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人民军队的主体分为两大部分,即野战精锐部队和各军区所属的地方武装,在三年多累计歼灭的1000多万敌军中,其中的965万歼敌数字是由四大野战军包揽的,占比超过了90%,成为解放全中国的主要军事力量。那么,战功彪炳的这四大野战军,其老底子分别是抗战时期的哪支部队呢? (第二野战军刘司令员) 首先必须说明,在长达22年的革命战争生涯中,我军各部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的分兵、会师和整编,几乎每一支部队既有光荣的历史,也有五湖四海的融合。但是我们讨论的是各野战军的“老底子”,也就是粗线条的军史脉络,须以主体的“山头”而非局部作为研究的基础。 解放战争当然是在联合抗日取得胜利以后,才正式爆发的,因此我四大野战军的直接前身,必然是抗战时期我军的核心野战力量,战争爆发时,我军总兵力为127万人,但是其中的野战精锐仅有61万人,基本分布在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所属的三个师和新编第四军, 这四个建制单位的实际级别,其实是基本相同的,关于这一点,笔者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过详细介绍。不过随着实力的增强和斗争策略的需要,前述部队已经逐渐形成了“对内”和“对外”的两套建制体系,对外仍然沿用“国民革命军某部”的正规番号,对内则使用各大军区的名义。 (三位老帅) 也就是说,华北地区第十八集团军的三个师部,以及华中新四军的军部,以“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分别兼着各大军区的司令部,形成了115师师部兼山东军区、120师师部兼晋绥军区、129师师部兼晋冀鲁豫军区、新四军军部总揽华中各二级军区的格局。 抗战中后期共组建了五个战略区级的大军区机关,另外一个大军区,则是聂帅领导建设起来的晋察冀军区。如果对人民军队的军史脉络较为熟悉,其实应该看得出来,前四个大军区(八路军三个师、新四军)所属的精锐正规部队,正是未来四大野战军的前身。 只不过其中演变的历史有些复杂,而晋察冀军区虽然后来又扩大为华北军区,最终却没有组建野司和授予“第五野战军”的番号,与其野战力量和指挥能力的偏弱大有关系。 第一野战军(原西北野战军) 严格来说,西北野战军包括之前的陕甘宁野战集团军、西北野战兵团,其主体作战力量,均来自于1942年组建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它是由晋绥军区所属部队、八路军留守兵团和延安总部的警卫部队共同组建而成。 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所担负的战略任务,是统一保卫陕北和晋绥根据地,以贺老总为司令员。抗战胜利后,由于留守兵团和警卫部队的半数以上兵力调往东北,所以西北野战军的雏形,少部分来自于八路军总部直属部队,大部分都来自晋绥军区(八路军第120师系统,贺老总兼军区司令员)。 比如“陕甘宁野战集团军”组建时,所辖的警备第1旅、警备第3旅和教导旅,都是原驻陕北的留守和警备部队,而唯一编入的野战纵队,便是隶属于晋绥军区的第1纵队。由于晋绥地区暂无重大敌情,自1947年3月胡匪军进攻延安后,晋绥军区主力继续纷纷西调。 贺老总先后将军区所属的第2、第3、第4纵队,全部交给彭老总指挥,随后再以原直属野司指挥的两个旅,合编为第6纵队。因此到1947年夏秋时节,西北野战兵团正式改称“西北野战军”之时,已经拥有五个野战纵队加一个山炮营共75000余人。 (八路军第120师师长) 贺老总的高风亮节,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仅从西野的基本盘可以看出,西北野战军主要是以八路军总部直属部队+第120师野战部队发展起来的。彭总正是率领这支基干力量,跟敌人在陕北周旋了两年多,再逐渐壮大到15万余人,毕竟经常打胜仗嘛,有缴获有补充。 1949年2月1日,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总兵力仍然只有两个兵团七个军15万余人。直到太原战役胜利后的6月间,华北军区第十八兵团、第十九兵团正式转隶一野建制,总兵力才终于达到了34万余人,进而席卷大西北,一野在解放战争中累计歼敌65万余人。 整建制调来两个兵团,主要原因是华北已不再有大的战事,而一野又将承担解放整个大西北的战略任务,兵力略显不足。但这已经属于“锦上添花”的节奏,并不影响西北野战军的主体成分问题,研究部队历史和“山头”属性,不能纠结于枝节。 小结:第一野战军的老底子,无疑是贺老总率领的八路军120师,再往前捋自然就是红二方面军(红2、红6军团)。抗战初期,这支部队曾经挺进冀中地区,因此给晋察冀军区留下了一些部队,但是师部和120师主力,于1940年2月奉命返回晋西北,承担保卫黄河河防的任务,再并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 (第一野战军司令员彭总) 第二野战军(原中原野战军) 这支部队的成分比较单一,基本就是由八路军第129师的野战力量发展起来的,但是期间的变化和转隶情况较多。抗战胜利前后,第129师师部已正式兼“晋冀鲁豫军区”,刘邓首长既是师长和政委,也是大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 1945年10月以后,晋冀鲁豫军区奉命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下辖第1、第2、第3、第4共四个野战纵队,八路军129师的名将陈赓、陈锡联、陈再道都是纵队司令员,足见晋冀鲁豫野战军的老底子所在。 解放战争初期,刘帅率部连战连捷,野战军一度发展到十二个纵队27万人!到1947年7月,为执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任务,刘邓首长亲率四个主力纵队12万人,组成“晋冀鲁豫南征野战军”千里南下,也就是简称版的“刘邓大军”。 (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 其后的时间里,“晋冀鲁豫野战军”根据形势的变化,先后进行了大的拆分,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其中以两个纵队(4纵、9纵)组建了“陈谢集团”,单独执行挺进豫西的战略任务;另外两个纵队“主力部队地方化”(10纵、12纵),开辟了桐柏、江汉等新的二级军区。 而留在晋南的三个纵队,由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徐帅指挥,专司对阎匪军作战,注意前两部分已不受刘邓节制;因此刘邓首长直接指挥的野战军,只剩下五个纵队,其中一个还临时配属给华野作战(即著名的中野11纵)。 1948年5月,战略区重新进行划分,晋察冀军区和晋冀鲁豫军区合并组建“华北军区”,因此徐帅指挥的三个纵队,整体上被划入华北军区野战部队,而已经离开老区作战的刘邓大军主力,则改称“中原野战军”。 中原野战军成立时下辖七个野战纵队:包括刘邓首长直接指挥的五个纵队、归建的陈谢集团两个纵队,是故野战军初始兵力只有14万余人,需要指出的是,它只是继承了原晋冀鲁豫野战军的一部分而非全部,或者说精华所在。 经过淮海大战后,缴获和俘虏颇丰,中野的军力得到一定恢复,至1949年2月改称“第二野战军”之时,已经下辖三个兵团九个军28万余人,但是就发展源头来说,仍然是八路军第129师的精锐部分。 小结:第二野战军是由中原野战军改称而来,而中原野战军却只是原晋冀鲁豫野战军的精锐部分,但均属八路军第129师系统。再往前捋,自然是红四方面军(主要是红4军、红31军)长征后保留下来的部队,二野在解放战争中累计歼敌330万人。 第三野战军(原华东野战军) 1938年初,“陆军新编第四军”刚刚完成集结和改编时,只有10300余人,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到1941年重建军部时,兵力已达七个师9万余人。至抗战胜利时,正规部队更是突破31万人,形成了涵盖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等省的华中抗日根据地,各部由新四军军部统一指挥。 抗战胜利后不久,延安确定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115师兼山东军区的主力,大部随罗帅北调关外。再以陈老总率军部和部分部队北移,接手了山东军区的工作,所以变成了“新四军军部兼山东军区”的局面,换句话说,是把整个华东地区都交给了新四军来经略。 为适应新的战争形势,在山东地区,以江南调回的叶飞第1纵队(新四军第1师主力,粟裕的老部队)、罗炳辉第2纵队(新四军第2师主力),以及山东军区留下来的第7师、第8师两个师,共7万余人共同组建了“山东野战军”。 (新四军代军长陈毅) 山东野战军以陈毅兼司令员,而此前在两淮地区,新四军所属华中军区的野战精锐4万余人,已经组建了“华中野战军”,以粟裕为司令员。在这两个野战军的11万部队中,新四军部队的成分占到了8万人以上(山野两个纵队、华中四个纵队),比例超过了75%。 1947年1月间,为了加强华东地区军事的统一领导,两个野战军再合组为“华东野战军”,陈粟大军就此横空出世,并且已经壮大到十个纵队27万余人(不含11纵、12纵)。所以从成分上看,华东野战军的主体仍然是新四军的野战精锐,不存在什么争议。 淮海战役结束后,1949年2月间,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下辖四个兵团58万余人,随后参加渡江战役,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三野累计歼敌总数为247万人。 小结:第三野战军由华东野战军整编和改称而来,而华东野战军则是由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合编组建的,是原新四军军长陈毅和新四军第1师师长粟裕会师的结果,因此三野的老底子当然是新四军的精锐力量,再朝前捋,那就是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诸省浴血坚持的各红军游击队。 (华野副司令员粟裕) 第四野战军(原东北野战军) 抗战胜利后我军“闯关东”的部队,真可谓是来自五湖四海,几乎所有的战略区和延安总部,都向东北派出了部队,并且均为精锐之师。其中包括山东军区、晋察冀军区、晋绥军区、晋冀鲁豫军区、新四军、延安警备部队和炮校等,累计出关兵力约11万人。 不过要注意,在这11万未来东北野战军的“种子部队”中,八路军山东军区和黄克诚新四军第3师这两部,占比相当之大,其中罗帅的山东军区就来了直属部队加五个师6万余人,而新四军第3师也达到了3万余人,两者合计近10万人! 因此在《东北解放战争》一书中,对这两支部队的评价是:“显然是绝对的主力,构成了东北野战军的基础”。山东军区的野战精锐,自然是以八路军第115师师部及第343旅发展起来的,原山东纵队虽然兵力数量较多,但是论起战斗力,显然是不如“老八路”的。 (八路军第115师师长) 至于黄克诚的第3师,虽然当时隶属于新四军的建制,然而认真考证部队血脉的话,其实是1940年黄桥决战时期,负责增援陈粟的“八路军南下支队”。而这个南下支队的前身,是八路军第五纵队,再之前的番号是八路军第四纵队。 那么八路军第四纵队的基干力量,又是哪支部队呢?正是第115师之344旅,它是在1940年4月,由第344旅和新编第2旅合编组成的,当时拥兵约12000人。该部整编为第四纵队时,第344旅改称第4旅,所属第687、第688、第689团分别改为旅属第7、第8、第9团。 1941年1月28日,在新四军军部重建以后,为加强新四军的力量,已经南下到苏北地区的八路军第五纵队,就地改编为新四军第3师。因此抗战胜利以后,在新四军的七个师中唯独选调第3师出关,那绝不是偶然的,因为该师正是以115师的344旅发展起来的。 (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115师代师长兼政委) 注意新四军第3师出关时的四名旅长是:第7旅旅长彭明治(开国中将)、第8旅旅长张天云(开国中将)、第9旅旅长钟伟(开国少将)、独立旅旅长吴信泉(开国中将),他们皆是115师出身的名将,抗战初期分别担任过第115师的团、营级干部。 现在清楚了吧?不论东北人民自治军、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的番号如何变化,也不论后来如何发展到百万之众,东北我军的基干力量仍然是八路军第115师。因此延安选择“林罗刘”、黄克诚、陈光等首长来执掌东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老部队老部下用着顺手啊。 再比如韩先楚、刘震等出身红25军的名将,之所以后来成为四野的骨干将领,正是因为115师的344旅,乃是由徐海东的红15军团改编的。1949年3月,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后,东北野战军正式改编为第四野战军,下辖四个兵团总兵力88万余人,整个解放战争中,累计歼敌323万人。 小结:第四野战军的骨干力量,确实是由八路军第115师发展起来的,如果再朝前推,那就是1935年重新组建的红一方面军,下辖红1军团和红15军团,也就是中央红军历经万里长征后,到达陕北后的主要力量(原红1军团和红3军团),以及徐海东带出来的红25军。 补充: 华北军区野战部队,解放战争后期发展到三个兵团20余万人,司令员聂帅也是出身于八路军115师。但是其前身晋察冀军区,所属部队的来源却非常复杂,有115师的一部分、120师的一部分,还有冀中和冀东地区的起义部队。 虽然抗战胜利时,晋察冀军区的正规部队已达到20余万人,但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其一是“老八路”的底子太少,从而出现兵多而不精的情况;其二是聂帅组建抗日根据地时,并未携带健全的司令部机关,分兵时也没有获得较多的战将。 如此,晋察冀的部队搞根据地建设、以游击战对付日军的扫荡还可以,但是进入解放战争以后,其大兵团作战、正规军野战、司令部指挥能力不足的短板,不断暴露出来,在作战中颇有些力不从心,战绩不佳在所难免。 因此1948年5月以后,华北军区的野战部队改由西柏坡直接指挥,不设专门的野战军司令部,从而失去了成为第五野战军的机会。这里面既有一些其他因素,也与老部队的血脉传承大有关系,毕竟聂帅初创根据地时,基本部队只有一个115师的独立团。 |
|
来自: 捣药者e6x4gdz2 > 《军事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