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男子上山出家,高僧竟是亲爷爷,女子:放开我公公

 艾尚故事 2023-03-20 发布于江苏

江西有一个王大毛,十八岁,读书很多,却不擅长考试。

有一天王大毛出去踏春,在人群之中看到一个美丽的姑娘,坐在一辆马车上,丫鬟扶着她下了车,走进寺庙。

王大毛也跟着来到寺庙,只见姑娘跪地祈求着什么,脸微微发红。

王大毛急忙也跪在一旁的蒲团上,看了看姑娘,然后也闭上眼睛祈求,当他睁开眼的时候,姑娘早已离去。

王大毛看不到姑娘,就去找小和尚询问。小和尚说是周家的姑娘,回家之后就让父亲去周家提亲。

姑娘姓周,周员外是当地有名的大财主,为人乐善好施。

王老头认为周家太有钱,不适合自己儿子就没去提亲。

王大毛不开心,不娶周姑娘,他就不回家。

第二天,王大毛带了一点盘缠就出门了,一路上越想越生气,如果没有周姑娘,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走着走着来到小河边,王大毛看着远去的河水,不由得发出一声叹息,这世上已经不值得留恋,趁着年轻早早出家。

王大毛从市场上买了一头小毛驴,直奔庐山,据说那里有许多得道高僧。

一路上风吹雨打,王大毛终于来到了紫霄峰,听人说上面有一座紫霄宫。

王大毛在山下休息了一晚,第二天早早出发,天黑的时候才爬到峰顶,看到一个山洞。

一个老和尚坐在里面,老和尚很瘦,几乎没有肉只有骨头,花白胡子垂到地上。

王大毛认为这位一定是个厉害的老和尚,就跪地磕头,希望老和尚收留自己,传授法术。

王大毛说了大半天,老和尚才慢慢睁开眼睛,只见有两道红色的光射了出来,红光在王大毛的身上扫描了一遍,说:“你怎么来了?不好好在家读书!”

王大毛:“我要出家,肯定要出来的。”

老和尚:“臭小子,我是你爷爷。”

王大毛:“我要做你徒弟,并不是做你孙子呀。再说,我爷爷早就死了,你怎么可能是我爷爷。”

老和尚说:“你右腿有一块圆形的胎记,和碗口一样大,你爸叫王文!”

王大毛大吃一惊,老和尚说得一点不错。

老和尚解释道:“其实当时我并不是真的死,只不过是入定了,你爸爸不知道,就匆匆把我埋了。”

王大毛跪地给老和尚磕头,说:“爷爷,我的亲爷爷,你就把我渡了吧,收我为徒,我不想在人世间了。”

老和尚却摇摇头,说:“时机尚未成熟,你回去吧。”

王大毛知道这个东西讲究因缘际会,也没有办法,说:“那就留我一晚上,毕竟这么老远来的。”

老和尚点点头,王大毛还想问问其他的事情,他却一句话也不说。

晚上,外面漆黑一片,只有山洞里面和白天一样。

老和尚说:“你胆子大吗?”

王大毛:“我不怕,有爷爷在身边,我啥也不怕。”

老和尚用手一指,石壁上出现一扇门,门开之后出现一个小凳子,说:“你坐到里面,一会儿看到任何东西都不要出声,也不要走出来。”

王大毛点点头,坐到里面。

一会儿,外面传来呼呼的风声,接着是野兽的怒吼咆哮,大地都在震动。

数不清的黑影涌入山洞里面,大的小的应有尽有,面目恐怖。只见老和尚面不改色,两只耳朵飞出好几百个小人,每个小人都手握兵器,冲向鬼怪。

鬼怪不敌,死伤一片,小人把鬼怪消灭得一干二净,然后又跑回到老和尚的耳朵里面。

四周重新恢复安静,但没过多久,又来了两个夜叉,押着一个人。

这个人正是王大毛的父亲,王文。

夜叉一边走一边骂,王文说:“你们要做什么,我要给我儿子办婚礼,你们不能这样。”

“办什么婚礼,你儿子都出家了,快跟我们走。”

“等一等,放开他。”

周姑娘紧追其后,说:“我现在已经是王大毛的妻子,你们不能抓我公公。”

夜叉不由分说,扔出一条铁链,把周姑娘也抓了起来。

王大毛刚要起身,只见老和尚的耳朵里面又飞出两个小人,一个小人拿着大刀,一个小人拿着长矛,把两个夜叉打倒在地。

周姑娘急忙扶起王文,两个人下山去了。

两个小人又回到了老和尚的耳朵里面。

“别急。”老和尚拦住王大毛,说:“再等一会儿。”

只见老和尚闭了眼睛,整座山都在摇晃,老和尚解开僧袍,胸口出现一个大洞,洞里面有一个人在打坐,老和尚飘到空中,瞬间就消失了。

外面的天也亮了,王大毛从小洞走出来,在地上捡起一双鞋。回家之后发现父亲安然无恙,周姑娘也不在自己家。

父亲看着他拿的鞋十分好奇,问他从哪里来的。

王大毛:“我爷爷给的。”

父亲:“这双鞋是我亲手埋的,怎么会跑到你那里?”

王大毛把山上的奇遇说了,父亲说:“我已经去周家提亲了,他们不同意,但周姑娘一再坚持,再过三个月就把婚事办了。”

王大毛喜出望外,拜谢父亲。

新婚洞房之时,周姑娘说:“我有次做梦,遇到了好多鬼怪,当时我一直逃命,还好你出现帮我打跑了鬼怪。然后而我们就梦里面结了婚,还生了一个小宝宝呢。”

王大毛也说了自己在灵霄山的奇遇,周姑娘也是惊叹不已。

(故事完。)

                @关注和转发,就是最大的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