案论证到生产准备、从控制保护联调到现场试验的各个环节,国家电网的科研人员坚持自主创新,突破了柔直组网、容量提升与可靠性提升三大技术难题,首次提出了高可靠、强韧性的柔直组网系统方案,建成了世界首个真正意义的直流电网!

图片

图片

张北柔直工程带动了国内柔性直流装备制造水平的全面升级,依托该工程,通过产学研用大规模协同攻关,在推进重大装备国产化方面取得重要成果,解决了关键的“卡脖子”问题,设备性能与制造水平占据了国际制高点:

自主研制了世界上首批最高电压等级的直流断路器,攻克了“大功率直流电流开断”的世界性难题;

研制了世界上最大换流容量的柔直换流阀,其可靠性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研制了世界上最高功率的IGBT器件,填补了国内先进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空白。

图片

▲换流阀安装现场

张北柔直工程的先进技术也在走出去,高端输电技术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助力国家电网首次中标德国BorWin6海上风电柔直工程。


绿电亮冬奥,发展惠民生
资源优势→发展优势

2022年,北京冬奥场馆历史性地实现100%绿电供应。“张北的风点亮北京的灯”,这一诗意畅想,藉由冬奥会重点配套工程——张北柔直工程变为美好现实。

图片

冬奥会期间,张北柔直工程整体运行情况良好,首个柔性直流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全套自主化核心装备的可靠性均得到了充分验证,累计输送新能源3.26亿千瓦时,输电功率最高超过北京全市用电负荷的八分之一。世界舞台上,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模式引人瞩目。

图片


绿电也走进北京千家万户

通过张北柔直工程,每年140亿千瓦时清洁电能输入北京地区,约占北京市年用电量的十分之一,可节约标准煤49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280万吨。

截至3月15日,张北柔直工程累计向北京、河北北部地区输送164.06亿千瓦时清洁电能,助力电力保供、能源转型。


图片


资源优势→发展优势,张北柔直工程功不可没。

拉动当地风、光发电投资达到600亿元

有效促进了1110座光伏扶贫电站发电电量消纳

惠及10.4万户当地居民

如今,在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光伏产业已成为村里三大“增收法宝”之一,是村民眼中的“铁杆庄稼”。

图片

 ▲欣欣向荣的张北德胜村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

各类设备全面采用清洁生产工艺,临建区会议室使用太阳能发电照明,办公区域中水循环利用,工程采用高跨方式跨越果园林木……张北柔直工程将绿色进行到底,在设计、施工和运行期均采取了有效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打造“绿色样板”

图片

张北柔直工程将一种全新的

新能源传输与消纳方式

从构想变为现实。

当我们回顾这项工程时,

看到的是这些词——

图片

图片

勇攀高峰,摘下大奖!

张北柔直,实至名归!

责编 | 韩煦  美编 | 李洋 张竞如 鲍涤非

执行审核 | 王一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