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4岁的你,生日快乐

 丁走心 2023-03-21 发布于云南

我曾经问遍整个世界

从来没得到答案

我不过像你像他 像那野草野花

冥冥中 这是我 唯一要走的路啊

 《平凡之路》

对我来说,人生只有两个年龄,那就是十八岁以前和以后。

十八岁以前的我,是没有活过的,大概我的人生已经结束了,或者才开始,我不知道。

☆☆☆☆☆

每次身边的人谈起童年,我都会自动屏蔽这个话题,我的人生没有这个词的存在。

//几个小孩//

在樊登读书会里无意间听到一个片段,大意是说,你脑海中最初始的记忆,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是决定了你的性格。

我回想自己脑海中最初始的记忆,

月亮还挂在天上,我就一个人背着书包去学校了,走在遍布杂草的小路上,妈妈站在老屋的后面呼喊我,说天太黑了,让我回家去,晚点再去。往后我就记不太清了,似乎我没有给妈妈任何回应,只是一直往前走......

我想,或许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我这一生只能是孤身一人吧!

//出行途中//

我出生在农村,还属于偏远山区,从家到学校有十多公里,都是山路。天色未亮就得出发。我们没有幼儿园,直接上一年级,除了报名的那一天有家长陪同,以后上学都是自己去。

这条来回二十多里路的上学路,我走了两年。第三年父母打算外出务工,我被寄养在叔叔家。那个时候离学校比较近,路程整整缩短了一半,不过我依然是一个人去上学。

//傍晚时分//

那个时候通讯手段并不发达,同样要步行十多里路去姑姑家,才能和爸妈通电话,通常都是爷爷带着我和妹妹走路去。我记不太清楚多久通一次电话,总之每一次接到爸妈的电话,我一个字也不说,就知道哭。妹妹当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谁对她不好,她都会在电话里和爸妈说。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爸妈将我和妹妹都送到了外婆家,离学校更近了,只需要十多分钟。

一直在外婆家上到小学毕业。

很多人说留守儿童长大以后多少都会有一点心理问题,我比较幸运,在外婆家,他们给予了我足够的关心和爱意,让我可以健康的成长。

外婆是一个以德报怨的人,为人极好,十里八村的人,没一个不说她人好。我一直没太弄清楚自己与人为善的性格,到底是哪里来的,大约是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受她老人家的影响。

//实习时候//

都说好人有好报,可是从我记得开始,外婆就几乎没有过一天安生的日子,常年的哮喘病让她药不离身。难免也会遇到一些得寸进尺的人,要与她为难。

身边的人经常劝她说:“你何必要做老好人呢!什么都没有得到。”她每次都会说:“赔德(做好事)是赔给孙男孙女,又不是赔给我。”(做好事的福报是让小辈平安顺遂)听到外婆的这种言论我都会不以为然。

我遇到过好几次死里逃生的事情,每一次都是有惊无险,我想或许这就是外婆给我积攒的福报吧!

//在北戴河//

随着我上初中 高中 大学见外婆的次数就越来越少,上大学那会儿,有一次和她打电话,她让我过年去她家,她说今年的柿子估计收成很好,她给我留着,等我回去吃。当时还在是五月份,她就想着要给我留柿子。


如今柿子丰收了,柿子树还在,我的外婆没了。

我知道人都会有生老病死,只是我始终无法接受这是事实。

☆☆☆☆

不知道是不是小时候比较孤僻的缘故,我很喜欢写东西。

最开始是老师要求写日记,我看了一下自己最早的一篇日记,是2009年3月25日:“今天我过得不开心,因为我有许多烦恼的事,今天老师让我们写日记,我的反映是很好,虽然表面上不赞同,但是我心里却很开心......”我的天呐!小小年纪就这么表里不一,厉害了。

//记录片段//

后来上初中,高中也是如此,一直到现在我都还有写日记的习惯,十年了,真好。

我一直说自己是一个极其肤浅的人,没有灵魂。才会痴迷阅读和旅行。

这是我上大学后,才感受到的。

经常会听到别人谈论上大学有没有意义,对我来说这是成长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毫无疑问有着重大的意义。

和大学室友聊天,我们说到各自的变化,她说:“我觉得你是我们所有人里面,变化最大的一个人。”

虽然我大学的专业是自己选的,但是我进去后发现,和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就一直荒废时间。

//在博物馆//

逐渐的我发现身边的人都好有深度,无论是知识储备量还是兴趣爱好,都让我深深的折服。

参加学生会面试,面试的学长提问我:“你看过最好的一本书是什么?”我脱口而出:“《哲思》”。全场一片寂静,只有一个学姐知道我读的是什么,一本相对比较小众的杂志。

说实话,我高中以前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本课外书。都是一些杂志《读者》《疯狂阅读》《青春风》《青年文摘》......现在我家里还有好几箱这些杂志。

//一些书籍//

毫无悬念,我肯定是被刷了。于是,我就开始每个月都拿出一部分生活费购买纸质书,开始迟来的阅读生涯。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样看来,阅读还是能解决不少问题,就算是一种自我麻痹,又有何不可?

之前和姐姐他们出去吃饭,说我瘦了,看起来比以前有气质了,我说:“我是书读多了。”(就是这么不要脸啊!拿着鸡毛当令箭。)

这些年零零散散的,估计也就是看了不到两百本的书,有点废柴啊!

我的大学室友都是很有意思的人,我受晨晨的影响比较深,在她的世界里面,很多东西都可以被接受,尤其是她思考问题的方式,可以说打开了我新世界的大门。我是比较狭隘的人,在她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镜头之下//

我接触摄影最开始的原因也是晨晨,我们每次出去玩,她拍的照片都很好看,发朋友圈超赞,我就让她教我。

你自己感兴趣了,你就愿意花时间去折腾,我就在网上找教程,开始学习构图,逐渐摸索出一套方法来,胡乱的拍到现在。

看了三毛的书就想要去这个大世界看看,希望可以通过镜头记录更多美,一次次的出发。

阅读 摄影  旅行 写东西 这是我一直都要做的事情,不需要坚持,他们已经成为了我的一部分。

☆☆☆

我上初中高中那会儿,喜欢被别人注视,站在舞台中央发光是我理想的状态。

之前我是一个享受掌声的人,现在我是一个享受鼓掌的人。

//乌鲁木齐//

大学那会儿因为空闲时间很多,我学了一段时间的爵士舞蹈,每次看到小伙伴的表演,我都会在下面:“哇!好厉害,真棒啊!”

每次我的舞蹈老师听到就会说:“你就是那种觉得别人厉害,称赞不断,就完事的人,从来不想着自己也要成为那样的人。”我知道自己没办法成为很厉害的人,一开始就认输,坚持不下去就放弃,这就是现在的我。

当初实习,公司要求给自己想一个工作昵称,刚好我才看完《请和废柴的我谈恋爱》,我感觉自己那个时候的状态就是一条咸鱼,废柴本废。

我就给做工牌的姐姐说叫:“废柴吧!”当时对方就觉得不太行,问我要不要改一下,我很坚定就是它。

//黑白的我//

过了几天,带我老师问我:“你的工作昵称是啥?”我说:“废柴”

他说:“啥!你说啥?”

我说:“废柴,就是咸鱼的意思。”

结果可想而知,老师不同意,让我去改回来。

他说:“我本来就够负能量了,你还起这么一个昵称,我们负负得正啊!再说了,你觉得在办公室里,我管你叫“废柴”你觉得大家听着合适不?”

好坏都是我。
☆☆

昨天有个朋友和我聊天,问我有没有结婚的打算。我相信爱情,向往婚姻,但是我拒绝进入婚姻。我的耐心只够花在自己身上,无意进入他人的生活,更加不想扮演父母这个角色。

//看海恋人//

我一直认为父母和子女的人生不应该捆绑在一起,大家都应该过各自的生活,我担心做不到,还是算了吧!(我霍霍自己就可以了)

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发的动态,大概是很多年轻人已经年薪百万了,我和这个动态只有年轻的关系。(再过不久就完全没关系了)

毕业以后就一直没有上班,当时许诺毕业让自己浪三年,已经一年半了,好像一无所获。我也会焦虑,可是我能很快的跟自己和解,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件好事?

身边有人说,毕业后给自己一段时间,想清楚要做什么也很好。

我想清楚了,我什么都不想做。(那就先这样吧!)

    
过完今天就24岁了,送给自己这段高晓松老师说的话。

//秋天的我//

"我们从小受的教育就是纵横四海、改造世界,假若做不到,也不能直接退回独善其身。要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哪怕搬一块砖,砌一块瓦,继续往前走一走。当然,我相信有一天最终还是会独善其身的,但我希望那一天稍微晚一点来,因为既然知道了它会来,也就不用着急了。就像我年轻的时候,被很多人说不成熟,但我觉得反正你知道你有一天会成熟,而且会成熟很久很久,那为什么着急呢?那就先不成熟的这样过吧。 "

24岁的你,生日快乐。

【完】
图/文:丁走心
视频来源:《那年夏天宁静的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