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近,我同时在读两本书

 nysd2012 2023-03-20 发布于北京

作者 / 夜渔

一个持续读书、思考、实践的终身成长者



最近,我除了读纸质书之外,我还读了一本电子书。

早晨读的纸质书,边读边写读书笔记,写完后整理一下,再反复阅读检查一下,然后分享到读书会里。

晚上读电子书,边读边思考,思考过后写写收获和感悟,把不错的收获和感悟,也会分享到读书会里。

纸质书目前已经读完了一本,总共写了33篇读书笔记。

前几天我还发了一条朋友圈,记录了一下。

图片


我在读书会里创建了一个读书专栏,每本书的读书笔记都有单独的专栏。

之所以要这样做,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方面原因是,我觉得这样整理下来,随着时间积累读书笔记的篇幅会越来越多,等到写完12本书的读书笔记,我自己看看就会觉得很震撼,因为这相当于我一年的时间写了12本书。

另一方面原因是,这对于读书会里的小伙伴会很方便,很快就能找到每本书对应读书笔记的专栏,给大家节省了很多时间。

关于读的第一本纸质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读完后我写了一篇<读后总结>。

在<读后总结>里我表述的核心观点就一个:这本书值得反复阅读。

当然了,反复阅读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加深记忆和理解,然后在实际生活中去尽力践行。

很多道理,很多知识,也许我们明白了,也许我们现在还做不到,也许我们现在还做不好,但是没关系,这都是正常的,只要我们尽力去做,总会慢慢做的更好一点。

读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后,我就开始读第二本纸质书《自卑与超越》。

这本书很多年前我就读过了,之所以要再读一遍,我在读书会里分享的关于这本书的第一篇读书笔记也详细说明了原因。

这是一本心理学书籍,关于心理学领域的书籍,我觉得应该多读一些。

为什么呢?

因为心理学能够让我们更好的了解自己,同时也能更好的了解人性。

当我们足够了解自己,我们就会活得更通透,更能拿得起、放得下。

当我们足够了解人性,我们就更懂得如何为人处事,以及如何在事业上更进一步。

至于我现在正在读的这本电子书,是张萌老师的《让你的时间更有价值》。

这本书豆瓣评分不高,但是我并不是根据豆瓣评分来决定要不要读的,我是根据作者的段位做出的决定。

作者的段位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一本书的价值,很多人之所以不认可这本书,给这本书低分,是因为作者写这本书要针对的人群就不是你。

最近这几年出书的人之所以越来越多,一方面是为了给作者本人背书,另一方面是为了营销。

说白了,出书能够提升个人品牌的知名度。

所以,他们出书的目的很明确。

也许,有很多人会看不惯这种行为。

但是在我看来,如果我有那个实力,我也出书。

你想,若是在我们的个人介绍里有某本书的作者这样一个标签,这本身就是很牛的象征。

所以啊,咱没那个实力就只能羡慕、嫉妒、恨。

有这样的心理很正常,但是不得不说,这样的心理很不好。

我们要懂得接纳别人,承认别人的优秀,转变这样的心理和思维方式,也是我们自身走向优秀的开始。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